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公子
朋友家孩子的錄取信息查到了,六個平行志願滑掉了5個,被保底志願錄取了。
關鍵問題是那個保底志願是個師範大學,是他爸媽極力慫恿他填報的。現在孩子跟父母鬧僵了,表示寧願出去打工也不去上師大。
朋友求助到我頭上,意思是讓我幫著勸勸孩子,最好拿出我的工資待遇說服孩子,讓他相信教師待遇並不差。
然而我還沒開口呢,孩子就說了:「劉老師,高中教師收入到底怎麼樣?您別想幫著我爸媽騙我。您看看這個……」
孩子給我們看的是一則招聘信息:
月薪3000元,招聘高中教師。
月薪3千招聘高中教師的信息
注意:這個3000元可不是到手的工資,它還包含保險。扣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等之後,到手的大概只有2000多元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這個××二中可不是野雞學校。我特地查了,它是公立學校,創建於1958年,分為初中高中兩個教學部,現有教學班76個,在校學生6000餘人。
薪3000元招聘高中教師,這個待遇,你願意去嗎?這實在讓人一言難盡……知識這麼廉價嗎?當教師們站在講臺上的時候,如何理直氣壯地告訴學生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我想想自己12年寒窗苦讀考本又考研,辛辛苦苦讀了18年書工資也就跟初中畢業就去就業的同齡人差不多,就覺得「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從自己嘴裡說出來特別沒有底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孩子在翻出月薪3000元招聘高中教師這個信息的同時,還指著街邊另一則招聘信息要我們看。那是一家孕嬰店在招導購,要求年齡在25到45歲之間,女性。待遇底薪3000元+提成。
這兩則招聘信息的共同點是什麼?
是月薪3000元。
這兩則招聘信息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是對學歷的要求。學校招聘高中教師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孕嬰店招聘導購只要求初中及以上學歷。
孩子問我也問他爸媽:既然初中畢業就可以去上班拿3000元的月工資,那我又何必去讀高中、上師範大學、讀研究生?從高中到研究生畢業那整整9年時間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孩子任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與教育關係最緊密的職業,毀滅了「知識」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仰。
沒錯,說白了就是教師的現實地位和待遇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不願意當教師,因為他們看在眼裡。
說實話,曾經我也有過類似的困惑。為了擺脫那份尷尬我努力了很多年……朋友既然讓我開導孩子,那我就要盡一份力。於是我把自己曾經的困惑說給朋友的孩子聽……
我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爸媽鼓勵我當教師,後來終於如願以償。可問題來了,總有同齡人的家長在我父母面前吹噓:「我家小孩讀書不行,沒你家丫頭成績好。不過他現在混得好啊,早就月入過萬了。」
每當這時,我的爸爸媽媽總是一言不發,因為我當時的月工資還不到3000……雖然父母從不因為我的工資低而埋怨我,但是我還是覺得讓他們丟臉了。直到3年前我找到了副業,靠副業就能月入過萬,我才覺得自己那麼多年的書終究沒有白讀。
(特別強調:我的副業是寫作,不是補課。雖然我從來不認為教師利用業餘時間補課掙錢有罪,但是我還是從來不補課。一是因為高中生不需要把時間花在補語文上,二是因為補課又累又枯燥。我還是喜歡通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掙外快。)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比較膚淺,怎麼總是把收入掛在嘴上呢?其實我倒並不是很在乎自己的收入,如果無人來找我攀比,我覺得我只要有錢吃飯就行。
但是只要一看到有人在我爸媽面前說「我家孩子當年成績沒有你女兒好,學歷沒你女兒高,但是他現在收入比你女兒高」,而我爸媽又無力反駁時,我就覺得很難過。
曾有一次我鄭重地告訴爸爸媽媽:我現在除了學校發的3000塊工資之外,還能月入10000以上,努力一點月入兩三萬也是可以的。以後你們不用再被那些月入過萬的吹噓嚇倒。
我媽媽聽了呵呵一笑,她說:「如果別人吹噓月入10萬、百萬呢?」
……我忽然無言以對,因為我覺得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月入10萬。
媽媽笑著對我說:「你從小就要強,總是怕輸給別人。你以為別人工資比你高,我和你爸就會覺得尷尬嗎?從來不會,我們只是不喜歡跟別人爭論而已。」
收入高低不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理想的最重要的標準嗎?聽了我的分享朋友的孩子覺得有點迷茫了,他問:「如果我讀了將近20年的書,收入卻跟初中學歷的人差不多,那我的書不都白讀了嗎?
面對他的疑問,我問了他3個問題:
①如果讓你去做孕嬰店導購,你做得了嗎?
他說,「稍稍適應、學習一下就能做得了。」
②如果讓初中學歷的人去高中教書他做得了嗎?
他說,「一般來說是做不了的?」
③你覺得我選擇教書和寫作是因為什麼?
他說,「我不知道,但我想難道不是為了掙錢嗎?」
是的,是為了掙錢。但是掙錢的方法有很多,我為什麼獨選這兩份工作?
因為我喜歡教書,也喜歡寫作。
讀書學習的意義在於讓我們有了選擇的自由,我們可以選擇教書也可以選擇做導購、做快遞員、做清潔工……
反之,如果不讀書,我們就不可能有太多選擇的空間。
工資那麼低,我們為什麼還要選擇教書?因為喜愛!
剛才說了一點情懷,下面還是再談談現實吧。說到教師的生活現狀有以下3點事實我們必須承認。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除了發達的大城市,全國大部分地區教師待遇都是不高的。新入職教師月薪只有3000元實在太常見了。
第二,我們還必須承認另外一個事實:不滿、吐槽、抱怨都是改變不了教師工資低的現狀的。
有句話說起來雖然難聽,但很現實:覺得工資低,你就辭職。
多難聽的話啊!
但多麼真的道理啊!
心平氣和地想一想教師覺得工資低除了自救還能怎麼辦?怎麼自救?要麼辭職轉行做別的工作,要麼發展正當副業增加收入。
第三,國家一直在致力於提高教師待遇,但是萬事都有一個過程。教師待遇緩步提高是大勢所趨,但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
談完之後,朋友的孩子有些猶豫,他說:「聽您這麼一說,我覺得當老師好像也沒有那麼慘。但我還是很迷惘,我到底要不要去上師範大學呢?我到底適合不適合當老師呢?」
對此,作為一個外人,我只能跟孩子這麼說:「上什麼樣的大學是你的終身大事。怎麼選擇,全憑你自己的心意,我沒有半點建議。」
不過關於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教師,我倒是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以上4點建議,大家同意嗎?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呢?你們覺得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教師?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