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

2020-12-12 人民網


「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講堂」的首場報告

【關鍵詞】大學、陝西、團組織建設、創新活動形式、團課、實踐

本案例是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團委領導與學生十餘年社團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積累。「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在理論方面以學習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重大戰略思想為主,以深入貫徹學習與落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為突破口,理論學習的長期性、及時性、準確性、多樣性為本社團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該社團深入實踐基地、不斷創新實踐形式、注重實踐反饋,為社團的深入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一、 本案例的指導理念

理論學習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理論學習由於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起不到理論教育應有的效果。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輔導員根據學生特點,發揮專業優勢組建了「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

「紅桅杆」思政理論社團秉承「公誠勤樸」的校訓,始終以「學習黨的經典理論,宣傳黨的先進思想,實踐黨的人文關懷」為宗旨,以「理論武裝頭腦,實踐服務社會」為理念,集「思想性、教育性、學習性、實踐性」為一體。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抓好思政理論學習基礎上,堅持理論學習與理論宣傳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志願服務相結合,以社團成員輻射帶動廣大同學,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調動了學生理論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促進了廣大青年成長成才。

二、案例內容簡介

1.社團基本情況

「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成立於2004年5月,目前社團共有66人(本科生44人,研究生22人)。由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哲學、社會工作等專業的學生組成。社團現有理論宣傳組、學習教育組、實踐服務組、秘書處四個部門,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形成了完善的社團組織機構,使日常活動得以有序運行。社團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西北大學「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管理辦法》,建立起日常管理、活動開展、考核獎勵等管理制度, 以保障理論學習的系統性。

2.社團活動開展

2.1堅持學習,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

西北大學「紅桅杆」思想理論學習社團,以學習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重大戰略思想為主,通過專家講座、經典研讀、交流匯報、徵文比賽、學術研究、社會實踐等一系列活動,努力掀起當代大學生學馬列、學理論、學先進的嶄新氣象,展示站在時代前沿的大學生的風採。

社團注重馬列經典原著研讀與學術研究。社團專門請專家為成員開具學習書目,先後學習了30餘篇馬列經典原著,例如《馬克思恩格斯文集》、《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十八大報告等。

社團積極組織、參與專題理論講座、報告、交流會。「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每年都會舉辦學術講座、報告和交流會等學習活動,如主題為 「整風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建設」、 「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實踐唯物主義探析」、等學術講座;組織十八大學生骨幹學習交流會、學習優秀黨員侯伯宇事跡學生座談會等活動。

2.2注重宣傳,普及黨的先進理論

為更好宣傳黨的思想理論,拓展學習渠道,「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自主創建了紅桅杆思想政治教育網,充分發揮網絡的資源優勢,開闢紅色專欄,讓同學們在無形中加強對紅色資源和紅色教育的理解。除網站建設外,社團還註冊了官方微博,實現與同學間跨地域跨時間的零距離溝通。

社團還藉助傳統媒體的力量,獨立創辦社團代表刊物《睿林》,在全校範圍內發行,並根據黨的會議、活動等重大事件不定期推出特刊,成為社團理論宣傳的另一重要手段。

在社團宣傳活動方面,「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積極舉辦各式各樣的理論宣傳活動,通過徵文比賽、紅色宣講、名師講座等多渠道培育大學校園紅色文化,增強紅色教育效果。以「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主幹團員組成的「西北大學紀念建黨90周年」宣講團,深入基層展開宣講,反響強烈,被評為2011年陝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這些活動在豐富了大學生生活的同時,也起到了很好的理論宣傳作用。

2.3強化實踐,熱心服務基層民眾

社團在社會服務實踐方面,服務方式豐富多彩,主要服務形式包括暑期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小組活動等。

在暑期社會實踐方面,每年都組織社員參加調研支教活動,讓社員學以致用,並深入了解社會。如與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合作進行為期近一個月的「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即CLDS)調研項目,赴西安、寶雞、榆林等地進行調研活動;組織並成立了赴華陽鎮科技文化服務隊,對華陽古鎮愛國教育基地進行大學科技文化生活的宣傳並對華陽古鎮民眾和古鎮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訪談了解紅色老區的現狀等活動,使大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基層、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

在社區服務活動方面,社團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恆扇社區進行「失獨餘悲—失獨老人社區照顧與個案輔導」的調研與服務活動;與西安市拉拉手特教中心聯手,在鐘樓世紀金花廣場舉辦以「關愛自閉症兒童」為主題的大型社會倡導活動等活動,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了學生的服務意識。

