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成名不易,堅守更難,不僅要自身持正,還要小心提防那些從未知處射來的明槍暗箭,稍有不慎,縱有鐵齒鋼牙、銅皮鐵骨又能如何?眾口鑠金從來都不是一句虛言!所以風頭正勁的陳平安早就做好了應對一切非議和暗算的準備,大鬧鴛鴦渚只是第一步,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恐怕才是陳平安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
鴛鴦渚上大打出手本就在陳平安的算計之中,而原計劃我想可能是這樣,陳平安羞辱仙人後再和跳出來的老飛升過過招,也許真的打不過,但至少不會很狼狽,當年曹慈能做到,陳平安沒道理不行。而且畢竟身在中土文廟,愛惜羽毛的老飛升也未必敢全力出手,而雖敗猶榮的陳平安理所當然放兩句狠話,臊一臊老飛升的面子同時恰到好處地點出自己的身份,然後帥氣轉身。緊接著就是拜訪白帝城主鄭居中,相談甚歡甚至把臂同遊,然後小道消息不斷散出,一神秘年輕人與鄭居中一見如故,引為知己。
再然後就是真相大白於天下,當然還是靠小道消息,文聖關門弟子、劍氣長城隱官陳平安便是那個和鄭居中一見如故的年輕人,再順勢遷出鴛鴦渚事件,一個新鮮出爐的強勢率直的年輕劍修完美呈現!沒有人會覺得奇怪,因為他是劍修,而且還是劍氣長城的隱官、劍修的頭頭,曾一人駐守半座劍氣長城,而且剛過不惑之年,再跋扈、再狂野也都在大家的理解範圍之內,反之,一個謙遜溫和的陳平安反而會讓大家覺得他是在偽裝。
這樣做的目的就在於要讓隱官的身份蓋過文聖弟子的身份,後者身上要背負的光環太大,再加上有心人地故意捧殺,一個不容有錯的道德完人,一塊完美無瑕的淨玉琉璃,可惜琉璃易碎!所以陳平安要強化劍修的身份,給大家營造一個強勢、霸道的陳平安,再加上親近魔道,這就更顯劍修的隨心所欲了。而文聖弟子的身份反而會給大家一個緊箍咒的形象,劍修需要教化,所以日後的陳平安不需要完美,只需要進步,每一點進步都會成為世人稱讚文聖教育得當的理由,反之則會被人歸咎到劍修本性的狂野,要怪劍氣長城嗎?可惜那已是千古絕響了!
這個計劃原本沒什麼問題,可惜意外還是接踵而來。先是小寶瓶意外入局,但計劃仍舊順利進行,而李槐和嫩道人的介入卻險些將計劃帶偏,最關鍵的是柳赤誠的亂入,很可能徹底將計劃帶上了一條歧路。至少現在在雲杪的心中,陳平安就是鄭居中,這一切事件的根源都在於曾經的一場叛亂,一場鄭居中自導自演、坑了多少山上人的大戲!具體過程就是鄭居中用障眼法串起了一條白帝城內部和外界有敵意的山上宗門的連接的線,然後將這些人一網而盡、拾掇個不輕。
而雲杪所在的九真仙館就是當年的宗門之一,曾經的飛升境大能也被鄭居中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這也成就了現在的九真仙館和現在的雲杪,而雲杪本人就在鄭居中的棋盤上,連道侶都是人家的弟子,他對那位魔道魁首的恐懼可想而知。所以在柳赤誠無意中的幹擾下,行事風格近似鄭居中的陳平安在雲杪心中立時就變成了鄭居中,而且深信不疑。得,陳平安本想做出一個親近魔道的形象,結果自己卻變成了魔道魁首,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其實很多人心中有些奇怪,雲杪怎麼就能把鄭居中和陳平安連在一起呢?事情很簡單,首先雲杪內心對鄭居中本就恐懼至極,再加上他又是一個聰明人,否則怎麼坐上當下的位置?一個聰明人在想問題的時候很容易鑽牛角尖,尤其是當他已經形成某種印象的時候,他對自己的想法就會深信不疑,所謂當局者迷不外如是。眼下鴛鴦渚上受了辱的老飛升南光照又似乎要向雲杪討個說法,到時候如果話說開了,南光照未必就不會信,因為他是一個要面子的人,敗在鄭居中手上和敗在一個無名之人手上對他來說可是天壤之別,為了保住面子他可能不信也要信,而且還會讓別人也去信!
這樣一來陳平安是鄭居中的說法也許會在短時間內被「坐實」,畢竟傳播最廣泛的消息就是小道消息,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但智者本來就不多啊!而且鄭居中的白帝城本就是魔道,為什麼能夠屹立中土神州三千年不倒?很難保不會有人「智慧」地聯想,智者不多,但自以為智慧的人從來都不少!不過這對陳平安來說是福是禍暫時來看不好說,畢竟他身上的漩渦已經夠多了,如果再加上一個恐怕未必是件好事,未來何去何從,只能靜觀其變了!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說說賢、帝、師、仙四小迷糊,李槐終於有伴兒了!
劍來:戰天庭的十四境修士參加大考,出題人會是青童天君嗎?
劍來:陳平安大發神威時寧姚在幹什麼?三年轉瞬即逝啊!
劍來:文聖的教育法強過亞聖嗎?齊靜春的成功不能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