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喬遷新院址滿月啦!
從四川北路舊址
搬進彩虹灣
四院始終牽掛著不少小夥伴的心
回首過去的一個月
四院做了些什麼?
又以怎樣的形式去慶祝「滿月」?
小虹替大家找了答案!
遷址之初,四院就定下了「不搞慶典,主打學術牌,讓醫務人員做主角」的主基調。經過前期緊張的籌備,今年9月初,四院喬遷新址,新院總建築面積139540平方米,床位數達1000張,將承擔區域內110萬人口的醫療保健任務。新院址安頓好後,全體工作人員為即將到來的學術周活動迅速忙碌起來。
9月21-27日,新院區舉行了「首屆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學術周」活動。這是四院舉辦的首屆學術周活動,此次大會邀請國內外眾多頂尖專家,對於提高四院醫療質量安全,增強科學技術創新,加大特色專科建設,提升醫院的綜合診療能力與服務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短短7天的學術周活動豐富多樣,主要包括科普講座、專家講座、學術報告、學術論壇、學術沙龍、現場查房、心肺負荷試驗和運動處方體驗等多種活動形式,吸引了不少同行參加,四院各科室也踴躍參與,呈現了多場主題突出、形式有趣,內容精彩且高層次、高水平和高質量的學術盛宴。
與此同時,學術周啟動當天,四院還舉辦了「臨床神經科學新進展」暨「北外灘腦血管病論壇」活動;隨後的幾天,四院外一科、外二科、神經內科、婦科、兒科、腫瘤科、麻醉科及腦研所等16 個科室,也分別舉辦了「精準診治在肺癌、乳腺癌中的新進展論壇」、上海「福民」國際麻醉與圍術期醫學論壇暨第四屆中國麻醉醫療藥械創新論壇等不同專業學術講座70餘場,場場座無虛席。
通過學術周活動,既慶祝了四院喬遷新址的喜事,又進一步提高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和綜合服務保障能力,也生動地詮釋了四院「以學術為本,堅持學術立院、科研強院」的辦院思想。
除了深耕於學術鑽研、人才引進培養,牢牢堅持以服務民生為宗旨,著眼於紮根北上海新址之外,四院還將觸角伸向更廣的範圍,力爭惠及更多百姓。
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日均門診量達到近3000人次。同時,為方便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就醫,因地制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義診活動。自搬遷起,共義診2272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餘份,普及健康生活常識和專科防病知識,得到了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詮釋了上海四院人「精誠、福民、承德、和諧」的辦院宗旨。另一方面,四院還努力全面提升區域公眾疾病防治意識和水平,積極組織面向江灣鎮街道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和虹口區志願者團隊骨幹等的參觀活動,涵蓋有關中醫溫針灸等的健康科普活動,惠及區域周邊居民。
此外,四院還以「老年健康宣傳周」等主題組織針對老年群體的日常保健、疾病預防方面的醫療諮詢,來自中醫科、中醫肛腸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的專家們現場坐診,為市民提供用藥指導、老年心理健康維護等醫療諮詢服務,並通過「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發布老年健康常識,倡導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
作為北部中心城區最大的公立綜合醫院之一和上海市區域醫療中心,四院將始終秉承「創新圖強、造福於民」的辦院理念,以質量持續提升作為醫院的核心管理目標,以心腦血管疾病、老齡化和婦兒健康、創傷、腫瘤防治等為重點,建設好泛血管病微創治療中心、睡眠醫學中心、腫瘤精準診治中心、臨床轉化醫學中心,成為集醫療、科研和教學功能為一體的學術型大學附屬醫院,為廣大人民群眾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沒有慶典
也沒有鋪張浪費
默默深耕
惠及百姓
為這樣的四院點讚!
新院地址:三門路1279號/江楊南路279號
出入口在三門路上
小夥伴們可千萬別走錯了喲~
資料:區衛健委、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圖片: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原標題:《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喬遷新址「滿月」了,這樣的慶生方式有點特別!| 人民城市人民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