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行業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你雞蛋四枚1.99元,我就敢雞蛋四枚0.99元,更不計成本的「1分錢買500克水果」、「1分錢買600克青菜」……這樣的價格比拼瀰漫的硝煙遍布戰場每一個角落。可以說,社區團購行業,正經經歷著中國網際網路二十多年發展中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隨著網際網路巨頭的陸續進入,都不約而同地在社區團購生鮮領域展開了補貼大戰,各種補貼可以說是完全不計後果的。可見對於這樣大力度的補貼,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早就做好了心理和「火藥」的準備。
滴滴CEO程維,在剛入局社區團購不久,就曾在全員會上宣布「橙心優選」發展計劃時就放言:投入不計上限,力爭市場第一,要與早期入局社區團購的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一爭高下。
各大巨頭不約而同,集中火力,收割用戶,收割一次就會是你的永久客戶了嗎?
從目前社區團購的發展來看,一二線城市環境不友好,而三四線城市甚至地級市則更受青睞。為什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沒有社區團購,或是規模很小呢,難道是一線城市的廣大人民不配享受這項服務嗎?
我們知道,社區團購一般是頭天下單,第二天中午平臺會送到小區所在的自提點,由客戶自提。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大人民,用戶早已經被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慣壞了,到小區自提點親自下樓去拿貨,大部分用戶都已接受不了了。目前,在各大一線城市30分鐘極速送貨上門的服務已經做得風生水起,你讓客戶等一天,還要上樓自己取貨,這已是落後的服務體驗了。
社區團購的下沉不是沒有道理的。跟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結構更為簡單,更適合社區團購的發展。而下沉市場則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未來的續命通道,社區團購可能不是唯一的捷徑,但現在卻是最佳的道路。這是一場已經被所有網際網路大公司用數據論證過的戰爭,未來的電商存量,全部在這裡。
十薈團的陳郢近期就表示,社區團購把傳統電商的供應鏈,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進行再造和變革。如果我們有信心,整個電商行業和整個線下零售行業,或者說,整個中國的消費品市場(除房和車等固定資產性大額消費投入之外),都是我們的市場疆域——這是一個35萬億元的市場。
這個35萬億元的市場,主戰場卻是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甚至包括縣城,鄉鎮。得屌絲者得天下,這句話用在這場戰爭,再貼切不過了。
下沉市場的廣大人民,這是一群有著巨大消費能力的群體。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更加看重性價比和剛需產品,在這個市場,不需要扯什麼品牌,這裡的用戶只在意性價比和薅羊毛,品牌忠誠度是很差的,也就是說這些用戶目前對興盛優選、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各家的忠誠度都不會太高,因為這些人很在意性價比,誰能提供更好的性價比,用戶就會偏向誰。
所以現在的巨頭不要迷戀一時暴增的用戶,也不要迷失在依靠補貼就能搶到最終客戶的幻影中,有長期提供性價比最高,服務最好的公司才是最後的勝利者。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那就要在供應鏈上下功夫。社區團購的供應鏈應該這樣做,各大巨頭,你迷失方向了嗎?
社區團購從根本上說,就是預售。賣家和買家不會見面,現在的平臺賣的是幾張圖片和文字,有的還有小視頻。而買家的預期就是看你圖片文字或視頻而有了一個預期,而這個預期和真實物品的匹配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
只要是做過生鮮電商的,無不為農產品的非標準化大傷腦筋,非標準化損害用戶的體驗,降低了運營效率,加劇了客戶的流失,實在是無一是處。生鮮產品的質量標準、包裝標準都需要有巨大的進步。
可以說標準好是未來生鮮的必然趨勢,無標準化生鮮體驗不好,社區團購必死,解決生鮮產品的標準化和其它諸多問題,才能讓社區團購騰飛。
所以社區團購的玩家,不能要以為靠一時的補貼把用戶吸引來就成功了,只有深入供應產品產地深處,積極參與本地供應商的改造,這才是保證產品質量,保證用戶體驗,保持產品性價比的王道。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了,這是個長期工程,但也是必須啃下來的硬骨頭。
在硬骨頭中,也有軟骨,也有脆骨。應該怎麼著手呢,請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