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站在貧窮線的日本人並不是少數。貧窮,讓他們只能活在當下
在日本研究所念了兩年畢業,卻是在國際學校用英文授課;畢業後,連日語自我介紹都講不了;不是特殊專業,又是文科畢業... ...就是這樣的我,在碩士第二年,開始面對了為時一年半的找工作漫漫長路。
說明會、面試總共去了上百次,被幾間想進的公司在終面拒絕後萬念俱灰。當時的我焦慮得毫無理智、怨天尤人,邊哭邊想為什麼大家都不要我... ...
瘋狂註冊了20個就職網站,每天收一兩百封職缺信息,每天毫無過濾的投出20多份履歷... ...當時我的想法只剩下:只要一有面試的機會,不管是什麼產業我都願意嘗試。
求職心切,誤入黑心公司
日本有許多小獵頭公司,而那次找我的獵頭公司,把求人信息保密到家,就連最基本的薪資都不願意透露,中介卻不斷誇獎這間公司工作氣氛非常好,員工都很開心。
儘管知道這間公司有詐,但那時的我只想快點開始工作。因為日語不好而無法追問詳細狀況,中介裝傻帶過一些重要信息,並在一天內打了5次電話催促我籤約。
我在急迫下決定籤約了這家公司,入職5天後才知道我那可憐的薪資數,甚至禮拜六也需要上班。公司在住處一個半小時車程外的鄉下,在這裡任職期間,我經歷了人生中另一段黑暗期... ...
惡質的社長與公司
進公司前,我住在新宿區。同學之間隨口邀約的午餐都是1500日幣起跳,日本人朋友則多數是海歸子女,講著母語口音的英文,聊著過往海外居住的經驗。
那時的我,常常無意識忽略掉新宿車站旁晚上11點擺起紙箱、準備休息的流浪漢。後來我才明白,在日本就學時期我所接觸到的人,都是日本社會中經濟較上層的那群人... ...
我所進的黑心公司是個小公司。公司雖小,社長卻「志向遠大」地在幾個不同個地點開了辦公室,然而資金趕不上社長擴店的野心,辦公室都極為簡陋。
舉個例子,記得當初我用的illustrator版本為2002年版,自學的我在網絡上甚至找不到相關的教學資料。
為了節省成本,公司不願意花錢請設計公司,每個產品的簡易排版都希望自己來。公司僅一位女孩懂得如何使用illustrator和photoshop,所以就讓她就負責所有的產品設計... ...
公司沒有任何自有系統,所有的訂單及報表全都在excel上。電腦對公司員工就像打字機一樣——只是讓字體顯示在屏幕上的工具。
因為日本傳統男性是不做家務的,所以公司的打掃基本都是女性在做(是的你沒看錯)。而社長則「租了貧民窟辦公室卻想要六本木的光鮮」,每每走進辦公室,除了炫耀自己去了歐洲旅遊,剩下的就是罵大家打掃不認真... ...
在同事身上驚見貧窮人生
公司其他員工只會對社長唯唯諾諾,而對我這個氣場強大、敢回嗆的外國人也是唯唯諾諾。公司員工薪水不高,在我為自己的薪水感到沮喪和不堪時,驚訝地發現:他們領的薪水平均比我還要少3-6萬日幣。
因為公司附近實在沒什麼餐廳,我們總是自帶便當。我同事們的便當,大多是兩顆連海苔都沒有的白飯,或是一碗白飯上撒了一點柴魚粉;比較好一些的,會天天買不同口味的泡麵... ...
看著我同事們開心的啃著白飯,我常常悲從中來。我並非看不起同事,而是對於自己都讀到碩士,卻還要跟日本的貧窮階層過著相同的生活感到荒謬。我經常自問,為何不乾脆回國隨便找份工作呢?
有天同事來上班,很高興的說著她周末跟媽媽去京都玩,人生第一次去京都,很高興!我很訝異他們那種喜出望外的表情。其他同事也大多如此,不常旅行,生活追得他們汲汲營營,別說提升自己換工作了,每天為了多拿個1000元日幣都會陷入惡性加班。
一個同事常說「我回家就在床上看看書,跟狗狗玩,然後就睡了」。30歲的她,人生沒有想過還可以去哪、還有哪些可能性,我覺得這令人非常悲哀。
他們沒有選擇
當時的我也陷在那個泥沼裡,每天長時間的滿員電車通勤,星期六也要上班... ...我總想著要轉職,但到家後,光是要把履歷寫完整的力氣都不剩。也因為工時太長,面試時間安排不易,轉職活動持續了好一陣子。
我的日語雖然不好,在履歷還是比同事好多了。許多日本職場人電腦技能差、英文不夠好。我還能靠著語言、電腦文書能力,幫自己爭取機會逃離地獄。
所以我有退路,他們卻沒有。
有次在教一位同事處理一些表格,她大約30歲,卻為了在Word上填寫自己的名字,在鍵盤前猶豫了4分鐘... ...我看了覺得難過,這種到了30歲,卻不敢去想下一步的生活的人,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等著身體也老去。
跟同事們聊天,有時我會問他們為什麼不轉職。一個同事說,當媽媽要換工作不容易呀,面試一聽到有孩子就會直接刷掉,帶著孩子是無法配合加班的,只能等孩子大一點再想著轉職了。
諷刺的是,日本政府拼命的想要提高生育率,卻對女性和媽媽有諸多不友善之處。這位媽媽的月薪扣稅後是14萬日幣,在高消費的日本,是不太夠用的。這位媽媽同事接著說,希望以後小孩不要跟她說想念大學,自己存不了那麼多錢... ...
對談之間,我像發現了新世界一樣,真實感覺到了「延續貧窮」這件事。
回想起當時的同事,我們能聊的話題不多,大家下班後並沒有活動,因為既沒時間也沒錢。經年累月下來,世界小了很多,像是寄居蟹一樣,只能看到死貝類殼內的世界。
貧窮,讓人只能活在當下
然而,這些站在貧窮線的日本人,在社會中並不是少數。
據統計,2016年日本年收在300萬日幣以下的人,佔了快40%。而300萬日幣在首都圈,大概是能剛好讓一個人在正常狀況下,有地方住有東西吃,衣食住行花銷後剛好花光。
△22:00,東京某棟商務樓依舊燈火通明
而年收在300萬元以下的女性,佔全體女性的47%。若在未婚或單親的狀態下,這將近一半的女性人口,都是只能活在當下的狀態。
在經過一段時間,我終於成功轉職。相較之下,許多在日中國人的工作能力都不錯,也擁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貧窮或許是最可怕的狀態。它會腐蝕你的內心,讓產生對外界新事物的恐懼,漸漸的你眼前只會有絕望——因為你身邊只有那群和你一樣絕望和麻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