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申論備考:如何從新聞中發現申論的奧秘

2021-01-07 中國教育在線

  寫作背景:申論從2000年開始作為公務員錄用考試科目以來,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申論研究在中國也取得了初步的進展,但具有較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申論研究成果依然極為匱乏。拙論《如何應對<申論>考試》2002年發表後,被人大複印資料《管理科學》2003年1期全文複印,這是人大複印資料迄今為止複印的唯一一篇申論研究論文。該文隨後被200多家網站轉貼(多數都未署名,或對標題加以了更改)。網上讀者對該文鮮明的指導性給予了高度肯定。近年來,我結合個人豐富的培訓經驗和閱卷經驗,對此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編著《申論學》已於2005年7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得到考生的廣泛歡迎。本文將就申論寫作與新聞報導的關係做一論述,以求能給讀者提供切實的指導。

  申論就是針對特定事實展開論述從而表明自己的觀點。申論是動詞,也是名詞。作為一種應答方式時它是表示申論這個動作。作為一種應答結果時是指寫在紙上的議論文。申論考試,與傳統作文考試不同,是對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對表達能力並重的考試。申論在公務員考試筆試成績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一般是40%),但申論全是主觀題,其命題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申論答題要求,給定材料,申論要求。其申論要求的基本模式為:1、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要求:概括全面、簡要。2、請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提出解決給定材料中所反映問題的對策,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條理清楚,語言通順。3、用不少於1200字的篇幅,對給定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論證。要求:(1)簡要分析原因、影響,重在論述具體對策。(2)觀點鮮明,論證有力。(3)層次清楚,條理分明。(4)語言通順。書寫規範工整。

  應答申論,其實則是一種虛擬行政行為。也就是說,申論考試是模擬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時的工作思路、觀點、立場、態度、風格、措施等的一種行為。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目的是選拔能勝任行政機關工作的人才,為了檢驗考生是否具有行政工作能力,需要通過考試來評價。申論考試是通過筆試來檢測考生「紙上談兵」之能力,也即「通過參考人員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練、加工,測試其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對其實踐操作能力,則通過面試來進行輔助性檢測。

  如此,考生在應答申論時,除了時間、地點、身份等外在表現形式不同外,其立場、觀點、心理等與在職公務員處理國家事務時都要力求相近或相同。這種心理趨同性將直接迅速地反映在考生答題的水平上。所以,考生向公務員的心理趨同是申論考試的內在要求。

  基於心理趨同這個要求在現實生活中其實現時間的漫長性,與申論應考準備的倉促性之間存在的矛盾,所以我們必須尋找一條捷徑來解決這個問題。在三年多的研究中,我逐漸從閱讀報紙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申論寫作可以就近地從新聞報導中吸取寶貴養料,考生其實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讀報來實現提高申論應考水平這個目的的。

  認識到這個道理是經過相當長時期的摸索和思考,並通過實踐來證明的。認識這個道理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源於我對人民日報、四川日報、宜賓日報等黨報頭版新聞的高度關注,那時我的認識是,這些新聞報導是一國、一省、一市最重要的新聞,不容錯過;其製作者群體是最優秀的媒介人群,值得信賴。第二階段,通過大量的閱讀,我逐漸發現,頭版報導的內容多數都是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會議講話、工作情況,其針對的通常是各級各地帶有普遍性的事件。其新聞報導的主體內容通常都是由問題與對策組成的,並且多數是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或論述的。第三階段,在研究申論應考過程中,我發現,會議講話報導和工作情況報導中除去新聞這個形式外的其他內容,是符合申論要求的文字。工作情況報導的問題與對策兩部分分別對應申論要求的概括問題與提出對策,而新聞報導引用的講話內容則是申論進行論證的典範。

  揭開了新聞報導中隱含著申論內容的面紗後,下一步就要研究如何發現、整理、學習、借鑑這些申論內容。

  第一步,畫圈。將黨報,也就是各級黨委機關報中的頭版新聞中有條件隱含申論內容的新聞畫圈。標題新聞、集納新聞、短消息、單一性突發性事件報導、長篇通訊等不屬於此列。從篇幅上講,八百字到一千五百字的消息類新聞報導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對新聞缺乏了解的考生可關注其標誌:在其標題下的正文開始有「本報訊」字樣的訊頭或「新華社某地某月某日電」字樣的電頭就是消息。請大家認真閱讀此類新聞。以下如無特別說明,所稱新聞報導均特指此類消息。

