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青春期孩子晚睡問題,該做和不該做的

2020-09-03 自性小資

有位來訪者諮詢我,說自己12歲的孩子,總是白天上課時打瞌睡,老師跟他反映後,他訓斥了孩子,說好要早睡。可是總因為作業多,把睡覺時間推遲。好不容易作業寫完了,讓孩子睡覺,孩子答應得好好的,可是還在被窩裡看手機。早上說他,他脾氣還很不好。總是這樣反反覆覆,很發愁該怎麼辦……

大人都會很擔心孩子晚睡的問題,因為晚睡的危害太多了。青春期的孩子晚睡,會影響他的身體發育和認知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可能長不高,還會影響學習成績。青春期孩子在激素的影響下,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睡眠不足,脾氣就更差了,負面情緒也會增多。


孩子不睡覺


而造成晚睡的原因,一方面來自青春期的激素影響,孩子的生物鐘比成人晚兩個小時。也就是到了我們覺得困、要睡覺的時間,孩子是不困的,等到兩小時後,他才會感到困。所以,常常聽到孩子說「我不困」。

再加上現在可玩的、有意思的東西太多了,白天孩子要上學、寫作業,好不容易忙完了,才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知不覺就很晚了。可能玩的比較興奮,就更不想睡覺了。

很多家庭連著大人也都是晚睡的,孩子沒有養成早睡的習慣。有的要睡覺了,還吃宵夜,或者玩刺激的遊戲,家裡的燈也開得太大,說話也都是大嗓門,這些都是不利於入睡的行為。


孩子沒有早睡習慣


所以,要想讓孩子改掉晚睡的毛病,根據以上的原因,我們就可以一一找出對策了。

首先,得先讓孩子自己從心裡願意按時睡覺。可能有些家長覺得,這是最難辦的了。其實,我們只要抓住孩子的「痛點」,就可以辦到。記得我上初中時,有一段時間迷上了小說,每天很晚才睡。我媽為了治我,就跟我說,早睡才能增加身體新陳代謝,排出毒物,臉上才不會起痘痘。愛美的我,立刻謹遵母命,每天按時睡美容覺!也就是說,孩子關心什麼,你聯繫到早睡上面,就可以讓他心甘情願地早睡了。

接著,再一起制定作息計劃,全家一起執行。光是心理願意還是不行的,必須有明確的規定和計劃,不然很容易就被欲望打倒,又晚睡了。


制定作息計劃


這個計劃裡,要包括什麼呢?

晚上10點到3點是身體代謝、排毒的最佳時間,所以最好定在晚10點睡覺,再早,估計作業寫不完。就算孩子生物鐘晚兩個小時,10點上床,12點才睡著,也還是可以的。何況,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養成了習慣,就可以更早地入睡了。

再倒推1小時,也就是從晚9點開始,就不要玩刺激的遊戲或者做讓人興奮的事情了。可以把全家的燈光調暗,只剩孩子寫作業的檯燈明亮。聲音也儘量減少,放輕音樂,家長也可以看看書,或者把看電視的音量調小,還可以自己做做睡前瑜伽,舒緩身心。在睡前,做個當天的總結和明日的計劃,讓今天有個圓滿句號,對明天又有希冀,在這種安穩的情緒下,會很容易睡著的。

做到早睡了,再接著早起。把本來想晚上不睡覺做的事情,放到早上做。不會對身體有害,還能讓心情愉悅。


早睡早起


最好全家人一起執行這個計劃,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不要你自己不看書,偏偏催著孩子看書,你自己不早起,非要孩子早起。孩子只會覺得不公平,不願意去做。

總體來說,解決青春期孩子晚睡的問題,需要我們家長先從心理引導孩子願意早睡,再通過制定科學的作息計劃的方式,讓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固定下來。重要的是,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現實中,可能各種情況都有,只要堅持好原則,做到融匯變通就好。

讓我們和孩子一同成長!加油!

