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去十年,堪稱是中國樓市投資的「黃金時代」,因為只要買對了房,就算是躺著房子也能憑空升值。眼光獨到,運氣好的房價10年漲10倍都不是稀奇事。有人十年前買房只花了50萬,十年以後,搖身一變就成了坐擁幾百萬資產的富翁!2021年買房,等於「躺著賺錢」還是「賠本買賣」?專家一句話道破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也就是說,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兩口子要同時撫養四個老人,一個小孩,如果沒人看孩子的話,夫妻雙方只有一個人工作養家,這無疑加劇了年輕人口的負擔。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人口常年流入,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土地供需是「失衡」的,即人口多,待開發建設土地少,剛需群體巨大,不缺「接盤者」。而短期恰恰又有了「降利率」、「低首付」之類的政策,那房價上漲的動力自然會比較足,出手買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雖然,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以來,全國房價漲幅逐年開始收縮,一些城市房價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但是,依然有很大部分人房子作為最佳投資品。一般來說,一套上海的房子每年的折舊成本約為3-5%,所以折舊成本約為4%。統籌考慮上述兩項成本,意味著購房者購買的房子如果房價年漲幅達不到9%,便處於虧損狀態。
如果手上的房子越多,那麼資產縮水也可能就越多。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會這樣,未來在一線城市和主要二線城市,可能房子依然有前進的動力,但是一般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如果房價漲幅不能與購買力縮水對衝,那實際上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