  第二步,顯形。將新聞報導中的形式性內容進行剝離,露出申論的基本框架。首先,將新聞報導的標題進行分析,留下適合做申論標題的那欄標題做為標題。如領導講話標題,號如式語言等。其次,將導語中介紹時間、地點、參與人物等的語句刪去。再次,將新聞報導中的一些過場性語句刪去。最後,將不是領導講話內容或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事務管理方面的語句刪掉。簡言之,就是留下新聞報導中「是」申論的內容,刪去「不是」申論的內容。這時候,申論的大體輪廓就比較清晰了。

  第三步,整理。將新聞報導中的申論部分內容進行整理,使其語句通順,意思連貫,層次清楚,觀點鮮明。首先,採用標題顯旨的方式,從新聞標題中抽取出申論標題。可以根據原標題反映的主要意思來擬,有時也可以照直引用原標題。其次,按照申論的行文要求,也就是逐層展開的要求,組織「是」申論的相關內容。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組織。事實上,新聞報導在引用時,通常都是按這樣的方式來引用的,所以不會太費力。

  根據以上三步法做出來的申論,是典型的申論範例。發現這樣一種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在國內當前的各種申論參考書中,在各種學術期刊發表的申論研究論文中,鮮有發現申論寫作與新聞報導的內在聯繫的,引用文學作品做申論範例的也不少,這是不符合申論的實際的。新聞的生命是真實,申論的給定材料的基本要求也是真實,建基於相同要求之上的申論寫作與新聞報導,「本是同根生」,其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那些引用文學作品做申論的基礎材料的例子不可取。

  在發現尋找申論範例的捷徑後,我們需要論證這條捷徑的合法性。我認為,新聞報導中隱含申論有這樣兩個前提:

  第一,會議講話報導、工作情況報導等反映的是現實生活中公務員工作實際。這其中存在一個雙重視角的問題。一個視角是公務員看問題、提對策、進行論證的視角。這是內視角,它所看到的是是公務員以特定身份對待世界時的限定性視野,其本身就是一個申論過程。另一個視角是新聞記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公務行政情況的視角,這是外視角,它代表的新聞記者以「公眾的眼睛」看公務員行政情況的開放性視野,其本身是一個報導過程。正如顧城的詩所說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第二,參加申論的考生,面臨的是將身份恢復與材料還原的工作。可以認為,閱讀以新聞報導為素材製作的申論試題上的給定材料時的考生,在根據申論要求對給定材料進行應答時,與公務員面對實際工作進行管理活動時的情況隔了三層。第一層隔膜是考生與新聞記者的隔膜,第二層隔膜是新聞記者與公務員的隔膜,第三層隔膜公務員與給定材料之間的隔膜。對於考生來說,必須透析箇中奧秘,才能從隔了三層的地方回歸到公務員處理現實事務的場景中去,準確地定位,正確地應答。

  根據經驗,新聞報導中概括性表達問題的語句,一般在100字到150字。消息是以概括敘述和典型報導相結合的一種新聞體裁,對於問題的概括是其基本的寫作要求。按照平時人們說話的速度每分鐘120字到150字,概括問題應當在1分鐘之內說完。而人們的閱讀速度通常在每分鐘300字左右,也就是概括問題的語句應當在半分鐘之內看完。這是充分考慮到了讀者的心理期待及心理承受能力的。

  新聞報導中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對問題處理情況的報導,對應的是申論中的對策部分。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面對現實問題時,如何進行職能劃分、歸口管理、採取恰當措施的,新聞報導都會告訴讀者。考生應當從中發現針對特定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的一般思路,從而在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加以借鑑。申論要求提出對策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新聞報導中的行政行為既是可行的,又是已經操作了的,因為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因而,從新聞報導中提及的行政行為,就是很好的對策範例。

  當然,必須區分的是,工作情況報導的管理活動一般是實際中已經執行了的,具有已然性。而申論要求提出的對策是針對給定材料的,只具有可然性,不一定能執行。所以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就成為評價申論對策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因此,在申論閱卷過程中,常有這樣的情況,缺乏經驗的考生提出的對策看似完美無缺,實則未必可以施行。申論考試之後,常有部分人自我感覺良好,而實則得分較低。這是實際工作要求的「實事求是」與考場上的「想當然辦事」的不同後果。從報紙頭版的新聞報導中學習申論的寫作,是切合實際要求的一條路子。

