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近年來,為了給孩子成長提供助力,不少家長紛紛選擇為孩子購買各種兒童保健食品。一些不法企業、商家抓住家長的這種心理,趁機以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手法騙取家長的錢財。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亟待整頓。

  保健品,由於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質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時,少年兒童各功能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此時不加分辨地濫用各種保健品,結果往往是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例如,9歲男孩浩浩因過量補鋅導致胸部發育,6歲林林因過度補鈣引發尿路感染,等等。對此有家長坦言,「不用心動,用了心痛」。

  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的背後是家長對孩子成長的焦慮,這種焦慮為各種號稱「神藥」的兒童保健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清除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不讓保健品成為「坑娃貨」,需要家長們增強科學意識,培樹正確的「育兒觀」。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及時清理「有毒」「神化」的兒童保健品。如此標本兼治,才能有效淨化兒童保健品市場,更好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護航。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兒童保健品市場亂象如何治?
    來源:廣州日報近年來,為了給孩子在身高、智力、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不少家長將各種兒童保健品送進孩子口中。然而,一些不法企業、商家也正是抓住了家長的急切心理,以非法添加、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各種手法騙取消費者的錢財,致使兒童保健品市場出現各種亂象。
  • 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新華社長沙7月2日電 題: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新華社記者帥才、董小紅、梁軍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
  • 自貢: 重拳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
    自貢: 重拳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 2020-12-24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科技眼罩、針灸按摩……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
    新華社長沙7月2日電 題:近視「治癒系」騙局多 眼鏡店「瞎處方」危害大——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調查新華社記者帥才、董小紅、梁軍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
  • 兒童近視治療亂象亟待整治
    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違規兜售保健品……有媒體近日調查發現,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叢生,近視「治癒系」騙局多,亟待加強整治和規範。面對近視治療市場中存在的亂象,相關專家的提示當引起警醒,所謂能治療近視的高科技眼鏡,不過是商家自我炒作。這也就意味著,家長一旦聽信商家的無底線宣傳,不惜花高價嘗試,非但對孩子視力恢復沒有好處,更有可能加重孩子眼疾。比如,有的孩子就因為嘗試所謂「高科技眼罩」配合獨家中藥治療近視,非但視力沒有改善,眼睛周圍還患上了過敏性皮炎。
  • 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助長保健品市場亂象
    據了解,近年來保健食品市場亂象整治力度持續加大,但是虛假廣告、誇大宣傳、消費欺詐等問題仍然屢禁不止。專家認為,必須明確保健品的法律定位,加快完善保健食品監管的配套規章制度。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2227億元,同比增長18.5%,預計2021年有望達到3307億元。另據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保健市場規模達2667.4億美元,我國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美國(佔比29.1%)的第二大保健品市場,佔比為21.8%。
  • WSET國內葡萄酒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但是,這個看似紅火的培訓市場實則亂象叢生。亂象一仿冒專業機構 全無認證資質葡萄酒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並非科班出身,非常想通過某種方式來加深對葡萄酒的了解。目前國內基於這種目的開設的培訓班不在少數。培訓形式主要是通過培訓+考試的方式獲得某種認證,或是以推廣葡萄酒文化為目的而設立的短期培訓。
  • 記者調查兒童近視治療亂象
    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違規兜售保健品……記者調查發現,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叢生,近視「治癒系」騙局多,亟待加強整治力度。執法人員現場查處發現,位於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的「大光明眼鏡店」無食品許可證,卻公開售賣「藍莓葉黃素酯片」「葉黃素酯軟糖」等視力保健品,銷售人員還給近視患兒開「處方」,違規推銷保健品。「眼鏡店不具備從事醫療診治的資格,不能出具處方,聲稱可以矯正兒童視力的眼鏡店均涉嫌虛假宣傳。
  • 「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黑診所」、「黑醫生」、假貨充斥 玻尿酸醫美行業亟待整頓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提高和對美容觀念的改變,醫美市場進入了高增速階段。而其中注射類輕醫美因見效快、安全性高、價格選擇範圍廣成為美容消費者的首選。
  • 老人用品市場亂象叢生 如何讓「銀髮」不受傷?
