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北京abC 藝術書展結束,但我們明顯還沒有從喜悅裡抽出身來。在為期四天的書展裡,我們見到了無數有態度的出版物和出版組織,他們有的是對地域文化、社會事件的關注,有的是對個體困境、生活現象的思考,都在用最現代的方式表達著對世界的關心與愛。在今天的環境中,單讀從他們身上收穫了靈感和勇氣。明年再見啊abC !
歡迎來到「真實世界」
Archive Books
《普遍與特殊:何為亞洲性?》
Archive Books 是我們在布展當天就注意到的展位。它是一家位於柏林的文化研究與交流平臺,既是書店,也是對外開放的講座、放映、展覽空間。
在這次藝術書展上,它展出了和中間美術館合作出版的最新出版物《普遍與特殊:何為亞洲性?》一書。什麼是亞洲?這本書源自一場以「亞洲性」為主題的演講與對話,探討了如何重新認識「亞洲」 這個歷史範疇,以及人們所忽略的「亞洲」所具有的超越性視角。
▲布展當天
▲展位刊物,圖源@中間美術館
Archive Books 官方網址:http://www.archivebooks.org/
激發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
《GEO 地緣》:在世界邊緣的旅行日記
IFP 成立於2010 年,是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獨立藝術組織和項目空間。它將理論研究和藝術實踐相結合,通過發起並支持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駐地、項目研究、研討會、展覽、工作坊、出版等活動——以探討個體輸出與機構實踐之間更廣泛的可能性。
路過他們的展位,你很難不注意到他們自發創辦的刊物,《GEO 地緣》和《堡壘周刊》,都是對今天這個世界最準確也最激烈的反應。
▲《GEO 地緣:水利別冊》,圖源@abC藝術書展
▲書展實拍圖
激發研究所官方網址:https://www.iprovoke.org/
Same Paper
《Closing Ceremony》:美國的另一面
Same Paper 是一家位於上海的自出版工作室和藝術分享平臺,創辦了國內首家獨立藝術書店Closing Ceremony。 其同名攝影雜誌《Closing Ceremony》的第二期,將主題取名為「Americano」,為今日美國的形象正名。雜誌不以美國的公路、加油站、廣告牌等標誌性圖像為導向,而是著眼於當下美國的階級、性別、政治、消費等不同的話題,將與美國相關的攝影作品和評論文章相結合,呈現出最當代的美國畫像。
▲《Closing Ceremony》的內頁,圖源@SamePaper
▲現場海報牆
我們是誰?什麼是美?
MISSIONARY Magazine /《傳教士》
真實的美
這本在書展中大出風頭的攝影集,是由DaddyGreen BASEMENT 出品的獨立出版物,一本關注LGBTQ+ 少數群體生活的刊物。這本200 頁的攝影集,以「APPEARANCE」為主題,用圖像的形式表達了是這個時代下不同的人們對於外貌的真實情緒——焦慮、恐懼、孤獨、不羈和勇敢,打破在外部壓力和「自我形象」碰撞下產出的對美的常規定義。
▲圖源@什原
GAGARIN
藝術創作者的自述
藝術家應當如何進行藝術寫作?GAGARIN(《加加林》)正是一本書寫藝術家自己聲音的開創性期刊。它創立於2000 年,致力於整理、出版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特別撰寫和從未發表的文章。自2017 年初,創辦者Wilfried Huet 先生將21 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有關當代藝術創作的一手資料收集進GAGARIN COLLECTION BOX 2000-2016 中。
在本屆abC 北京藝術書展中,Wilfried Huet 帶來了全套33 本期刊,並在現場講述了《加加林》的創刊歷程,放映了相關記錄短片,探討了藝術寫作的內在價值。