社團成員還發揮專業優勢,組織了專業的社會工作小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參加慧靈「智障兒童音樂調理與音樂活動」,參加西安啟智學校舉辦的「輔翼行動」等,這些活動集娛樂性、專業性於一體,在比較愉悅的氛圍中達到了專業的治療目標。

三、本案例的創新點

社團圍繞「一個中心」(學習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實施「兩個方法」(「請進來」和「走出去」:「請進來」是指請專家學者、其他社團進來指導,「走出去」是指走出院外開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進行「三個建設」(建設顧問團,指導教師團和學生骨幹團隊);抓好「四個關鍵」(團幹培養、青馬工程、班團建設、黨員教育);做到「五個結合」(與專業學習、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黨建團建、榜樣學習結合)從以上五個方面,圍繞「四進四信」,做好社團建設工作。具體表現如下:

1.理論學習的長期性、準確性:社團以學習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重大戰略思想為主。理論學習方面的品牌活動有「『深入推進四進四信』系列活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交流會」、「紅桅杆」思政理論學習社團黨政理論交流會、馬列經典著作讀書研討會等。

2.社團內容的獨特性、典型性:團課工作是本社團貫徹落實「四進四信」工作的一大亮點。社團在做好社團內理論學習的同時,近年來也為學校「青馬」輸送了大量學員,社員經過在社團的理論學習之後,在「青馬」的小班學習中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平均每個青馬班都有3名左右社團成員。同時,社團成員在「青馬」中學習的新鮮知識和理論也傳達到社團中,使「青馬工程」的影響擴大,輻射到周邊同學。以小組帶動全班,同時在「青馬工程」班形成良好的溝通的平臺,「青馬」學員通過這個窗口平臺了解社團,社團也通過這個平臺在「青馬工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者相互推動。這樣一種合力培養模式更能做好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為思政理論學習提供了有效的載體。

3.宣傳方式的時代性、立體性:社團自主創建紅桅杆思想政治教育網、註冊官微和微信公眾平臺,建社團QQ群和微信群,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開闢紅色專欄,讓同學們在無形中加強對紅色資源和紅色教育的理解。同時,社團獨立創辦社團代表刊物《睿林》,在全校範圍內發行,並根據黨的會議、活動等重大事件不定期推出特刊。社團還積極舉辦各式各樣的理論宣傳活動,創新途徑,寓教於樂,通過徵文比賽、紅色宣講、名師講座等多渠道培育大學校園紅色文化,增強教育效果。

4.實踐活動的廣泛性、深入性:社團在實踐活動方面的主要形式包括暑期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小組活動等。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社團的一大特色和招牌活動,受到校內外一致好評。例如,社團分赴陝西、河南、新疆等地進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暑期調研實踐活動,社團在調研的同時,創新宣講方式,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理論宣講活動,頗有成效。

四、本案例實施效果的總結

社團成立以來,在理論宣傳和學習以及社會實踐服務方面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理論研究成果

創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獨立創辦社團代表刊物《睿林》,組織徵文比賽和組建建黨90周年宣講團。學習了30餘篇經典原著,年均組織學術講座、報告和交流會20餘次,撰寫思想政治理論研究論文十餘篇。

發表文章(部分):

《西部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程度調研報告》

-發表於《青年科學》十二月刊 作者:李啟超

《農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析》

-發表於《新西部》2015年6月 作者:張若洋 黃翌 李啟超《群眾路線:實現中國夢的生命線》

-發表於《青年與社會》2014年7月上 作者:馬徵

《延安時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驗研究》

-發表於《商》2015.21期 作者:馬徵

《淺談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發表於《西江文藝》2015年6月 作者:凡盼

2.實踐探索成果

成立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和志願服務團隊,多次開展慈善公益活動,多次獲得學校優秀團隊、校級重點實踐服務隊、校級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實踐活動獲陝西省優秀團隊稱號2次,被安康日報、華商報、鹹陽日報、陝西省廣播電視報、西部網等多家媒體報導。

五、本案例的應用推廣價值

在社團平常的學習和工作中,社員們都在不斷地成長,在學習、工作、科技創新、實踐服務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據統計,社團成員入黨率達到80% ;本科生考研率50%,其餘均找到理想的工作;英語四級通過率100% ,英語六級通過率75%;獎學金獲獎率超過90%,社團成員組隊參加的「挑戰杯」系列大賽中,獲得國家獎一次,獲得省級獎四次。

