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意味著孩子們將開啟一學期的學習旅程。任何事情的開始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們的人生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第一次入學,第一次旅行,第一次畢業,第一次獲獎,第一次失敗。人生因為有第一次的經歷而變得回味無窮。教育工作者為什麼要重視開學?為什麼不直接上課,而要舉行集會?因為這是孩子們一段學習的開端。開學典禮是學校非常重要的活動,我們為什麼要重視開學典禮,因為教育需要儀式感。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心錨:它是指人的某種情緒和行為與外界的某個事物產生連接,從而產生條件反射。比如看到全體領導正裝出席會議我們會想到這次會議的重要性,看到升國旗我們會產生崇敬和驕傲,看到同學上臺領獎我們會羨慕。開學典禮就是一種錨定效應,參加了開學典禮就意味著收心了,該安安靜靜開始學習了。下面,談談我對開學典禮的三點認識,讀完之後你會格外重視開學典禮:
一、 開學典禮的儀式感在於增強意義!
儀式感就是要讓人產生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感。儀式的氛圍是學生人生的重要體驗。雖然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了,甚至覺得很麻煩,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期待,他們需要這種感受,這種震撼,這種正向引領。因此,我們相關教育管理者(校長、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大隊輔導員等)應該把開學典禮作為新學期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認真對待,精心策劃,周密安排。開學典禮的校園文化布置,標語的張貼,隊伍站位,環節設計都要精心準備,讓學生充分感受新學期開學的意義,增強莊重感、認同感和價值感。
開學典禮的價值和意義在於讓孩子擁有一段學習經歷的良好開端,在於展現學校校園生活的美好,在於拉進學校管理者和師生之間的情感,在於為孩子們指明一學期的目標,介紹一學期的安排,建議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我們要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既有追求新目標的激情和衝動,又有接受新考驗的信心和決心。如果學校和教師能夠持續不斷地營造濃厚的教育氛圍,學生就能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熱情,從而源源不斷地煥發學習的動力和創造力。
二、 開學典禮的儀式感在於傳播文化!
開學典禮上要傳播哪些文化?我認為應該可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當地地域文化、學校歷史文化以及當下流行文化(正向的)。開學典禮的儀式感不是矯情,不是煽情,不是膚淺的形式主義。校長要滿懷深情地做開學第一次致辭講話。校長的講話應該要有文化味,有教育性,傳遞一種積極向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讓人相信學習的力量,願意挑戰困難,享受奮鬥的樂趣。
開學典禮上的儀式感並不是矯揉造作,也不是為做而做,而是飽含教育者對育人工作的熱愛和對學生成長的期許。開學典禮上的校長講話應該成為孩子們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訓練的範本,帶給孩子認識世界的啟示,為後續學習注入強勁的精神動力!
傳播文化主要靠什麼?主要靠文稿和表現力。一篇開學典禮上叫好的校長講話可以是很多種風格,有的強調一個關鍵詞,如《這次開學典禮上,校長居然只強調了這兩個字》,有的表達了四層含義,如《學年下期開學典禮校長致辭送出四份愛》,還有的校長講話會結合當下的熱點事件,如:春季開學典禮上,校長引用熱播劇《知否》,更有開學典禮上的勵志演講《寒假一結束,校長又開始給全校師生打雞血了!》
這些高品質的校長講話展現了育人情懷,傳播了優秀文化,非常值得借鑑。當然,優秀的講話稿必須擁有自己對教育的獨到見解,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給人傳遞積極的力量。文化力是一種非常神秘的力量,有文化的人說話都不一樣。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要精心準備,做足功課才行。
三、開學典禮的儀式感在於規範行為!
儀式感不是華麗、不是刻意,相反它是應有的莊重、是教育的垂範。開學典禮的儀式感,會讓教育工作者和孩子們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重新發現學習的美好,崇尚詩意的生活,重歸校園的秩序,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願輕易放棄的勇氣。
各位教育工作者,這個世界,就是你自己的世界,你對世界的態度決定了你會擁有怎樣的世界。我們對待開學典禮的態度,影響著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開學典禮的儀式感是一種教育規範訓練的契機,這是對規則與他人的尊重。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穿著整潔的服裝,佩戴鮮豔的紅領巾,排著整齊的隊伍參加開學典禮。所以,我們應該倡導孩子為他們的精彩發言和節目表演報以熱烈的掌聲。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們在隊伍裡保持安靜展現自己班集體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面貌。
有人說,教育是一種自由,但卻忘了自由的前提是規範。開學典禮的儀式上就是最好的規範教育,有心的教育工作者會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通過口令、提醒、表揚、總結來強化訓練,展現出孩子們第一天上學最好的精神風貌,體現學校管理者的規範和精細。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注重儀式感的人,即便生活枯燥乏味,也可以把日子過得陽光燦爛。讓我們重視開學典禮的儀式感,因為這不是在浪費時間,而是在傳遞信心,啟動能量,留給師生激動和值得懷念的瞬間。讓我們以教育者的赤子之心帶給孩子們美好而精彩的開學典禮,讓校園處處彰顯藝術,處處充滿溫暖,處處具有意義,處處體現規範,處處流淌文化,處處富有美感。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收藏。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轉發。
明白說教育,專注教育類文案撰寫,作品影響近2000萬人次閱讀,歡迎私信告訴我你需要的文章,持續關注我,還有大量教育人用得上的文章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