關注我,分享孩子教育方法。

相關焦點

  • 「白天不睡,晚上興奮」,孩子的晚睡問題,家長該如何解決
    妞妞是個兩歲的寶寶,性格活潑開朗,最讓家人犯愁的一個問題就是睡眠問題。妞妞從一歲半以後,白天就不睡午覺了,如果家長費勁哄睡,這樣就得到半夜才能睡覺。然而即便是白天不睡覺,晚上也總是十點以後才睡。妞妞奶奶常常感慨,「這孩子的精力也太旺盛了,怎麼就不困呢?白天不睡覺,到了晚上讓她睡覺還更興奮了,在屋裡跑來跑去大喊大叫。」
  • 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
    經常有家長問該不該打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事不打,還怎麼教育孩子?那麼,孩子做錯事,到底該不該打?這個度家長怎麼把握?不打就代表不教育嗎?暴力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創傷,創傷體驗更容易讓孩子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之中,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會容易形成孤僻或偏執的性格,甚至發展成抑鬱。另外,當家長遇到問題採取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時,孩子即使是受害者,他再痛恨暴力,但他也有很大的可能性習得父母解決問題的方法,將暴力延續。
  • 青春期的孩子尤為叛逆,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到底該怎麼管呢?
    其實,作為家長們應該反思自己對孩子管教的問題。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數據的存在,跟父母有沒有管對孩子有很大的關係,那麼究竟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該怎麼管呢?而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身的意識和對自身與周圍世界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具有多維度、多層次的複雜心理系統。所以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會有逆反叛逆的心裡,這是正常的表現,所以家長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管教他們。其實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好這幾點。
  • 青春期孩子瀏覽不健康網站,家長該如何引導?
    目前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確的性教育和引導根據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的數據,74%的高中生父母未與子女交流過性知識,而49%的青少年主要從網際網路獲得各種性知識。學校對於青少年性教育不重視,教材內容枯燥乏味;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該在這方面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農村留守女孩更是得不到關心和教育。
  • 孩子青春期逐漸疏遠父母,該怎麼辦?
    清明假期,我們繼續宅在家中與孩子作伴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否有這樣的感受: 孩子放學回家就關上房門,不和你說一句話 問孩子在幹什麼,在想什麼,都是不耐煩的口氣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明明可以用嘴解決,為什麼要用哭呢?面對這種情況,又該不該妥協呢?不要做一直妥協的家長孩子哭的時候到底該向孩子妥協嗎?很多家長都會像上面的家長一樣被迫妥協。因為米婭明白,她根本不需要學習這些生活技能,只要自己一哭,媽媽就會幫她解決這些問題。
  • 到底該拿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辦?
    青春期是美好的,也是懵懂的。但是很多家長一提到青春期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一提到孩子就不住的撓頭,更有甚者是談之色變。青春期很多孩子都是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成績下滑,厭學情緒嚴重,抗拒學習;情緒波動起伏大,容易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
  • 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2周歲後至青春期身高(長)增長平穩,每年增高6-7cm,最少不應低於5cm。進入青春期,身高增長出現第二個高峰,其增長速率約為學齡期的2倍,持續2-3年。女童較男童略早開始2年。  所以,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做個記錄,每3-6個月記錄一次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看看孩子每年的身高體重增長了多少。  孩子個子不高是不是有問題?
  • 面對青春期我們該怎麼做?
    如果受到社會各方面的不良因素影響,又缺乏正確有效的教育引導,極易產生各類心理問題,由此引發厭學、網癮、叛逆、犟嘴、不聽管教等等青春期叛逆問題。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都會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長如臨大敵。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方法,學會科學的對話法,輕鬆解決問題!
    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連飯也不出來和家人一起吃,都是媽媽盛好,爸爸端到房間門口敲門,孩子才會打開門接過去,吃完了再放到房間門口。甲爸爸苦惱的摸著自己光禿禿的頭說:「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不知道這孩子這青春期怎麼會這樣!」