該案例在提高本社員快速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格的「四有」新人之外,具有如下推廣方面:

1.理論學習的推廣

理論學習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工程。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要增加理論學習的學習途徑,以「第一課堂」為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學生黨組織為核心、社會實踐為途徑、信息網絡技術為新載體。同時採取講座、學習報告文件、閱讀相關刊物等方式方法,使社團活動體現多樣性、把握規律性、增強實效性。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理論學習的立體性。

2. 理論宣傳的推廣

依託多媒體平臺,社團自主創建紅桅杆思想政治教育網、註冊官微和微信公眾平臺,建社團QQ群和微信群,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開闢紅色專欄,讓同學們在無形中加強對紅色資源和紅色教育的理解。獨立創辦社團代表刊物《睿林》,在全校範圍內發行,並根據黨的會議、活動等重大事件不定期推出特刊,為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推出的「十八大」特刊等等。刊物創辦以來相繼收錄學生學習心得及學術論文百餘篇,受到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3. 社團管理的推廣

加強社團內部管理,部門設置合理、分工清晰;理論宣傳方式的多樣性,健全網絡宣傳;社團制定社團管理規章制度,並在社團運行過程中嚴格遵循;注重對社團成員的培訓,增強社會服務實踐的專業性,發揮社團的專業優勢。

4. 社團實踐服務方面的推廣

提高社團服務的專業水平,加大社團實踐活動力度,並計劃建立長期社會實踐基地,開展深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幫助社團成員在實踐服務過程中達到助人自助。社團所舉行的活動和社團成員所學專業結合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使得活動的進行更具有專業性、可實施性和實效性。

5. 社團活動支持方面的推廣

社團發展壯大離不開資金支持的持續性、理論學習成果的創新性、社團成員參與的積極性以及理論宣傳平臺的多樣性。社團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多和老師和優秀黨員等溝通交流,爭取在更大的平臺進行社團活動。

6. 社團特色活動的推廣

團課工作進社團,是該案例的一大亮點。社團成員發揮專業優勢,為「青馬工程」輸送理論人才,社員在「青馬工程」的學習中表現突出,二者形成了有效的培養教育合力。這種合力培養模式為新形勢下更好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焦點

