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青春期,家長該做什麼?不是關注學習!很多人忽視了關鍵點

2020-12-25 慕容老師談教育

在與家長溝通、交流時,經常跟他們提這麼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還是身心健康更重要?毫無例外,所有家長都選擇後者。可每個來諮詢的家長,其原因幾乎千篇一律,親子矛盾、衝突都起源於考試成績。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不是面臨只有50%普高升學率的中考,就是面臨決定一生命運的高考,都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父母眼裡折騰不起更輸不起;而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春期孩子來說,相比考試成績,考好大學等,都遠不及眼下的自我、獨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之所以焦慮、著急,與青春期孩子的關係發展到刀光劍影的地步,就是當孩子的成績和健康擺在面前要做二選一的選擇時,家長往往很貪心地兩個都想要,把自己的初衷拋到了九霄雲外。

有家長感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沒有青春期?同樣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為什麼別人的親子關係能相處得和諧、親密,而自己家的卻搞得雞飛狗跳、水火不容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的青春期主要特徵。

1.自我意識強烈

何謂自我意識?就是個體對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意識,包括自我觀念、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監督和自我調節。青春期的孩子更注重自我體驗,所以會有不管不顧的衝動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偏執。

2.獨立意識強烈

孩子正處青春期,本來就是個懵懵懂懂的年紀,可偏偏在強烈的獨立意識支配下,幾乎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地爭取自個兒的事情自個兒做主,不希望父母幹涉、參與、支配。如果家長還不放手的話,很易激起青春期孩子反抗,甚至叛逆。

3.自尊心強烈

如果家長還以不屑的語氣跟青春期孩子溝通:嘁,你個毛頭孩子懂什麼?我想十之八九的孩子聽到後會惱羞成怒,要麼情緒很激動地回懟,要麼甩下一句「懶得理你」後,把房間門「砰」的一聲關上,自個兒躲在裡面生悶氣。青春期孩子除了內心敏感外,還有就是自尊心空前絕後的強烈,希望得到家長的尊重。

那麼,孩子的青春期,家長能做什麼呢?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心理、身體上的變化會引起內心焦慮外,還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沉重的升學壓力,會使得原本美好的花季雨季過得酸甜苦辣混合成各種滋味,除了少數學霸的日子過得輕鬆愉快外,更多的青春期孩子會因為成績不理想,時而狂風暴雨,時而風平日麗。

父母不能幫助孩子完成作業,也不能替代老師傳授知識,更不能因為成績不好而大動肝火指責孩子。而是與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陪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周末帶著出去運動,例如涉足、打球、遊泳、爬山等。不僅鍛鍊身體,還做到一張一弛提高學習效率,更主要的是加強親子溝通,建立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要相信,孩子的心情越好,學習越輕鬆;如果孩子心情越煩躁,情緒越低落,學習越不在狀態,考試成績就會越差,甚至會出現抑鬱症。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如今青春期孩子犯抑鬱症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做為父母,首先要做的也是重點要做的就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

如今孩子所處的環境,學習競爭非常激烈。青春期出問題的孩子中,很多是學習的失敗者,父母要幫助孩子尋找一條出路。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打開一扇窗,如果孩子確實不擅長學習,那麼就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做自己喜愛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信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也會有一番作為。