  • 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果遇到情感問題,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果遇到情感問題,家長最頭疼,強力制止不是理想辦法,那究竟該怎麼做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這個世界上,如果上帝給一個女孩美麗,卻不給她智慧,那就是要毀滅她。這邊至少有兩件事是要做,一個了解水情,水有多深,裡面有沒有什麼猛獸等等;另外就是學會遊泳,這兩個事情一定要做。愛情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發生在不合適的時機,要處理不好的話,它會淹沒你的學業、事業甚至是人生。控制得好的話,就會像洞庭湖的水浪一樣,帶來年年歲歲的風水,要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相關的知識和這方面的正確的理念。
  • 青春期的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如何有效解決這類問題?
    前段時間聽家人聊天,在說表妹越來越不聽話,總是發脾氣,時不時頂嘴,還沒說上幾句話就開始不理人了。也不和父母溝通,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也經常聽到父母們抱怨這個時候的孩子最不聽話,管也管不得,罵也罵不得,對孩子的成長變化不知所措。
  • 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
    等到上了初中學習壓力大了,知道孩子不努力讀書就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會影響一輩子,家長開始急。但這時候,孩子到了青春期,已經開始逆反,管不過來了。這確實是一些父母教育孩子時的通病,他們對孩子小時候嬌生慣養,以孩子為中心,什麼都滿足,讓孩子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
  • 孩子的青春期,家長該做什麼?不是關注學習!很多人忽視了關鍵點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不是面臨只有50%普高升學率的中考,就是面臨決定一生命運的高考,都是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在父母眼裡折騰不起更輸不起;而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春期孩子來說,相比考試成績,考好大學等,都遠不及眼下的自我、獨立!
  •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身為父母的此時究竟該怎麼做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身為父母的此時究竟該怎麼做青春期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父母來說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應該在這個時期裡面孩子與父母的情緒波動都會變得非常大,簡單點說,就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都有可能引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爭吵。那麼你們知道這個時候身為父母的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穩定住孩子的情緒嗎。
  • 「金牌醫生」父母該如何做好孩子青春期性教育?
    對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是不是非常有必要的呢張主任?「青春期」是指由兒童逐漸發育到成人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都走向全面成熟,即身體外形的劇烈變化、體內機能的迅速健全,以及性器官和性機能的發育成熟。這一方面刺激了中學生成熟意識的覺醒;另一方面也給中學生帶來很多異性交往和性心理衛生方面的問題。
  • 兒子不做作業媽媽氣得跳江,青春期battle更年期,老母親該咋做?
    ,雖說這樣的媽媽情緒過激,做法也有失偏頗,但卻生動的說明了一個道理: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中,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摩擦。尤其是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勢必會有無數場「世界級大戰」爆發。更有甚者,有的家長明明年紀輕輕,卻因為家裡「神獸」遲遲不開學,被氣得更年期提前。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的battle之中,參與其中的人深受其害,雙方都在叫苦連天。
  • 寫給父母:孩子在該立規矩的年齡,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現在不少孩子,到了青春期,便開始叛逆,家長管都管不住。這時候,便有一種聲音告訴父母: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是如今說得比較多的一種教育方式,不少父母為了和孩子拉近距離,避免孩子青春期出現各種問題,於是,父母們都開始學著放下身段,去和孩子做朋友。只是即便如此,孩子該叛逆,還是叛逆。問題,出在哪裡呢?
  • 青春期孩子內心抑鬱且孤獨,父母可以做什麼?
    近日收到一位讀者的留言,家裡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整個人好像變得內向孤獨抑鬱了,也不像之前那樣願意找父母說話,作為父母非常擔心,該怎麼辦呢?青春期是孩子邁向成人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會遭遇生理和心理上的巨變。
  • 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柳州博學
    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有很多人認為跟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一場鬥氣的過程,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了,當孩子進入中學階段,孩子就不像以前自己認識的那個孩子了,變得好像與父母相隔千裡,過去無話不講的孩子突然不說話了,避免交談,放學後回到家,就一頭扎在自己的屋子裡,甚至寧願把那些心事告訴陌生的網友,也不願意與父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