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中學生志願者南站幫助售票。青年報記者吳愷攝
東方網4月30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近日公布。其中,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情況是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重要記錄內容之一。上海市教委昨天透露,本市各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全力保障相關記錄信息的客觀真實可信。
志願者服務不少於60學時
新發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在總結本市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學生參與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公益勞動)、社會文化活動、社會考察(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作為重要的記錄內容,這對繼續深化推進現代學校制度改革,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保障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經過市教委、市校外聯各相關單位的全力支持,呈現了一系列新舉措、新特點。
青年報記者獲悉,在組織形式上,更加強化學校作為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主體和共青團的組織作用。學校在原有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將以評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優化校外教育實踐體系和學生成長通道。嚴格按照高中階段學生社會實踐不少於90天,其中志願者服務不少於60學時規定,進行整體規劃和課程設計。同時建立學校與社會實踐基地的雙向籤約制度,有序組織學生以團支部或團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性的志願服務(公益勞動),並做好與實踐基地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愛心暑託班項目向高中生開放
在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上,將更加凸顯協同育人,而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
據悉,為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工作的順利實施,市、區校外聯各成員單位積極挖掘資源,提供志願者崗位、活動項目和實踐課程。市校外聯辦會同市文明辦、團市委等相關委辦局制定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場所(項目)遴選辦法,從嚴把關。
目前,按照「場館落實責任主體、活動資源豐富、堅持公益性、安全保障到位」的標準,通過提交申請,初步審核、終審、公示、掛牌和信息發布等程序,首批認定的市、區縣兩級學生社會實踐基地1000多家,提供學生實踐崗位4萬多個,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教育大課堂育人效能,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奠定了良好基礎。
團市委學校部部長徐速介紹,備受好評的愛心暑託班項目將向高中生開放志願者崗位。以一天6學時,每周5天總計30天、全市不少於200個點計算,可釋放的服務學時和志願者崗位相當可觀。
保障信息記錄的真實可信
真實性是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校在錄取時可資參考的首要前提。
此次,將通過強調集體組織、建立標準統一的電子平臺、客觀數據導入、第三方如實記錄、相關材料公示、建立健全信用等級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等,保障信息記錄的真實可信。
為此,過程管理中,更加強化公正公開、客觀真實。據悉,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依託「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和「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秉承「客觀記錄、內容全面、注重過程、公平公開」的原則,發揮信息化手段優勢,形成一個客觀真實、準確記錄的監督機制;同時還建立完善了信息審核、公示投訴、信譽等級評定等制度,確保信息真實性。
市教委表示,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舉措。下階段,本市還將進一步強化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發動社會各方力量,根據標準遴選出更多的符合學生需求的社會實踐場館(項目)。
「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sj.21boya.cn)是全市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信息發布和數據錄入平臺。凡具備學生志願服務(公益勞動)條件並予以認證的社會實踐基地和項目必須在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