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的姿勢看似千奇百怪,各有不同,卻又可以影射出人的內心狀態。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睡覺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每個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覺中度過,而剛出生時的小寶寶,一天睡眠時間能高達16小時,據說孩子的睡姿中暗藏著他們不同的性格,真的是這樣嗎?
案例——
幸孕姐有個閨蜜,前幾年生了一對雙胞胎小姑娘,倆姐妹長得一模一樣,又漂亮又可愛,閨蜜為了讓她們更引人注目,每天都給她倆穿一樣的衣服,扎同樣的小辮子,走在路上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可姐妹倆的性格卻完全不一樣,姐姐安靜內向,妹妹活潑好動,儘管閨蜜把她倆打扮得一模一樣,幸孕姐總能一眼分辨出來誰是姐姐,誰是妹妹,閨蜜卻不以為然,認為從語言行為上當然好辨別,要是倆娃都睡著了,肯定看不出來。
她特意姐妹倆睡著的時候拍了幾張照片,讓幸孕姐看看還能不能分清楚誰大誰小,還別說,這一眼看上去真沒啥差別,可仔細一研究,兩人睡姿天差地別,一個四仰八叉躺成「大」字型,一個安安靜靜縮在床邊,這還不明顯嘛!
姐姐性格文靜,睡姿當然比較淑女,而妹妹大大咧咧,肯定不拘小節,閨蜜一瞧還真是,原來姐妹倆的性格在睡姿上就已經充分暴露了,不同的脾性睡覺時展現出來的姿勢大有不同。
寶寶四種常見睡姿,暗藏不同性格,你家娃屬於哪一種——
1、全身舒展,擺成「大」字型
這是一種十分放鬆的睡覺姿勢,不光是小孩,大人睡覺時也會用到這種往床上隨意一躺,四肢張開,呈「大」字狀。
寶寶是這種睡姿一般性格比較活潑開朗,內心處於很放鬆的狀態,不拘泥於小節,也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們心態積極樂觀,為人處事灑脫不羈,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性格,也反映出孩子沒有太多思想包袱,家庭氛圍也很和諧。
2、下肢彎曲,側臥著睡
側臥也是很多寶寶喜歡的睡姿,一般習慣朝左邊側著,雙腿蜷曲,雙手平放在面前,這種睡姿的孩子安靜乖巧,對外界有一定防備心但又感覺很安心,屬於性格隨和,溫潤大方,通常不會有太多負能量和焦慮的人,也比較討人喜歡。
幸孕姐小貼士:不過爸爸媽媽要注意,若是寶寶月齡較小,經常處於同一側睡覺姿勢,有可能會出現偏頭的現象,需要多加注意,及時幫助孩子調整方向,兩邊側臥的時間要均衡。
3、胳膊向上,趴著睡
這種睡姿通常讓人有一種「五體投地」的感覺,小寶寶這樣睡看起來非常可愛,其實也代表著他們缺乏安全感,內心有些怯懦,性格頗為內向,做事謹小慎微,比較放不開,也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
幸孕姐小貼士:若是小月齡寶寶還不能熟練地翻身,趴睡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缺氧,媽媽們也要保持警惕,儘量不要讓寶寶趴著睡。
4、蜷縮成一團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是一種四肢蜷曲的狀態,因為活動空間受限,他們無法舒展腿腳,有的在出生後也保持著這樣蜷縮的睡姿,這也是孩子內心極度恐懼,安全感不足的體現,需要通過還原原始狀態來安慰自己幼小的心靈。
幸孕姐小貼士:這樣的孩子多半性格敏感脆弱,容易自卑,爸爸媽媽不妨多加關注,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和鼓勵,讓寶寶的內心迅速強大起來。
這四種常見的睡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性格,但並不代表睡覺的姿勢完全只受性格影響,有些其他因素也會造成睡姿出現差異。
除性格外,一些外在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睡姿——
1、睡覺環境發生變化
當睡覺環境發生變化,出現強烈噪音幹擾,房間裡床和家具移動位置,有陌生人進入或者搬家、爸媽吵架等各種外在因素對孩子的睡眠環境造成影響,就有可能會使寶寶受到一定刺激,從而改變睡眠姿勢,由之前放鬆自如狀態變為四肢蜷縮。
2、身體出現不適
如果睡覺時寶寶感覺到身體不舒服,也有可能會變化睡姿,有時候房間溫度高,寶寶十分燥熱,心煩氣躁,就會把被子踢掉,變為四仰八叉的睡姿,要是溫度低,他們感覺冷,就會縮成一團。
遇到肚子不舒服或者身體其他部位不適,寶寶的睡姿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選擇自己感覺不那麼難受更為舒適的姿勢睡覺。
延伸閱讀——
寶寶奇葩睡姿大盤點,看看有沒有你家娃:
1、偷偷告訴你們:我不是在睡覺,我是在「劈叉」!
2、嘿嘿,劈叉算什麼?我還會在夢裡跳舞呢!
3、重點是髮型,睡一覺起來更炫酷了~
4、腳下怎麼空空的?我在哪?我要去哪裡?
5、幹嘛學我?沒學你啊!睡覺姿勢都跟我一樣還沒學我?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