  在新聞報導中的領導講話,常常是重頭新聞,因為除了黨政一把手的重要講話外,一般黨政幹部的講話較少用新聞的形式予以較長篇幅地報導。從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務員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它包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法院、檢察院等單位的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此前的公務員僅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這種邊界的延展,將給申論考試帶來一定的麻煩。因為不同的機關,其思想觀念、行文風格、表達方式、常用詞語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對此,可以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在專業門類考試中儘可能按本門類職業要求進行申論寫作。一是在統一考試中都按行政機關工作要求進行申論寫作。後者與此前進行的考試對申論的要求一致。前者還需要實事求是地進行擇定,考生要慎重抉擇,這還是申論考試中的新情況,國家暫無相關規定或要求,需要假以時日再行論說。

  那種篇幅在1500字左右的新聞報導,其中的領導講話部分,按前邊提及的方式進行整理後,就是一篇非常優秀的申論範文。一是範文字數適宜,經整理過後其字數大概在1200字左右。二是範文是由較長的領導講話濃縮而成。無現場講話之冗長而有申論典範之簡潔。三是範文雖然語句濃縮但框架仍存。可謂去其繁瑣而有其精要。將這些整理出來的申論範例進行認真閱讀、仔細揣摸、深刻領會、著意模仿,努力實現自己寫作的申論文章與從新聞報導中改編出來的文章「從形似到神似」,在考試過程中必將取得極好的效果。

  如果考生在考前懂得申論寫作與新聞報導這種關聯性,並且能夠熟練地運用本文介紹的辦法,我想在從報考到筆試相隔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考生應對申論考試的水平是會有比較明顯的提高的。讀報的最終目的是為我所用,但多數時候我們是把報紙看了就完事,沒有把報紙當作一種資源來利用。明白了本文所說的道理,申論將不再是一件難事,因為申論是應用型考試,但其具有較強的內在規定性,所以,與其苦苦思索,不如讀報有益。但願本文能給參加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考生務實的指導,也能給廣大新聞工作一些激勵。我希望讓廣大的記者和編輯知道,他們的工作是有益的:傳承文明,溝通你我。


 