  • 全國文明校園巡禮丨西北大學:文明成為校園最美的精神底色
    這就是大學精神的力量,這就是西大精神的滋養,它引領師生始終保持著高遠的追求,在奉獻中傳承愛國精神、傳播校園文明。大學思政課是弘揚紅色文化的「主戰場」,西北大學在思政課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
  •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06年考研複試辦法
    筆試內容 參考書目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國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原著  《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上、下冊)北大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選注 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 年版  外國哲學  現代西方哲學  《現代西方哲學》 韓 震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西北政法大學舉辦「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論」學術研討會
    西部網訊 11月23日,西北政法大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舉辦了「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論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主旨是慶賀趙馥潔先生數十年研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學習、研究、挖掘趙先生豐碩深湛的理論成果,繼承、發揚趙先生開拓的學術領域所凝結的學術特色、所形成的學術風範,使我校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價值哲學特色更加鮮明、成果更加突出。西北政法大學資深教授趙馥潔、副校長王健、陝西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劉學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王宏波等來自國內各高校學者8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又一所985大學,成立哲學學院
    消息,該校於8月31日舉行了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成立儀式。據雙一流高校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15所哲學學科實力較強的大學成立了僅以「哲學」命名的哲學院或哲學學院,除華科之外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南開大學哲學院、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湖北大學哲學學院
  • 西北政法大學2010年各學院介紹
    社會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全面社會學理論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能,並能在各類中外調查公司、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社會與市場調查、社區管理、組織人事等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第二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學術論壇
    11月7日上午,由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協同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研究」暨第二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學術論壇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舉行
  • 情境社會學:一個理論遺珠
    情境社會學:一個理論遺珠 2018年05月02日 06: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杜少臣 字號 所屬學科:社會學關鍵詞:情境社會學;社會研究;生命哲學
  • 西北大學段建軍教授蒞臨西安翻譯學院開展講座(組圖)
    12月1日下午,由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西安翻譯學院承辦的長安講壇精品講座——《人生存在邊緣》在923T教室順利開展。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段建軍應邀擔任主講。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普部主任祝志明,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李志慧及部分師生代表到場聆聽。講座由科研處處長王卓慈主持。  段建軍是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文藝理論》編委、《小說評論》特邀副主編、中國中外文論學會理事、陝西作協理論批評委員會主任。主要涉獵文藝美學、文學批評、中國審美文化史等學術領域。曾獲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陝西省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若干獎項。
  • 西北大學2021年陝西MBA招生簡章
    西北大學2021年陝西MBA招生簡章陝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是1996年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陝政發[1996]34號),學院總部設在西安交通大學,同時在西北大學等高校設教學點。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912年就設立商科,為全國首辦。
  • 課程思政 | 國務學院:學科理論體系、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相結合...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學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已覆蓋所有院系,示範專業已覆蓋所有哲學社會科學院系,並向理工科院系持續延伸。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直面國際局勢 深化思政教育
    首先,學院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探索前沿的思政教育理念,促進先進成果的轉化,努力發揮其在多學科領域的引領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學術底蘊。例如,學院自2017年設立的「國·政大講堂」系列學術講座,每兩周舉辦一次,邀請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及學院的眾多知名學者,圍繞世界政治發展、時下熱點事件等,以學術報告分享觀點,以交流討論促進師生的深層次思考。
  • 陽光學院:構建多維實踐育人體系 提升思政理論教育實效
    近年來,陽光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主動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領域,將其延伸到思政課堂實踐、「第二課堂」和大學生社會實踐等活動中,多維度構建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體系,讓思政課「活起來」,使思政教育取得實效。
  • 理論社會學回應現實關切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成伯清認為,中國社會學研究近年來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從曾經以西方話語為中心走向了更多具有自主性的專門研究,如網絡理論、時空社會學、不確定與風險研究。歸根結底,中國社會學的理論思考要回應中國現實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急切、緊迫的問題。學科自信是學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也是學科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 南開大學馬院:夯實理論基礎,引領思政教學
    一年多以來,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夯實理論基礎、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手段,著力打造具有南開大學特色的思政課程體系,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領思政課程教育教學。
  • 2020年校友會西安市最好大學排名:陝西師範大學居第5名
    2000年以來,在網絡短視頻的帶動下,網紅西安火遍全國,很多不了解西安的人對於西安也有了新的認識,這座深厚歷史文化的魅力之城吸引著無數人蜂擁而至,是一個兼具歷史與現代氣息、並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據數據顯示,西安市目前有7所原211工程大學,是除北京、上海之外,擁有原211工程大學數量最多的城市,是一個高等教育實力雄厚的重鎮。
  • 省僑聯與西北大學共建華僑學院 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昨日,省僑聯與西北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為推進這一協議落地,雙方籤署了共建華僑學院合作協議。省僑聯黨組書記程勉貴、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出席籤約儀式並為華僑學院揭牌。12月19日上午,省僑聯與西北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舉行。省僑聯黨組書記程勉貴與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隨後,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高俊峰與西北大學副校長王堯宇籤署了共建華僑學院合作協議。在籤約儀式上,程勉貴、郭立宏共同為華僑學院揭牌。
  • 廈門大學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屏幕裡,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援鄂醫療隊的6名一線醫務人員和家屬,講述著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故事。  「感動」「自豪」「向他們學習」……討論群裡跳動著大家的感受。「我好幾次紅了眼眶,為他們自請『逆行』的堅決,為他們在一線奮戰的辛苦。我馬上就要踏入社會了,報告教會我要牢記初心使命,在國家需要時迎難而上!」2017級碩士研究生第一黨支部肖寧雙說。
  • 機械動力學院思政辦赴西安交大及西北工大調研學生思政工作
    5月8日至9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顧希垚、研究生思政辦主任郭莉帶隊赴西安高校調研,分別訪問了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及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就大學生就業引導及職業生涯教育、研究生合力育人體系及舉措、研究生學術氛圍營造及學術論壇管理、研究生實驗室及工作室安全管理機制、留學生日常管理及跨文化交流等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和交流
  • 西北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
    附屬醫院9名醫護人員作為陝西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出徵武漢,學校率先在陝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啟動陝西高校第一個新冠病毒防治緊急科研專項,5名教師的戰「疫」微課入選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2門課程入選陝西高校疫情期間本科在線教學典型案例,8名研究生在線講座視頻入選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在線公益講座」優秀視頻,1名博士後獲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新冠疫情防控專項資助,生命科學學院被評為陝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西北政法大學簡介
    西北政法大學坐落於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歷經延安大學、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幹部學校、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西北大學法律系成建制調入,組建西安政法學院,後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