相關焦點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青春期是什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揚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指導,益智教育基金會、邗江區教育局、立智微教育主辦,廣陵區教育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協辦的「2020年家庭教育年度公益講座的活動」聚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話題,主講嘉賓王玉新在會議中心階梯教室為200多位家長做了《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讀懂青春期孩子,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的專題講座
  •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追星了,家長該怎麼做?
    沉迷愛豆耽誤學習,放學回家就手機不離手,隨時都要刷到偶像的第一資訊,孩子們聊天也經常是一些娛樂八卦新聞...嘴裡時常還會出現什麼私生飯,死粉,黑粉等詞語,這些作為家長你都了解是什麼意思嗎?面對孩子「追星」大多數父母也心存擔憂,怕孩子耽誤時間而影響了學習,也擔憂「追星」會給孩子的價值觀形成帶來不良影響,擔心他們整天幻想著成為大明星而不努力學習。那麼為什麼孩子那麼熱衷於追星?因為追星影響了學習怎麼辦?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
  • 孩子「青春期」的3個重要節點,家長別忽視,否則影響娃的一生
    他覺得自己在孩子上初中的這兩年迅速老了十歲。自從他兒子進入初中以後,開始變得叛逆,在學校裡欺負同學,不好好學習,自己越管他越叛逆,讓他很是無奈。生活中很多家長有相似的心路歷程,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他們仿佛變了一個人,與他們相處的時候,不管自己說什麼,他們都不在意,如果說的多了,他們還會反駁自己。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 家長要做的8件事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
  • 初三女孩墜樓,教授呼籲關注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老師家長怎麼做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精神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都在增加。此案中該女生墜樓前應該處於抑鬱的情緒和狀態,這也是青春期容易抑鬱、多疑和胡思亂想的心理特徵。呼籲社會、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到底發生了什麼?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
    性意識的覺醒——需要家長特別關注什麼是青春期,就是性發育期。心理學的定義是能夠生育後代的生理變化及完成。這個過程,有人說是人心理最危險的時期。人初次出現不良行為的高峰年齡點在哪?12歲開始逃學,15歲是高峰期。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
  • 讓家長讀懂孩子的青春期——讀《解碼青春期》有感
    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 葛小輝 最近剛剛看完一本書,覺得受益匪淺,如果您的孩子正好也處於青春期,或者將要面臨青春期,那麼我向大家推薦的這本《解碼青春期》,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且特殊的時期。如何和這一階段的孩子溝通?怎樣建立相互信任、尊重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家長又該怎麼做?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精選
    作者 | 劉純婷1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叛逆,就是家庭矛盾的開端。我覺得這是個誤會。這個誤會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誤會矛盾是從青春開始的,一般來說,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戰爭早就開始了,只不過在之前的戰爭中,孩子總是那個輸的人。
  • 焦慮的青春期孩子家長一定要讀讀《被忽視的孩子》
    那為什麼情感忽視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講很重要呢?首先它是微妙不可見的,就是可能照顧得很好的一對家長,對孩子照顧得很好,但是他會出現情感忽視的現象。所以,如果你不了解什麼是情感忽視,你都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對還是不對。第二個就是如果有過被情感忽視經歷的這些孩子,一旦造成了心理的創傷,他的痛苦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 孩子到青春期了,一直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的「沉迷網路遊戲」「和叛逆不聽話」讓家長常常在「暴走」的邊緣。每天上完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面前的一片狼藉讓人對生活產生質疑,最終還是繼續去和孩子講道理,去督促他學習,可是他們不夠理解家長的苦心,只會覺得家長很嘮叨很煩人,理解不了自己的爸媽為何會如此的嘮叨。
  •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面對孩子這些變化,家長該如何調整呢?
    現在很多家長稱孩子為神獸,把孩子開學稱之為神獸出籠。哈哈,能理解這部分家長,哄孩子確實是個勞心勞力的活。孩子小時候頂多哭哭鬧鬧,沒有太過分的情況,都還好處理。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有些輕微的不礙事兒。有部分青春期孩子不是簡單的哭鬧,是喜怒無常,甚至無理取鬧。這種情況就沒那麼容易處理了。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出現這樣一些評判,有人說這是人心理最危險的時期。人初次出現不良行為的高峰年齡點在哪?12歲開始逃學了,15歲是高峰期。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快來看看小編為您進行的摘錄與整理吧,聽李玫瑾教授都談到了什麼。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齡進行階段劃分的話,18歲之內,心理年齡可以劃分為很多個時期。時期越多意味著變化越多,也就意味著可塑性越強。那麼,18歲內,哪個階段變化最多呢?
  •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家長你真的用對方法了嗎?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心裡話呢?有如下原因。  父母只關注孩子分數的變化,再加上他們付出了很多,對孩子的要求順勢拔高,常常出現比較持續的不滿情緒,因此常常會忽視孩子心理的波動。還有一些父母只是單方面地在給孩子提要求 ,而沒有坐下來和孩子平等地探討問題的意識。不僅如此,孩子如果表現出不耐煩的舉動,一些家長還會苛責孩子變得叛逆了。以上列舉的這些都是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 孩子青春期出問題就糟了!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出現這樣一些評判,有人說這是人心理最危險的時期。人初次出現不良行為的高峰年齡點在哪?12 歲開始逃學了,15 歲是高峰期。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容易出問題。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
  • 青春期孩子假期長時間不受控制看電子產品 家長該怎麼辦?
    現在由於假期,之前疫情上網課,很多中小學生,每天用手機超過五六個小時,喜歡追星追娛樂節目,有些親子關係好一點的會願意和家長分享這些視頻,有些只跟同學朋友聊,慢慢地沉迷其中。眼看著秋季又要開學了,好些家長擔心孩子在手機、追星上用時過多,難以適應開學的節奏,要求孩子減少在手機和追星上的用時,多在學習上做準備。
  • 孩子青春期逐漸疏遠父母,該怎麼辦?
    清明假期,我們繼續宅在家中與孩子作伴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孩子放學回家就關上房門,不和你說一句話 問孩子在幹什麼,在想什麼,都是不耐煩的口氣
  • 關注青春期抑鬱症:別做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把原因歸咎於孩子心靈脆弱、老師體罰、家長責罵,卻忽視了他很可能是生病了。青春期抑鬱症,其背後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個生病的家庭。:孩子表現不好時,他們說:你怎麼這麼笨啊,一點也不爭氣;孩子考試好了,他們還是板著張臉,說:別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你離優秀還遠著呢;孩子遇到困難向他們求助時,父母一邊幫忙,一邊繼續打擊:連這點事都做不好
  • 解決青春期孩子晚睡問題,該做和不該做的
    青春期的孩子晚睡,會影響他的身體發育和認知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可能長不高,還會影響學習成績。青春期孩子在激素的影響下,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睡眠不足,脾氣就更差了,負面情緒也會增多。 晚上10點到3點是身體代謝、排毒的最佳時間,所以最好定在晚10點睡覺,再早,估計作業寫不完。就算孩子生物鐘晚兩個小時,10點上床,12點才睡著,也還是可以的。何況,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養成了習慣,就可以更早地入睡了。 再倒推1小時,也就是從晚9點開始,就不要玩刺激的遊戲或者做讓人興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