相關焦點

  •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公文寫作備考策略
    因此,公文寫作也越來越受到公務員考試申論出題者的青睞。   上面表格給大家呈現的是從2010年到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關於公文寫作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公文式寫作已成為申論考試的一種趨勢。細心的考生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國考申論公文寫作中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公文寫作。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技巧:如何備考才能在公文寫作中更勝一籌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技巧:如何備考才能在公文寫作中更勝一籌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對於申論而言,主要是以4道題為主,3道客觀題,1道大作文,掌握的內容在於平時的積累,比如申論熱點
  • 國考申論作文近10年命題趨勢及高效備考建議!
    從2010年—2019年的國考申論作文真題可以看出,國考作文常見的命題方式有三種:題型特徵:題幹中出現「以……為題」例:13年副省——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寫一篇文章;17年副省——請以「以水為師」為題寫文章注意:命題作文的標題一定是給定的內容,不能換成其它的,否則會扣分。
  • 公務員考試備考:申論寫得好,對手想棄考!如何才能提高申論?
    公告發布,距離筆試也就不遠了,該如何高效複習可能是大傢伙兒的頭等難題吧。申論一直是省考的半壁江山有同學說申論是一門玄學認真複習拿50分,不複習也能拿50分怎樣寫才能拿70+申論的奧秘到底在哪裡?不管是國考還是浙江省考,公務員考試都是以行測申論為主,關於行測的複習技巧之前也說了很多,今天就來說說申論歸納概括題該如何複習。
  •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提出對策題如何作答
    2022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提出對策題如何作答 2020-12-16 17:53:19| 中公教育 2022國家公務員筆試備考已開始,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山東中公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特整理了國考申論備考資料
  • 2010-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考情分析
    (1)省級、市級主題時有相似從2010年開始,國考申論省級、市級雖然分別命題,但主題並非完全不同。如上表所示,2010—2020年國考申論主題相似的年份有5年,佔比達到45%。 題型分析 從2010年到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共考查了110道題。歸納概括題在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出現較早,是申論考試中的基礎題型之一。從近幾年的考查情況來看,歸納概括題出現頻繁,2010—2020年共考查了27道,可見其重要性。
  •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申論考試是否會涉及機關單位的公文寫作?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申論考試是否會涉及機關單位的公文寫作?由廣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國家公務員筆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人事考試/廣東公務員考試。
  • 2010年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解析
    【閱讀提示】2010年安徽公務員考試筆試結束後,公考專家對申論真題(AB卷)進行了分析與解讀,並提供了部分參考答案供考生查閱。一、與第一代(或稱「老一代」)農民工、第二代農民工(指新生代農民工中的「80後」群體)相比較,解決第三代農民工(指新生代農民工中的「90後」群體)的問題,最關鍵的問題(突出的難點)是什麼?
  • 2017年聯考申論30天備考計劃
    2017年聯考申論30天備考計劃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華圖省考,省考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法定公文VS事務性文書| 2019年國考申論備考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法定公文VS事務性文書| 2019年國考申論備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近幾年的國考申論試卷中,副省級試卷和市地級試卷出現應用文寫作題總和一般為三題,分值為15、20、25分不等,且文種考察多種多樣,幾乎沒有重複。由於分值佔比高,把握難度大,因此在國考申論的備考中,應用文寫作部分需掌握文書的性質,針對性的備考。   我們都知道,應用文書可用於處理公務或私人事務,但由於申論考試具有公務模擬的特徵,因而申論考試所考察的應用文書都用於處理公務。
  • 申論筆試如何高效備考
    申論筆試時間越來越近了,可能有的小夥伴們還沒有緊張起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萌生了行動的想法,但有時還找不到科學的方法和技巧;有的行動起來了,備考了好幾個月,但效果一般,特別著急,怎麼辦呢?  對於申論的備考,需要專業性和靈活性兼備。專業性是指申論的複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有自身的規律,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 2014國考申論備考:申論材料你該怎麼讀
    這些充分反映了申論考試對廣大考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廣大考生在領悟申論、學習申論和申論備考中存在很多誤區,這直接導致考生在申論考試中的成績的不理想。而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申論材料閱讀中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一、材料字數多,不知從何處下手。從2004年以後的公考申論的字數保持至少六七千字的數量,大大提高了申論材料閱讀的難度。
  • 2020年甘肅省考申論備考指導:申論備考之綜合分析
    甘肅公務員筆試科目主要有行測和申論,申論做為筆試的一部分,除了需要大家多看多寫以及多多積累,申論寫作技巧也是大家要清楚並且會運用的,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考申論備考指導:申論備考之綜合分析。望大家及時查看。眾所周知,申論考試經常會出現綜合分析題型的影子。
  • 2020年國考申論沒考大作文?省考又該如何備考?
    2020年國考筆試已結束,參加國考的小夥伴都說今年國考申論居然沒有大作文,準備了很長時間的大作文,今年居然沒考。相較往年,今年國考申論更加注重對考生實際工作能力的檢驗,尤其體現在對貫徹執行題比重的增加。那麼相對省考,會不會根據國考做出相應的改變呢?
  •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申論文章寫作中常見的論據有哪些?
    廣東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為廣大考生提供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申論文章寫作中常見的論據有哪些?國考報名時間為2017年10月30日到11月8日,筆試時間為2017年12月10日。2018公考交流群:
  •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如何走出誤區
    2021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如何走出誤區 2020-12-11 17:02:11| 來源:中公教育 王馨 申論考試是山東公務員考試必考科目之一,想要在山東省考申論中取得好成績,日常的積累是必不可少
  • 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和國考申論有區別嗎 廣東省考申論備考
    廣東中公教育整理了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和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區別,希望對您備考2019廣東省考有幫助。換句話說,沒有紮實的閱讀理解能力,申論考試就猶如一座根基不穩的建築,很不穩定,隨時可能垮塌,考試也隨時可能考不好。那麼到底閱讀理解是什麼?在實際做題中到底該如何運用?中公教育專家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將一一為大家進行講解。閱讀理解是什麼?
  • 2012年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公文寫作思路
    2012年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公文寫作思路   公文寫作在公務員考試申論中的出現不是近來的現象,早在200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就有:  例如:下面提供了兩種講話情境
  • 2015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邊寫邊改 戰勝申論文章
    申論是以文字為載體對機關工作能力進行考查,要想將申論作文寫出特色,寫出高分,就必須樹立打持久戰的信念,在備考中就要邊寫邊改,通過不斷改寫戰勝申論文章。  一、大量閱讀範文  若想下筆如有神,必須讀書破萬卷。
  • 國家公務員2021年考試申論備考:如何把握字數限制差別
    國家公務員2021年考試申論備考:如何把握字數限制差別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面試,國家公務員面試,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