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 山東「十三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化事業...

2020-12-19 水母網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十三五」以來,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旅遊、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立足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認真落實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深入實施《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通過全省文化和旅遊戰線的不懈努力,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呈現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藝術精品創作迎來由「高原」向「高峰」跨越的新時期,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取得新進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旅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齊魯文化影響力、「好客山東」美譽度日益擴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文化旅遊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不斷提高。目前,以民族歌劇《沂蒙山》為代表的藝術精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全省A級旅遊景區發展到1200餘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六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達到8個,數量全國第一。2019年,全省接待國內外遊客9.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1.1萬億元,分別居全國第二和第五位。有關工作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一)藝術精品創作取得豐碩成果。圍繞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加強創作規劃、選題策劃和扶持引導,努力創精品攀高峰,成功推出民族歌劇《沂蒙山》《馬向陽下鄉記》、呂劇《大河開凌》、話劇《孔子》、京劇《奇襲白虎團》(復排)等一批精品劇目,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我省獲得1項「文華大獎」,2項「群星獎」,創非主辦省份最佳成績。特別是民族歌劇《沂蒙山》,緊密契合時代要求,統籌整合業內優質資源,集中力量創作打磨,一經上演就受到各級領導、業界專家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入選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被譽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舞臺藝術的高峰之作、中國民族歌劇的標誌性作品。復排京劇《奇襲白虎團》,被列為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活動全國兩部重點演出劇目之一進京演出,受到廣泛好評。美術創作成績斐然,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我省榮獲2金1銀2銅的歷史最高紀錄,金獎數並列全國第一。

(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國領先。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全省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分別達到154個、157個,建成數量和上等級率均居全國前列。2015-2019年省級財政共投入資金3.6億元,連續五年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村級文化設施建設予以扶持。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室,提前完成文化扶貧任務。為58個省財政困難縣(沂蒙革命老區縣)配發流動文化服務車,率先建成面向視障人群的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應用平臺—山東省盲人數字圖書館。持續開展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動,其中2018-2019冬春文化惠民季,全省開展文化惠民活動5.3萬餘場次,惠及群眾1696萬人次。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工程,2019年全省「戲曲進鄉村」演出達9萬餘場。創新開展「百姓大舞臺」「五個大家」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有效激發群眾文化創造活力。「旅遊廁所革命」成效顯著,全省新建、改建旅遊廁所累計完成2.1萬座,建設數量全國第一。按照「十三五」期間省考核辦組織的全省城鄉居民滿意度考核結果,全省「文化生活」滿意度每年均排在第二位。

(三)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文化創意產業和精品旅遊產業被列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持續轉型升級。截至2019年底,山東3208個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從業人員45.1萬人,資產總計達到6872.8億元,增長3.2%;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454.7億元,營業利潤165.1億元。精品旅遊產業不斷提質增效。出臺《大力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山東省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山東省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山東省精品旅遊景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大力發展精品旅遊產業,威海華夏城景區、沂蒙山景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成功創建5A級景區。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全省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已竣工698個,完成投資4648.7億元。連續舉辦四屆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成為全國開展範圍最大、參與企業最多、平臺模式最新的文旅消費促進行動,受到文化和旅遊部肯定。今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實施文旅消費促進行動,提前啟動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省市縣三級落實1.5億元資金發放惠民消費券。創新開展「山東人遊山東」「六個一百自駕遊行動」「好客山東遊品薈」「冬遊齊魯·好客山東惠民季」等活動,制定出臺全省81個國有景區降低門票價格政策措施,促進文旅市場復甦回暖。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遊客3.37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765.9億元,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48.2%和44.1%,比全國比例高6.2和11.1個百分點。今年「十一」黃金周我省接待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列全國第三位。

(四)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出山東經驗。充分發揮山東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紮實推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設。先後以省政府名義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省委、省政府兩辦印發《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會同省委宣傳部等13部門印發《山東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意見》,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籤署《合作實施齊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計劃框架協議》,為山東文化遺產保護注入新動力。圓滿完成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全省文物資源進一步釐清。文物考古成果豐碩,完成考古調查、勘探工作637項,調查線路近6400公裡,考古勘探面積0.7億平方米,考古發掘面積25.7萬平方米。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在國家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中,我省共有93個縣(市、區)入選,居全國第一位。重點文保項目進展順利,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紮實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開啟新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紮實推進,連續舉辦三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順利通過文化和旅遊部驗收,成為首批公布的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之一。

