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世界名著的啟蒙書,馬英九鼎力推薦

2020-10-21 國館

給孩子做好名著啟蒙,真的是件太重要的事兒了。

可是很多家長都困惑,一本磚頭厚名著,成年人讀都費勁,何況孩子?而且這樣還有可能種下「討厭名著」的種子。

其實孩子還小,只要給孩子做好名著啟蒙,激發出興趣,哪怕以後讀大部頭也不是事兒。


為此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套,非常適合給孩子的世界文學名著啟蒙書——《寫給孩子的世界名著》,首次從臺灣引進大陸。

它選自《小牛頓·人文館》,故事腳本均由臺灣知名教授撰寫,耗時5年而成。曾三獲臺灣地區最高出版獎——金鼎獎,暢銷臺灣30年,影響了一代臺灣人。

△ 小牛頓系列是馬英九鼎力推薦的少兒、青少年讀物。

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曾讚譽:「用漫畫導讀經典,用經典漫畫,格中有格調!」


這套書精選10冊世界名著,都是孩子宜讀、易讀的故事:

這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世界名著,改編成孩子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


對於孩子來說,它就像看小人書一樣輕鬆,一堂課的時間就能讀完一本,越讀越過癮。

與原著冗長、晦澀的描寫不同,它只採用「旁邊解說+對話」的方式講述故事。孩子讀起來更輕鬆,理解起來更容易,也更方便記憶這些人物和情節。

哪怕像《基督山伯爵》這樣複雜的情節,通過簡潔明白的語言、直觀豐富的畫面呈現,比原著更易讀了。


不僅保留了文學原著的精髓,而且增加了解說欄,方便孩子理解名著的歷史背景:

△ 如《悲慘世界》,涉及到巴黎街頭堡壘戰、拿破崙黨和保皇黨、滑鐵盧戰役等歷史知識點。

每冊書末尾,設置了「名著廣角鏡」和「總解說」板塊,闡釋作品內涵、文學價值等,讓孩子更充分理解名著。這也是未來孩子科目考試的必備知識點,對以後的學習十分有用。

每冊漫畫,都由一流插畫師手繪完成。分鏡頭故事感強、景物生動,人物形象表現到位,讀起來猶如一部部紙上電影。

比如《唐吉坷德》漫畫是歐式誇張風格的:

《金銀島》則畫得比較工整、細膩:

每個人物的塑造,都非常貼合原著的性格特徵、精神面貌。


▼ 比如堂吉訶德的枯瘦、一幅大夢未醒的模樣,恰切地反映了他的脫離現實、耽於幻想、虛張聲勢、行動荒誕而不自知的文學形象;

▼ 而他的僕人桑丘身材敦實,面目樸拙,一幅老實巴交的樣子。

此外,每個分鏡頭的處理,也特別細膩,對人物情感、處境的表達,畫中也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去刻畫,引人深思。

愛讀世界名著的孩子,會有超出年齡的眼界和心胸。


那些畫面如同電影一般,不僅讓孩子讀到了百態人生,還能通過故事體悟人生。

這些名著,藏著我們想要教給孩子的人生哲理,用它滋養孩子,為他們終生精神成長和學習打下基礎。


它跟老師、家長嘮叨不一樣,很多很簡單且必要的世界觀,就這樣通過書籍,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知到,並深深刻在孩子心裡。

