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在線免費藝術書籍、在線出版物和期刊收藏,這些書籍可以免費瀏覽和下載。美國大都會繼續增加其虛擬圖書館,現在擁有近1700本可用的書目,包括569本免費全文藝術目錄。令人驚嘆的大都會出版物館收藏的書籍幾乎涉及所有與藝術相關的東西,從美國印象派繪畫到古代亞洲藝術,而且只需點擊幾下滑鼠。
要找到博物館所選的免費全文圖書,只需點擊MetPublications網站上的「Books with Full-Text Online」部分。在這裡,您可以通過標題、作者、集合、類型和主題進行搜索。和傳統的出版物一樣,幾乎每個在線版本都有一個關於作者的內容和信息表。有了大都會的在線版本,你不必費力翻閱繁重的硬拷貝;你可以方便地在線閱讀、搜索或下載PDF。甚至還有讀者的評論,獲獎名單,以及大都會網站和印刷版上相關內容的有用連結。
您可以瀏覽,閱讀,並下載完整的在線收藏現在通過Meta出版物網站。
《梵谷在阿爾勒斯》中記載了1888—1889年間第一個主要展覽,這個展覽是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在法國南部古老的普羅旺斯小鎮阿爾勒斯舉辦的。他從巴黎搬到米迪,引起了對色彩運用的大膽實驗以及對風格和主題的探索。他在此期間創作的繪畫和素描,其中140多幅是從公共和私人收藏品中收集的,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標誌著他藝術發展的高度,也是19世紀西方藝術的一個轉折點。就是在這15個月裡,梵谷創作了他的名畫系列——麥田、播種機和盛開的果園。阿列辛·梅·吉諾斯夫人和郵遞員魯林、他的妻子以及他們的家人的畫像也始於這一時期,凡·高在黃宮的臥室和木椅的書房的私畫也是如此。一組自畫像反映了藝術家在狂熱的幾個月工作期間不斷變化的心情和外表。
14—17世紀期間,印度中南部的德幹高原是一系列重要且文化高度發達的穆斯林法庭所在地。巧妙地融合了來自伊朗、西亞、有時還有歐洲的元素,以及印度南部和北部,尤其是與莫臥兒贊助下生產的藝術。本書展示德幹藝術的成果是2008年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研討會的成果。回應並挑戰了早期對德卡尼藝術的看法,揭露了以前未出版的繪畫,調查新的文學作品,確定其他未歸屬的地毯和紡織品,並提供鮮為人知的建築遺蹟的新解釋。縱觀Deccan的藏品,對更廣闊的世界進行了探索。本書的特色是描繪了16世紀詩篇《裴尼姆》中的所有34幅繪畫,以及由艾米特·帕斯裡查拍攝的伊卜拉欣·拉烏扎在比傑爾的新照片,其中首次完整地謄寫和翻譯了墓碑銘。
中世紀雕塑中的臉部是對人類身份的探索,其特點不僅在於不斷演變的風格細微差別,還在於不斷上演的歐洲歷史戲劇。在這本精美的插圖冊中,81個雕刻的頭部提供了中世紀從羅馬帝國的衰落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全貌。每一件精湛的雕塑都雄辯地見證了它自己的歷史,無論是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還是由於品味的改變,它都被從原來的背景中移除。索爾蘭德指出:「了解中世紀的『臉的命運』——一個被爭鬥、信仰和恐懼撕裂的時期——在今天可能證明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歷史問題。」
每隔兩年,《大都會報》會刊登秋季公報,慶祝最近引人注目的收購和贈送給收藏家的禮物。2014—2016年,Everhard Jabach(1618—1695)的家人捐贈了近1300件來自東亞和南亞的藝術品,Mary and Jackson Burke基金會捐贈的300件日本藝術傑作,美國攝影師Irving Penn和Kerry James Marshall等捐贈200餘件作品。該出版物表彰了捐贈者的慷慨,使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收藏繼續增長成為可能。
Childe Hassam(1859-1935)作為美國印象主義的先驅,作品揭示了他畢生對田園風光和城市景色的熱愛。他採用了法國印象派的現代題材和活潑的技巧。在紐約定居後,哈薩姆成了該市主要的美國印象派編年史家。哈薩姆最喜愛的主題之一是紐約,1900年後,隨著紐約人口的流動性和異質性的增加,他對紐約的高雅描繪變得越來越委婉。哈薩姆的水彩、版畫和石版畫也受到了新的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