▲GAGARIN COLLECTION BOX,圖源GAGARIN 官網
▲創辦者Wilfried Huet 在現場,圖源@abC藝術書展
GAGARIN 官方網址:https://www.gagarin.be/
「不一樣的女孩在一起」
Grrrl power
什麼是不一樣的女孩?這個來自倫敦的Grrrl Zine Fair 所呈現的關注單元,關注著世界各地女性、非二元性別者、LGBTQ+群體的聲音。Grrrl Zine Fair 的創辦者Lu Williams 是一名現生活在倫敦的酷兒藝術家,她的作品多跨界於裝置、印刷品、雕塑和行為。
其獨立出版物Grrrl In Print 亦是一本以女權為主題公開徵集的合作Zine,首發於2016 年,至今已出版三期。在每一期Zine 裡,Lu Williams 不止於對藝術從業者故事的徵集,她向社會各個階層的女性徵集圖片和文字,在相同主題下延展出更多的內容。
▲創辦者Lu Williams 在展區前,圖源@abC藝術書展
Grrrl Zine Fair 官方網址:https://www.grrrlzinefair.com/
離你最近的生活藝術
考現學出版同好桌
這是一個基於「考現學」的工作方式而臨時結成的組織,其創作者多具備建築/城市學科的相關背景,他們自發地從細部觀察,運用考現學的方式記錄著當代中國急劇變化中的城鄉面貌。
▲建築師李涵與金秋野在北京建築大學進行了「零度」城市研究教學實驗,筱原一男曾說「民居是蘑菇」,教學的出版物《胡同蘑菇》包含兩篇文章、多幅學生做的模型照片,用建築專業的方法解讀胡同經過長時間「長」成的生態,這些房子可能是最不專業、最差的設計,但也不乏大師級的建築語言。圖源及圖注@abC藝術書展
▲羅森主編的《花家地2014-2017》,是基於中央美院ARCHVOE 雜誌社團在2017 年出版的《花家地:一個回溯性宣言》重新編撰的自出版物,集中考現了北京花家地社區自90年代以來各種自主建造的「蔓生長城市景觀(installation)」。圖源及圖注@abC藝術書展
笑屁Fart-Jokes
試問,誰能抵擋住金正恩的深情凝視?
Fart-Jokes 是由幾位剛畢業的年輕朋友創立的藝術廠牌。參與者或是從事藝術,或是在藝術的周圍遊蕩,又或許是純粹的素人,藉由Fart-Jokes 這個平臺把自己的想法、作品向大家展現出來。以最戲謔的名字來包裝嚴肅的藝術。
▲面相& Resume of CIRCLE
▲Body Exhibition,圖源@Fart-Jokes
▲現場主館一角
吃的ReallyWant
由兩位年輕人創辦,積極鼓弄著有關老百姓日常飲食的獨立雜誌,它志在透過食物,研究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想吃什麼,為什麼。目前兩位出版人已推出4 本Zine,1 本攝影畫冊,曾組織過「餃子大樓」等有趣的線下活動,最新進行的項目是跟老年人有關的「老好使」。
▲ReallyWant 的最新刊《老好使》,圖源@吃的ReallyWant
笑奶奶MUTTA
動物能表達你的情緒嗎?MUTTA 是生活於北京的獨立藝術家,她的創作與貓息息相關,目前正在嘗試以貓為載體表達自己多元化的情緒。
▲MUTTA 和她繪畫的《貓》,圖源@MUTTA笑奶奶
關於abC 藝術書展
abC(art book in China)藝術書展始於2015 年,始終致力於推廣中國本土藝術家書和自主出版物,並積極引入全球優秀的出版人和機構建立深度對話。作為國內最具專業性的藝術家書展覽與國際性的自主出版博覽會,每年吸引出版類同行、媒體及觀眾數逾萬人,在藝術、設計和出版領域逐步建立起獨特的影響力。
自2018 年起,abC 發起非營利項目ABCA(Art Book in China Archive)中國藝術出版文獻庫,收集並歸檔傑出藝術創作者和獨立出版人的藝術出版物,梳理中國藝術出版的發展歷程,薈集正在發生的前沿實踐,協助並發起針對該領域的學術研究。作為abC 的長期計劃,ABCA 將面向有志加入的研究者與機構開放。期待與您共同建立並持續豐富ABCA 中國藝術出版文獻庫。
▲單讀大保健與您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