說完了內容,最後再和大家說說質量和包裝。


這套書是通過檢測的綠色印刷,安全健康。新書的油墨味放在通風處,散兩天就好了。

漫畫的顏色鮮豔,但很柔和。紙張也不是那種很刺眼的白,而是微微泛黃,既能吸引孩子注意,又保護孩子眼睛。


每本書150多頁,採用國際大16開,大小剛好,外出攜帶也很方便。


這套書不僅適合小孩子,也適合大孩子,讓孩子重新認識名著,並愛上名著。精美的硬殼禮盒包裝,無論是送朋友孩子還是自家孩子都很好哦。


相關焦點

  • 孩子一定要讀的8部世界名著
    呼籲青少年趁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的時候,多讀一些經典名著。中國著名現代作家三毛曾說:如果我只剩下一個月,我便去看《小王子》。閱讀此類世界名著的黃金期。名著的內容和精神,正好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閱讀需求和應試需求,積累閱讀量,養成深度閱讀的習慣。。
  • 名著閱讀已經進教材:孩子為什麼要讀名著
    昨天,我把部編教材要求孩子在初中階段要讀的書,整理給大家。發出來後,引起大家熱烈討論。非常感謝各位朋友的參與和支持。但從朋友的討論中,有不少朋友有疑惑。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二點:為什麼讀名著,讀這些名著有用嗎?既然是為了考試,那麼為什麼老師不把知識點梳理概括,讓學生背呢?
  • 成功的家長從學會給孩子選啟蒙書開始
    我就明白了,原來問題是出在這裡:朋友的孩子之所以不配合家長學習,根本原因就是沒有選對書。低齡孩子沒有這個能力去接受更為複雜的意識,所以要選擇啟蒙書。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看一些較為簡單的科普書,或者屬於幼兒認知的洞洞書,這種書有一定的趣味性,孩子也會更樂意地去看。當然,我不建議大家去攀比自家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壓力都非常的大。
  • 啟蒙書竟是識字書 少年兒童現狀存在三大弊病
    啟蒙書竟是識字書 少年兒童現狀存在三大弊病 專家呼籲,家校應加強閱讀指導,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弊病一:識字、算術和教輔書受追捧  「我的第一本啟蒙書是一本撕不爛的識字書」、「我看的第一本書是算術書」……今天是 「世界閱讀日」,上海市少年兒童研究中心圍繞兒童閱讀現狀展開了調查,共有9408名小學生參與調查,100多位兒童參與面對面的訪談。
  • 推薦一套世界名著精選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擾:孩子讀過的書也不少了,圖畫佔比大的書對孩子來說太過簡單,想選一套內容多、知識點含量大的經典名著,但還要保證孩子喜歡讀,不能太枯燥。其實,孩子的閱讀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都會經歷一個從圖畫書到文字書的過渡。這個階段,如果我們給孩子挑選一些優質的、精讀的名著版本,孩子就能順利進入到文字書的世界。
  • 米粒媽讀世界經典名著 | 《老人與海14》: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傳世...
    歡迎來到「米粒媽讀世界經典名著」時間米粒媽為大家準備了100本世界名著今天讀《老人與海》點上方 綠標 聽米粒媽故事 親愛的,戳下方二維碼 加米粒媽個人吧 拉你進群, 我每天會在群裡分享 更多好聽的故事音頻 跟孩子一起聽吧,麼麼噠《老人與海1》《老人與海2》
  • 文學名著一本讀
    孩子不喜歡讀書?不知道誰推薦的書單靠譜?孩子不喜歡我給他/她買的書?通通不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文學名著一本讀》就是解決家長難題的文學寶庫。1.這13部經久不衰的文學名著,不僅是百年來中外文化的精髓,更有利於塑造青少年的性格、世界觀與精神世界。
  • 楊振寧反覆推薦的物理啟蒙書,開啟每個孩子的物理天賦
    《神秘的宇宙》作為一部物理科普經典,影響了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並在網際網路上被評為「改變整個世界的25本科普書」。同時,這本書也是著名物理學楊振寧反覆推薦的物理啟蒙書。青少年時期讀的一本書能夠對人生產生多大的影響?也許,發生在楊振寧身上的故事能夠給我們一個最精彩的答案。
  • 讀經典,怎麼讓孩子愛上四大名著?建議這樣開始
    現代父母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很重視孩子的閱讀,而四大名著作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不僅是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目,也是父母們希望給孩子讀的。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孩子讀過四大名著,我觀察周圍的家庭,讀過的似乎不多。不知道讀者朋友們家裡的孩子是否讀過四大名著,或者四大名著其中的著作?
  • 比讀不讀名著更重要的……
    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的親子閱讀,目的在於讓孩子們從小愛讀書、讀好書。在少兒閱讀領域,名著經典向來被視作不可或缺的重頭戲。而近日北大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提出,「四大名著」其實並不太適合孩子閱讀。成人世界的經典是否同樣適合孩子?家長到底要不要「出手」幹預,怎麼挑選?一邊鼓勵孩子閱讀,一邊擔憂不良影響,這份焦慮如何化解?