    在市區南壇居住的古稀老人張先生同樣也有煩惱,在南壇,雖然老年用品店較多,但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往往不知如何選擇,只好聽信銷售人員的介紹,有時買的保健品根本沒有作用。重陽節前夕,記者走訪惠州老年用品市場發現,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銀髮經濟」吸引了越來越多商家前來淘金,在南壇等老城區集聚了不少老年用品店,然而市場魚龍混雜,有一些商家為謀求暴利,銷售「三無」產品。
  • 黑中介的天堂,亂象叢生的租房APP
    O2O的興起讓市場需求發生了轉變,垂直便捷的租房APP應運而生,意圖改變亂象叢生的傳統租房市場。但是市場上種類繁多的租房APP中大部分都是中介的入駐,租房APP良莠不齊的現狀,讓意圖顛覆傳統之路的租房APP增加了很多變數。
  • 保健品不治病虛假宣傳,央視:市場亂象的「病」得治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屢屢曝出各種「坑老」的負面消息。一些不良企業往往用小恩小惠吸引老年人參加活動,再通過所謂健康講座等形式誇大療效虛假宣傳,來兜售保健品,各種套路層出不窮,很多老年人上了當還蒙在鼓裡。而由於這類案件難於取證,不良企業卻往往能輕鬆逃避法律的監管和制裁。
  • 保健品市場亂象如何根治?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價格雖然以市場調節為主,但政府也應給予關注,進行有效的調控和管理。保健品銷售單位,必須按規定明碼標價。」冷全說,應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制定保健品行業標準體系,用法律手段來約束保健品生產經營者;各級監管部門要明確監管責任,對保健品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頓,使其規範化、正規化、標準化。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揭露保健品黑幕,防範老年人上當受騙。
  • 權健束昱輝服法 保健品傳銷亂象還需根治
    從狹義的角度看,在司法領域,隨著束昱輝當庭認罪伏法,權健案到了一個終結的節點;但從廣義的角度看,在市場領域、監管領域、維權領域,對權健案的處置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保健品不是藥品,更不是「神藥」,是基本常識,但這麼多年來,權健保健品卻被吹成了「神藥」,坑騙了很多家庭,耽誤了不少患者治病,可謂劣跡斑斑,罪孽深重。
  • 早教市場亂象叢生:機構名目繁多 師資真假難辨
    早教市場很火。《中國早教藍皮書》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上海市質量協會用戶評價中心發布的《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有57.1%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幼兒園以外的早教課程。其中,0至3周歲幼兒有39.9%參加過早教課程,4至6周歲孩子有73.5%參加過。59.3%的孩子至少報了2門課程,孩子每周上課時間平均超過2小時。
  • 台州整治保健品亂象 查處違法案件101起
    保健品市場亂象暨百日執法行動。台州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林莉說道,在近年保健品虛假銷售中,商家改變「打一槍換一炮」欺詐策略,而使用   針對保健品亂象,台州各級市場監管局堅持 「查處一起、嚴懲一起、震懾一片、保護一片」理念,從嚴從快從重治理,並在多年的整治經驗基礎上,探索建立「群策群力和社會共治」長效
  • 千億保健品市場,這次瞄準了兒童:「我花20000元,買來孩子性早熟」
    中國如今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307億元,而從細分數據來看,國內兒童保健品的需求正呈井噴之勢。從2011年到2017年,兒童保健品市場規模由279.4億元漲至425.7億元;2018年,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院發現,兒童類保健品產品銷售金額一年內增長34%,且達到20%以上的超高溢價,未來還將以14%的滲透率逐年上升。不可多得的藍海下,保健品操盤手們早已蠢蠢欲動,悄然將目標瞄準了兒童群體,圈錢從娃娃抓起。
  • 千億保健品市場,這次瞄準了兒童:「我花20000元,買來孩子性早熟」
    悔不當初的李女士此後加入了相關公益組織,以自身血淋淋的教訓,呼籲重視兒童保健品市場監管,才發現問題遠比想像中嚴峻。能長高、能補腦、能健體……抱著「不能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家長們對這類產品往往照單全收,毫無抵抗力。
  • 警惕二手潮鞋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限量版名牌球鞋的暴利在市場掀起了一股「炒鞋」「買鞋」熱潮,但假貨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同時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更是亂象叢生。據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投訴數據顯示,有關二手潮鞋鑑定交易投訴的熱點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網絡售假、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六個方面。
  • 深度解密—成都長租公寓市場亂象叢生 誰來力挽狂瀾?
    深度解密—成都長租公寓市場亂象叢生 誰來力挽狂瀾?成都長租公寓市場看似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但近兩年來因為市場缺乏有效管制,長租公寓也被貼上了「暴雷、跑路、坑業主、坑房客、租金貸、甲醛門」等標籤。長租公寓的亂象並不是因為地域問題,而是因為整個市場環境的惡化引起的連鎖效應。「長租公寓暴雷」這個詞很多人還不太理解,但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P2P,富人玩信託窮人玩P2P,或者那些業績造假的上市公司就沒有什麼雷是不能爆的、不許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