(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山東是文化大省、旅遊大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具有諸多優勢。「十三五」時期,特別是機構改革以來,文化和旅遊系統積極推進文旅融合實踐探索,努力深化拓展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注重文旅融合發展的統籌謀劃,高標準編制《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對全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指引。積極對接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文化工程,精心組織編制系列專項規劃、制定實施方案,推動文旅資源有效整合、科學利用。著力為文旅融合發展搭建平臺,高水平舉辦2020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創新舉辦國際孔子文化節、「一十百千萬」文旅嘉年華等活動,彰顯山東文旅融合特色。強化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支撐,大力實施「文化+」「旅遊+」,積極發展文化遺產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工業旅遊、旅遊演藝等文化旅遊業態,推動創建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積極培育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注重發揮大項目、大景區、大企業的引領作用,促進文旅產業規模化、高端化、精品化發展,湧現出尼山聖境、東方影都、齊河博物館群等一批文化旅遊精品。目前有國家級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6個,省級22個,越來越多的各級各類博物館、遺址公園成為研學旅遊的重要陣地;幾乎所有的旅遊小鎮都成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傳承的重點場所,成為民俗遊、非遺遊的重點目的地;《金聲玉振》《神遊傳奇》等一大批旅遊演藝品牌產生較大影響;各類旅遊推介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注重突出山東的文化底蘊、文化特色。目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遊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並進的發展態勢逐步形成。

(六)齊魯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注重利用山東特色文旅資源,不斷深化對外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十三五」期間,我省共派出72批960人次赴56個國家和地區的82個城市參加「歡樂春節」活動,涵蓋演出、展覽、廟會、廣場巡遊、非遺互動、講座論壇等多種類型。實施孔子文化和旅遊使者計劃,在海外重點客源市場發展孔子旅遊專家2900餘名。圓滿完成了「孔子家鄉·好客山東」文化旅遊推介會、「中國山東文化年」、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展大會文化和旅遊合作論壇、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文化交流任務,積極推進貝爾格勒中國文化中心建設,連續在香港舉辦「京昆經典劇目導賞」活動。文化遺產走出去成效顯著,舉辦文物境外展53個,展覽文物總數1000多件(組),推動齊魯文化走向世界。

(七)「好客山東」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突出「好客山東」品牌的引領作用,著力構建以「好客山東」為總品牌,涵蓋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16市文化旅遊品牌以及旅遊企業品牌、旅遊產品品牌、旅遊服務品牌等品牌體系。創新開展 「聯合推介、捆綁營銷」,在央視等主流媒體進行集中宣傳,「好客山東」進入央視「品牌強國工程」,成為該工程中唯一的文旅品牌。注重用好新媒體平臺宣傳展示品牌形象,全國旅遊新媒體傳播力指數截至目前共發布7期,我省5次位居全國第一。特別是今年舉辦的旅遊發展大會,集宣傳推介、博覽交易、工作會議、文藝演出、考察觀摩於一體,全方位展示山東、推介山東、宣傳山東,對在全球提升「好客山東」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產生了重要影響。

總體上看,「十三五」時期,山東文化和旅遊發展取得可喜成績,為開創「十四五」發展新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面向未來,我們對推動山東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將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強大動力,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和建設文化強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自覺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全國文旅融合發展高地,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貢獻。