  • 怎樣教孩子讀名著?名師支招:陪孩子讀懂名著的多種色彩
    叢書主編、北京八中高級語文教師翁莉認為,親子共讀首先是學業的需要,名著經過歷史、文化、種族的考驗,流傳至今,讓我們看到了作品的閃光點,但是十三四歲的孩子不一定看到這點,尤其是成年人咀嚼起來內涵豐富的名著,比如《四世同堂》,對於閱歷淺的孩子讀來說,讀起來有困難難。
  •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名著?我分三步!(內附各個年齡段適讀書目)
    幾乎所有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幼飽讀詩書,最好把所有的中外名著都能讀讀。我也不例外。我們家三個孩子,我從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開始給他們薰陶。當然,不是上來就整硬核,而是循序漸進,分三步引導。
  • 孩子的第一套古文啟蒙書
    由此可見,儘早培養孩子閱讀古詩文的能力相當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通曉古文,首先得選對教材。對於孩子,首先得讓他們讀得進去才行。只有有了閱讀的樂趣,才能培養孩子對古文的興趣。今天要為大家強烈推薦的,就是這樣一套小古文+情商+幽默感+語言能力一起訓練的好書——《漫畫小古文》!
  • 這8本世界名著,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讀中外名著,猶如擁有一筆財富。」正因閱讀名著有如此多的好處,國外才會發起「五英尺計劃」,即每天抽出15分鐘閱讀名著,四年畢業後讀的書就可擺滿一個5英尺長的書架。大多數能被稱為「作家」的人,一輩子的才華都拿來凝練那幾本、甚至是一本書,再經歷時代的更迭、歷史的洗刷、文化的隔閡,流傳至今,才能稱之為「好書」。
  • 一套以「世界名著」為主題的英語分級讀物,從小學讀到高中
    今天為你推薦一套來自外研社的的雙語分級讀物——《麗聲指南針英語名著分級閱讀系列》。這套書以「世界名著」為主題,總共有12個級別,共66冊。它的選材大多來自世界名著,故事情節生動,富有地域文化風情。英國多位國際大獎作者又對原著進行了重述改編,不但保證了語言的地道與鮮活,同時符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主題具有人文性、教育性和啟發性。孩子可以從幼兒園,一路讀到高中階段,不斷汲取大師之作帶來的精神養分。
  • 贈音頻 | 英語經典名著分級讀物,幫孩子從「會讀」走向「能寫」
    其實,這套書不僅是給孩子的,大人也都能看。  不僅能進階式雞娃,還適合父母自雞補課。  為什麼推薦閱讀經典名著?  經典名著會變成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許多家長和老師為了給孩子選好書,翻遍各大榜單,搜尋各路專家的推薦書單,但其實,最權威的薦書官是時間,而經典名著,就是時間老人為所有孩子開的書單。  閱讀經典名著就是為孩子的終身成長打一抹底色。
  • 我為什麼不讓孩子讀四大名著和中國的兒童文學
    但基本沒有人談不希望孩子閱讀的書單。我覺得家長不希望孩子閱讀的書單,同樣具有價值。這樣的書單,並非是成人社會的禁書做法,而是一個家長在孩子未成年時應該有的責任。這些年我給自己孩子和朋友也推薦了不少書,但有兩類書我不僅不推薦,相反是帶著警惕的甚至敵視的眼光,看待走進我未成年孩子生活的這兩類書。這兩類書,一類是中國經典四大名著,一類是國產兒童文學。
  • 孩子不願意讀名著怎麼辦?
    但是當小萍媽媽建議女兒閱讀一些課外名著時,小萍卻總是拒絕。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名著等好書呢? 黃斐老師觀點:如今圖書市場魚龍混雜,市面上湧現大批的網絡小說。雖然其中不乏品質精良、文筆優美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讀物文筆粗糙,依靠描寫黃暴場景來吸引孩子的眼球。相比網絡小說,名著或名家著作稍顯晦澀難懂,孩子們自然更加願意閱讀網絡小說。
  • 你會給你讀小學的孩子讀四大名著嗎?給家長列一些不建議讀的書單
    作為有一定經驗的閱讀推廣人,很多家長都會找我推薦書,但有一些書我是不會建議家長去買來給孩子看的,對於這類書我可能還帶著警惕的目光,我一直反對在孩子還沒懂事之前過早地接觸這些書,雖然可能是學校老師推薦的暢銷書,也可能是經典名著,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是不適合的,如果硬要塞給ta,那無異於囫圇吞棗,揠苗助長。(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多讀幾遍就懂了。
  • 拒絕一知半解,專家建議孩子這麼讀「四大名著」
    但很多初中生並不愛讀「四大名著」這樣動輒上千頁的大部頭書,常常翻個開頭就放下,要麼是因為不認識的字太多,要麼是不適應明清小說半文言文的寫作風格,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地讀,浪費了時間,也辜負了中國文學史上四部巔峰之作,甚為可惜。有沒有辦法可以破呢?有!選擇合適孩子讀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