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反映貴州脫貧攻堅的電視連續劇《花繁葉茂》正在央視一臺黃金檔熱播,在黔東大地引起了強烈反響,無論朋友聚會、親人擺談,還是同事之間閒聊,無不談及這部電視劇,爭相細數劇中許多可圈可點的感人細節。
我由於平日工作較忙,極少觀看電視劇,一天,被人們的討論吸引,也開始在網上收看。哪知一看就欲罷不能。我是一個心急之人,用兩天的業餘時間,廢寢忘食,一集接著一集,一口氣看到了17集。那兩天,我隨著劇情而焦急、揪心、氣憤與擔憂,不時也會捧腹大笑。可播到18、19、20集時,由於更新太慢,隱隱有些急迫與不安,整日牽牽戀戀,有種追劇的焦急心情。
真實、生動、接地氣
該劇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劇情真實,情感真摯,感人至深,催人向上。作為反映時代主旋律的電視劇,能產生如此效果,實屬不易。究其原因,主要是編劇歐陽黔森主席對當下農村現狀的熟悉,對廣大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對基層幹部有著深切理解,從而塑造出了唐萬財、石曉峰、何老么、歐陽採薇、潘梅、李小翠、趙子奇、馬老三等眾多身份貼切,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再現了當代廣大農村群眾的思想情感和基層幹部的艱辛與不易。雖然有辛酸,有汗水,有困惑,有苦惱,但更多的是收穫與希望。
該劇充分展示了黨和國家對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決心和信心;展示了各級廣大幹部一心為民的情懷;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勤勞與智慧的優良品質。
就唐萬財而言,他既有率領全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無私奉獻精神,又有固執、虛榮等特點,正如劇中鄉黨委書記石曉峰所言:「面帶豬相,心中明亮。」還有何老么,他忠誠、憨實,卻又缺乏獨立精神,在基層組織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村級組織中的粘合。
如果創作者對當下村組幹部沒有深透的了解,絕對塑造不出如此鮮活貼切的村幹部形象。
衝突不斷,跌宕起伏
該劇之所以抓人,除了生動的人物形象,另一個原因就是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矛盾衝突接連不斷。
該劇一開始就以歐陽採薇、趙子奇,王隆學三個下派的第一書記為線索,以花茂村「三改」和土地流轉、產業園建設、鄉村旅遊發展為主線,以紙房村和大地方村的煤礦開採的安全隱患和拖欠工人工資、養蜂和花椒種植等各種矛盾為附線,不時還穿插著唐萬財與潘梅、歐陽採薇與趙子奇、 鄭宇成之間的感情糾葛,使全劇矛盾衝突不斷,看點頻現。
作為主旋律作品,該劇並沒有空泛說教和人物形象的假大空,而是以細緻入微的體貼與關懷,寫出了人心人性,寫出了人情冷暖,使主題在情與理中不斷深化。由於該劇中的矛盾合情合理,撥動人心,讓觀眾感同身受,從內心理解當下的脫貧攻堅的艱巨性和必要性,引導觀眾對脫貧攻堅這一偉大事業從理性上認可、從感情上支持、從行動上參與,從而達到文藝作品的宣傳和教育的作用。
總之,該劇是編劇歐陽黔森對貴州大地和脫貧攻堅的深切關注和深情書寫的又一部重要作品;是貼近現實、貼近時代、貼近人民、催人奮進的主旋律作品;是與《偉大的轉折》《奢香夫人》《二十四道拐》等優秀電視劇一脈相承、集思想和觀賞性為一體的精品力作。
文/晏武芳
文字編輯/邱奕
視覺編輯/趙相康
編審/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