相關焦點

  • 權威發布|山東「十三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化事業...
    「十三五」以來,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旅遊、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立足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認真落實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深入實施《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曲靖市「十三五」文化旅遊事業發展綜述
    今年國慶和中秋「雙節」疊加的超級假期,是疫情以來曲靖首個旅遊高峰,全市共接待遊客88.5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9億元。成績的背後,是近年來曲靖文化旅遊行業砥礪前行、持續發力的付出。「十三五」期間,我市文化旅遊事業緊扣時代潮流,聚力文脈傳承,文化和旅遊產品日益豐富多元,文化旅遊事業呈現繁榮發展態勢。
  • 泰安市「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情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郭建 徐智慧12月4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泰安市「『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泰安市「十三五」文化旅遊主要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基本完成,即將圓滿收官。市委、市政府立足長遠發展,對泰安高新區、泰山景區、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管轄範圍進行調整整合,進一步拓展旅遊發展空間。相繼出臺《關於加快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泰安市旅遊業改革發展四年行動計劃(2017-2020)》《泰安市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等多項政策措施,從土地、稅收、財政等方面扶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 [「奮進十三五」·儋州這五年——文化旅遊篇]融合發展聚新力 ...
    「十三五」期間,儋州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目標,深入推進「旅遊+」融合發展戰略,在加大力度推進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產業內涵、檔次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多種資源、文化和特色品牌等優勢,通過舉行大型文化活動、節慶活動、旅遊活動、消費活動等系列活動,來進一步提升儋州旅遊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積極打造儋州的旅遊獨特魅力和品牌吸引力,逐步使旅遊產業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 淄博「十三五」成就巡禮|實施文化賦能行動 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4日訊(記者 寇亞群)12月24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茂松向社會發布「十三五」時期淄博市文旅融合發展情況。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文旅融合求發展 文明實踐樹新風
    「十三五」期間,訥河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和正確輿論導向,不斷完善城鄉文體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旅遊產業發展,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使全市文化體育廣電旅遊事業邁上新臺階,圓滿完成了「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
  • 【權威訪談】深入開展文化潤疆 持續推進旅遊興疆
    新疆日報訊(記者任江報導)「十三五」期間,新疆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和關於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斷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回顧「十三五」,新疆文化和旅遊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 「十三五」期間山東文化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這些數據全國第一
    12月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山東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齊魯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十三五」期間,山東共派出72批960人次赴56個國家和地區的82個城市參加「歡樂春節」活動,涵蓋演出、展覽、廟會、廣場巡遊、非遺互動、講座論壇等多種類型。實施孔子文化和旅遊使者計劃,在海外重點客源市場發展孔子旅遊專家2900餘名。
  • 系列新聞發布會(九)安徽省「十三五」文化和旅遊發展成就
    發布人: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 袁華(2020年12月2日)各位記者朋友,同志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文化和旅遊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紹我省「十三五」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文旅融合深入推進,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繁榮向好態勢,文化產業和旅遊業佔全省GDP比重分別達到4.52%和5.4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權威發布|山東A級旅遊景區達1200餘家 文旅融合拉動相關產業升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今天上午10點,「『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在濟南舉行,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副廳長張鯤,濟南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修春海,濟寧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弢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朝陽區認定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原標題:朝陽區認定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文化事業產業貫通發展 園區治理與城市更新有機融合  文創園不僅專注於發展產業,還深度融入城市,滿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朝陽區不斷推動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
  • 山東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8日訊 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是以農助旅、以旅興農的重要手段。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促進復工復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山東省將著力推進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並通過推進「旅行社+農產品」計劃、「設施農業+旅遊」合作、「自駕遊+後備箱」工程及「美麗鄉村+景區」行動等四項舉措,雙向賦能,凸顯「一加一大於二」效應。
  • 「十三五」看山東之「變」|建設文化強省 打造文化產業發展新高地
    」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過去五年,山東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要求,真抓實幹,奮力拼搏,取得了矚目成就。山東在這五年期間迎來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閃電新聞特別開設「『十三五』看山東之『變』」專欄,展現「十三五」期間山東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
  • 跟著文化去旅遊 湖南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漸入佳境
    近年來,湖南文化與旅遊的融合漸入佳境。  不久前,省發改委發布的2017年首批230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旅遊文化項目就有30個,其中全域旅遊18個,文化創意12個。在今年我省花大力氣建設的旅遊文化項目中,既有大王山旅遊度假區、衡山「鹽湖」、雪峰山雲端輕軌這些「新面孔」,也有天門山、東江湖、老司城、銅官窯、書堂山國學小鎮等知名景區的升級打造、整體開發,華誼兄弟電影文化城、美麗中國·長沙文化產業示範園更有成為新「IP」之勢。  融合發展漸入佳境  文化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我省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科技等產業的融合程度越來越深。
  • 對我省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的幾點思考
    我們認為,《規劃》中提到的打造四大文化旅遊示範區、發展海洋旅遊、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好客山東」服務品牌等五個方面很有可能打造成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除此以外,大力發展醫養健康產業、打造「好品山東」產品品牌、促進黃河流域(山東段)文旅高質量發展等三個方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方面體現山東智慧,成為「山東模式」。
  • 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市文廣新旅局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
    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頁精彩內容【公眾號】微信名稱:九江發布 微信ID:jjfb2014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我市文旅產業改革發展綜述「十三五」以來,我市全面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
  • ...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活動成功舉辦
    >千年之後讓人迷戀和神往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於12月2日上午在煙臺美術博物館開幕。
  • 紹興市「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
    現將《紹興市「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並組織實施。根據《紹興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文化部「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浙江省「十三五」文化規劃》等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新華社發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雒樹剛  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把握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律作出的戰略決策,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重要論述的重大實踐。
  • 「十三五」期間景德鎮市文化旅遊工作綜述
    文旅融合促發展 開啟工作新格局——「十三五」期間我市文旅工作綜述  景德鎮在線訊(王姝)「千年瓷都名不虛傳,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個很有特色的城市,非常適合旅遊。」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杭州的李先生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景德鎮遊玩,他們覺得在景德鎮旅遊的日子非常開心,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