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過的寶媽都知道,嬰兒的體重從還沒出生,就是媽媽們關心地重點,尤其是感動落淚的產房門口那一刻。
護士會把新生兒交到家屬的手中,一定會跟上一句:母子平安,孩子7斤6兩!新手爸爸用顫抖的雙手接過孩子,嘴裡不斷的說著:大胖小子!
爺爺奶奶輩的傳統觀念認為:大胖小子越胖越好,但是現在這個傳統觀念已經過時,新生兒的體重不是越重越好。
嬰兒體重差異較大,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6.5斤,5斤下:低重兒<5~8斤:正常寶寶<8斤以上:巨大兒。
新生兒不同體重的護理重點如下:
研究表明:低於5斤的寶寶都有可能會 影響智商;高於8斤的寶寶可能會導致母體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多種併發症。
對於寶媽們來說,肚子裡的寶寶體重都和哪些因素相關呢?
指標一:胎兒的先天條件
胎兒周數
孕期35-39周,孕媽肚子裡的寶寶開始迅速隨著時間增加體重;等到過了40周則開始放緩增重速度;如果過了44周還沒有出生,那體重開始減輕。
胎次及多胎
胎次:從第一胎到第二胎,第二胎的體重比第一胎更重;多胞胎:懷上雙胞胎及多胎的孕媽身處體重較輕的新生兒;性別:女寶比男寶低110克左右。
指標二:孕媽的身體條件
指標三:營養情況
很多寶媽怎麼控制肚子裡的寶寶體重,畢竟胎兒也沒辦法減肥。
1.少吃多次精細化
孕期的寶媽吃得少缺營養,吃的多容易肥胖,必須要管住嘴,既要保證合理的營養攝入,又不能造成營養過剩,做到少吃多次精細化。
2.多去戶外散步,收起手機
孕期運動是對孕媽和胎兒很好的保健方法,養成每日定時運動的好習慣。孕期瑜伽舒展身體,出門散步愉悅心情,收起手機,如果孕媽身體素質好還可以選擇遊泳等。
在孕早期和孕晚期適量減少運動,孕媽們在運動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進行,千萬不要強行運動,一旦有不舒服的情況立刻休息。
孕期體重平均增長應在12.5kg左右。
計算公式:體重指數BMI= 體重(kg) / {身高*身高(m)}
按照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來說,孕媽最好遵循以下標準。
★ 孕1—12周,增加2—3Kg
★ 孕13—28周增加4—5Kg
★ 孕29—40周增加5—5.5Kg
小tips:孕媽運動時心跳速率需要在140下以內,超過此數值孕媽的血流量較高,身體可能負荷不了。
你孕期體重增長了多少?寶寶的體重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