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
胡歌是我最喜歡的男演員,看了他為一位女作家解圍的視頻,我深有感觸。
胡歌作為頒獎嘉賓出席了《中國原創文學風雲榜》的頒獎典禮,主持人是何炅和伊一。
得獎的女作家是胡歌的粉絲,她從胡歌手裡接過獎盃,和胡歌禮貌性地擁抱了一下。
後來,何炅為了活躍氣氛,對得獎的一位男作家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想擁抱伊一,也是可以的。」
結果這個男作家就說:「我這個人臉皮比較薄,不像別人似的臉皮厚。」
他說這句話,不就是內涵剛才的女作家臉皮厚嗎?
這位男作家的話一說出口,就連一向善於救場的何炅一時也接不上話,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這時候,胡歌連忙走上臺說:「是我說的怎麼樣都可以的,是我臉皮厚。」
胡歌通過幾句話,巧妙地化解了那位女作家的尷尬。
如曹雪芹所說:洞明世事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胡歌能夠看到別人的處境,當眾說自己臉皮厚,把矛頭指向自己,不讓那位女作家難堪,這就是教養。
01
曾國藩曾經說過:「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兩分面子。傷人一分面子,人必損十分面子。為人處世,面子不可不慎」。
小麗是個開朗活潑的姑娘,最近單位裡面小袁和小杜這兩個小夥子正在追求她,這兩個人條件相當,對她都非常好,她不知道選擇哪個了。
後來她選擇了小袁,我問她原因,她跟我說了一件事情。
她們部門搞活動,她負責服裝。
一位大姐因為胖,買不到合適的衣服,小杜就當眾嘲笑那位大姐太胖了,說她穿上高跟鞋,就像一個大南瓜上面插了一根釘子,這話說的太難聽了,弄的那位大姐非常尷尬,本來她就因為胖而自卑,後來就找藉口沒有參加活動。
而小袁呢,不僅沒有跟著大家鬨笑,反而幫助那位大姐打圓場,化解她的尷尬,小麗看出小袁是個有教養的人,當然選擇他做男朋友了。
而小杜呢?因為當眾嘲笑大姐,讓她難堪,被小麗踢出了男朋友候選人名單。
可見,當眾揭別人的短處,除了讓別人難堪以外,自己也不會得到好處。
聽過一句俗話,叫「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不在公共場合揭別人的短處,讓其難堪,是最起碼的教養。
02
關於教養,曾經看到過知乎上有網友發表這樣的觀點:不當眾揭露別人的隱私,不嘲笑別人的生理缺陷,就是做好事了。
深以為然。
今年三八節的時候,領導徵求我們意見,給單位女同志一人買一把遮陽傘,得到了所有女同志的一致稱讚。
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負責購傘的小王就對我說了:「韓姐,我看你就不需要了吧?」
「為什麼?」我詫異地問到。
「因為你已經不需要打傘了,對你來說,打傘是一種浪費啊!」小王笑嘻嘻地說到。
他的話剛完,立即引來一陣笑聲。
我覺得那笑聲太刺耳了。
因為我就是那種天生的黑皮,這是我從小到大過不去的坎,也是我自卑的來源。
聽了小王的話,當時我真的尷尬極了,恨不能扇小王兩巴掌。
懟回去吧,顯得我小氣,裝作無所謂吧,可是我心裡實在不舒服。
《增廣賢文》中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當眾嘲笑別人的生理缺陷,不僅會給當事人帶來莫大的傷害,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人。
《菜根譚》裡說:不發人隱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如果被人當眾揭發,一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雷佳音和湯唯曾經合作過電影《吹哨人》,兩人在為電影做宣傳的時候,央視主持人藍羽問他們:「合作過程中,最受不了對方什麼?」
結果雷佳音就吐槽湯唯,說湯唯頻繁上廁所,每次自己好不容易醞釀的情緒,就會因為湯唯頻繁上廁所而打斷了。
這是湯唯的個人隱私,被雷佳音在採訪的時候說出來,湯唯聽了離開座位,並且用大笑來掩飾尷尬,可是到了後來,她卻難過地當場流淚。
湯唯抱怨雷佳音拍戲的時候不說這件事情,採訪的時候卻說出來,她生氣了,雷佳音不僅不道歉,還說湯唯:「你今天戲演得好啊。」湯唯當時的臉色就很難看。
雷佳音在公共場合爆湯唯的隱私,根本不考慮她的感受,讓其陷入難堪的境地,網友一致認為這是雷佳音情商低,說話直,我看就是他沒有教養的表現。
因為有教養的人,只會為他人著想,不會讓人當眾出醜。
亦舒說:「涵養與修養並非虛偽,故意使人難堪也並非直率,這裡面有很大分別。」
03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在你過去的生活中,你傷害過誰,也早已忘記了,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卻永遠不會忘記你,他絕不會記住你的優點,而是記住你對他的傷害。」
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回憶早年經歷,說過一件事情:他15歲那年在飯店當服務員的時候,就因為算錯了兩瓶啤酒的價錢,被客人整整罵了三個小時。
最後嶽雲鵬自己掏了352元錢給那名顧客,結果還被老闆開除了。這件事情到現在,他還難以釋懷。
據嶽雲鵬回憶說,當時他的內心是崩潰的,因為無論他怎麼道歉,客人就是不原諒,一直在侮辱他。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主持人問他,有沒有把這段經歷寫到相聲裡面,嶽雲鵬哭著說:「沒有,因為我不想再回憶這段了。」可見,這件事情對嶽雲鵬傷害非常大。
《菜根譚》中說:「遇事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得饒人處且饒人,那名客人在公共場合罵嶽雲鵬罵了三個小時,這種人,是沒有教養的,他看不到別人的難堪,只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
04
約翰洛克說:「優良的品行是內心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養。」
前段時間,我們單位聘請了一個業內有名的前輩給我們講課。
講課之前,由負責這項工作的小李給大家介紹一下前輩,結果,小李把前輩的名字念錯了,我們聽了,內心替他捏了一把汗,擔心前輩當場發飆,畢竟被人念錯名字讓人有點不舒服。
結果呢?前輩一點也沒有發火,正常給我們講課,後來小李經過別人提醒,才知道把前輩的名字念錯了,下課後慌忙向前輩道歉。
「沒事,誰沒有出錯的時候呢?下次注意就好了嘛!」
其實,前輩完全可以在小李把他名字念錯的時候,當眾譴責小李的,但是他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沒有讓小李難堪,體現了他的教養,也讓我們更加佩服他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類靈魂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養。」
教養,是刻在一個人骨子裡的品行,無關階層,無關年齡,無關貧富。
在公共場合,多為他人著想,考慮他人的感受,給他人留臉面,不讓他人難堪,是一種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