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最怕被問的問題之一可能就是:「國外私生活真的很混亂吧?」
每次被問都是一臉懵逼,我還是個連手都沒牽過的95後老阿姨...
那你平時怎麼聊天感覺很老司機?你沒有聽說過說的越多做的越少這句話嗎?真正的經驗老道的都說自己是處男(詳細見滑鐵盧數學系男生。)滿嘴跑火車的可能根本沒有「實戰」經驗。
為了解大學生的性生活,SurveyMonkey對大學生進行研究調查證明你以為的大學是性愛的狂歡只是你以為的。41%的女童鞋和49%的男童鞋表示他們沒有頻繁的性生活,39%的人表示自己還是處女/處男,20%的大學生畢業後沒有發生性行為。
而另一篇論文也指出,雖然當代是人類史上性自由最高的時期,人類對性的包容度越來越高。離婚、同性戀、婚前性行為、SM、多重伴侶、交換性伴侶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當代人的平均性生活次數反而比幾十年前更少了。
美國《性行為檔案》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相比 20 世紀 90 年代,2010 年代初美國人一年的性生活從 62 次下降到 53 次(將近每周一次),降幅為 15%。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千禧一代有喜歡獵豔的名聲,但事實上千禧一代的性生活比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在年輕時的都少。」
也就是說當大家越來越不忌諱把性愛放在嘴邊上,可實際生活中很多大學生已經久...不開張,久到已經忘記有多久了。大家好像進入了一個「低欲望」社會。
那麼為什麼大家越來越性冷淡呢?
有人說是因為作業太多,沒時間戀愛。但事實並非如此。
現在的學生在作業上花的時間並沒有209世紀90年代的前輩多。那為什麼在作業更少的情況下,現在的年輕人卻不熱衷xxoo了。
雖說現在花樣繁多的約炮軟體,讓當代人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容易找到性伴侶, 但我們了解到的一些內容非常令人意外:在面對「勾搭」或一無所有的選擇時,很多學生乾脆選擇放棄性愛關係。在很多人看來,人生第一次重要性裡程碑要和一個完全的陌生人分享實在無法想像,一位受訪者稱之為「逆向約會」(先性後愛)的問題。
其中也不乏恐懼的因素:無論男女都表示,「被拒絕」是他們最大恐懼;但女生對於「被強迫」的恐懼緊隨其後。30%的女性表示擔心被迫發生違反他們意志的性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性解放對他們既是一份大禮也是一個負擔。
其次,網際網路讓人們分心。相比要打扮出門、找約會地點、找聊天話題、訂餐訂房等成本高的性生活,許多人更痴迷於屏幕所帶來的快感。
現在越來越多「談戀愛不如吃雞,談戀愛不如刷抖音...」的言論。特別當一個女生有自己的偶像的時候,那麼這時候她們眼裡只有自己的偶像,基本上是不會考慮戀愛的....
也就是說當有很多其他方式來娛樂自己,性生活就沒有大吸引力。
同時,「獨居」、「宅」的人員比例不斷攀升,能夠在網絡上輕鬆談論性的許多人,由於有色情影片和話題討論的比較,面對線下性活動往往會有「擔心表現不好」的顧慮,男性尤甚。
另外,研究人員認為性活動減少可能是因為不快樂水平的升高,這主要集中於抑鬱症和焦慮症的頻發,這對年輕一代來說尤其嚴重。而性活動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的恰恰是千禧一代。
而相對男生來說,女生性生活次數更少,是因為美國有太多女大學生尤其是名校的學生,認為她們在大學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加強自己,不受幹擾地為個人成功而奮鬥,而不是去找男朋友,對自我的高要求讓她們很難全身心的投入一段感情。因為她們認為,只有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會有更優秀的人來到自己的生活。
但沒有/很少性生活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可以坦誠接受的事,相反他們會因此產生被「遺棄」、排擠的感覺,變成一種社交負擔。
這些事實更說明了:年輕人並不是沒有「性需求」,只是缺乏獲得「良好性生活」以及解決生理需求的途徑。
研究也證實了:缺乏長期關係是性行為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後,套用BuzzFeedNews記者@dominicholden的一句話:
「幹」起來啊,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