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2019年的國考申論作文真題可以看出,國考作文常見的命題方式有三種:
題型特徵:題幹中出現「以……為題」
例:13年副省——以「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為題,寫一篇文章;17年副省——請以「以水為師」為題寫文章
注意:命題作文的標題一定是給定的內容,不能換成其它的,否則會扣分。
題型特徵:題幹中出現「請以……為標題」,在要求中出現把省略號中的內容補充完整等字樣;或者要求自擬主/副標題;
例:13年市地——請以讓大放異彩為題寫文章,要求把省略號部分換成恰當的內容;
注意:省略號中所填的內容大多是文章的主題。
題型特徵:題目中通常要求結合對某句話的思考寫出一篇文章;
例:18年副省——請深入思考給定資料5劃線句子「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於想像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像力的源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
注意:要回歸到句子所在的資料充分理解句子的含義,確定文章的中心論點,最後結合與之相關的材料確立文章寫作思路。
歷年國考作文的字數通常要求在800—1200字左右,分值在35—40分左右,基本沒什麼變化。
國考作文的主題具有普遍性、時效性、非敏感性、人文性的特點。
主題反映的是全國各地、各領域、各行業、各層次普遍存在的問題。例如:10年考察到的海洋的保護、13年考察的保護文化遺產、16年考察到的學禮。
申論作文的考察主題通常與當年的政府宏觀政策、社會熱點息息相關。比如,近年頻繁提出鄉村振興,於是在19年副省中考察到了「鄉村文明與城市文明」。
作文主題的考察一般會涉及五大維度: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縱觀10年—19年的作文題目可以發現,涉及最多的是屬於文化領域,其次考察較多的也有經濟、生態、社會領域,政治領域考察的最少。
申論作文不可能是高度敏感性的話題,如涉及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民族、宗教、人權、外交、國防、腐敗、刑事案件等問題,一是不會涉及層次過高的問題,二是不會涉及關係過於複雜的問題,三是不會涉及爭議性過強、國家和地方政府尚無定論的問題。
縱觀近年的申論作文可以發現,命題在不斷的嘗試創新,無論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從原來的深不可測過渡到平易近人,並且也更多的考察到了個人的價值觀念。
梳理完命題趨勢和規律後,張政老師貼心地給了小夥伴們四個高效的備考建議:
一、不必過多地關注敏感性、爭議性話題。應把備考的主要精力放在國家和社會事務中一個具體領域如民生、經濟、文化、教育、生態方面,放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對於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等相對敏感的問題,要有所積累和研究,但要側重技術層面,設想就事論事、如何妥善解決問題,而不要陷入到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官員素質等方面的爭議中去。
二、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毛主席說「打江山不看報等於睜眼瞎」。申論備考也如此,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就得知道好文章是什麼樣子的。所以,在備考中需要有針對性的閱讀與申論相關的好文章。人民網、新華網等相關網站中有很多評論員的文章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要學習其文章的論證方式、寫作結構、語言表達,只有多看、多模仿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套路。
三、養成積累的好習慣。將每天在新聞、文章中讀到的好詞好句、新穎的觀點理論摘抄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也要注意發散思維,首先,要分為不同領域有目的、有條理去摘抄積累。其次,儘量聯繫一下以往的題目,分析摘抄的句子、觀點、事例能夠論證的文章論點有哪些,學而有餘的情況下可以寫一篇小短文,小試牛刀。
四、勤加練習,堅持寫作。俗話說「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備考一年半載,但很多小夥伴兒只有到了考場上才寫了第一篇文章。對於作文來說,只看不練也只是假把式,沒什麼卵用。勤加練習,堅持寫作才是制勝法寶。只有講看到的、積累到的觀點、詞句落實到實踐中才會內化於心。剛開始寫作不要著急,更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輕言放棄。慢慢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寫,堅持寫完800字,然後開始修改,在恰當的地方,將摘抄本上語句合理的填充到裡面,多用幾次,不需要硬背,自然也會記住。慢慢就會越用越合理,越用越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