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那會,在一家私企上班,公司屬於初創期,招了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
記得當時有個姑娘,性格偏內向,私下裡跟我們聊天還不錯,但是一見到領導就變得戰戰兢兢。很抗拒跟領導去匯報工作,一匯報還會臉紅,匯報內容也會大打折扣。
在我們看來,很和善的一個小姑娘,可能是領導給的壓迫感太大,加上自身的不自信,所以每次見到領導,就會表現得不自然、膽怯。
後面大家都有換工作,也很少聯繫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會不會還像之前那樣,很害怕自己的領導。
現在身邊的年輕人,儼然已比我們那時活得更灑脫,就是一份工作,幹得不爽就不幹了,才不會看誰的臉色,讓自己受氣。
為什麼現在一些人工作中越來越不怕公司裡的領導了?說說我的幾點看法。
一、害怕領導的原因
害怕更多的表現在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對工作環境的陌生,對同事的不熟悉時。
讓我們處處都很謹慎,生怕出錯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怕被領導批評懷疑自己的能力。
其實,領導這兩個字還是很容易給人壓力的,他們代表著權威、權力,對你有著生殺大權,甚至很多領導相處時非常威嚴,更會產生距離感。
還有,當我們在專業知識不精通,不熟悉時。領導下發任務,會擔心不能夠很好的完成,就會變得手忙腳亂,變得慌慌張張,變得不敢與領導接觸。
當我們對自己缺乏自信時,總覺得自己做不好,一聽到任務就覺得很沉重,總是想辦法逃避。領導說的話,被認為是自己很差勁,自信心會再次受挫。只有當我們信心爆棚時,才敢正視,才敢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們在害怕什麼呢?害怕的是我們自己,害怕自己表現得不夠好。
害怕因為一些話一些事得罪了領導。害怕被領導批評,接受不了別人的看法和建議。
害怕在公司因為與領導的關係不好,而變得舉步艱難……其實,都沒這個必要。
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怕領導
在我們父輩那個年代,社會上向來注重人情,工作、住房都可以去分配。在那個幾乎沒有跳槽的年代,一幹就是幾十年到退休。
那個時候,「和領導關係怎麼樣」是能否保住「鐵飯碗」的關鍵。所以那一代人往往會更看重和領導的關係。就是因為這種對自身利益相關的看重,會產生職場中的不平等關係,讓很多人不敢得罪,甚至是害怕領導。
但是現在,時代完全不一樣了。80後,90後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想法,有更多的自由,物質上不像以前那樣匱乏。
沒有工作還有父母,可以啃老,可以不用那麼著急的結婚生孩子。
幹得不順心了,就辭職唄。哪怕沒了工作,也不至於餓死,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且,年輕一代的職場人很清楚,公司除了部分的人際關係外,更看重的是你這人的能力,能否給公司帶來價值。就是對這一點清醒的認識,才讓年輕人不願意去討好,他們眼中的工作價值,不是為領導端茶送水、鞍前馬後,而是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讓自己得到更好的提升。
如果一個地方,學不到什麼東西,工資給得不到位,便會果斷選擇離開。
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畢竟,在這個時代,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只有絕對可靠的實力。他們對領導的尊敬,是被對方超強的業務能力和強大的格局魅力所折服,而不是職位的高低。
三、如何與領導相處
平等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遵循的職場黃金法則。
在職場中工作,沒有誰高人一等誰矮人一截的說法,你付我工資,我付出等價的勞動,大家互惠互利,互相合作,平等交易。
領導,只是在經驗上,工作年限上比你長,並沒有其他要高於你的地方。只有職位上的區分,沒有人格上的差別。所以有問題就直接溝通,不用擔心說錯,做不好,擔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實,領導也是從員工一步步過來的,很了解員工的心理,大多時候只是表面嚴肅冷酷,其實私下交流會發現他們也許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不需要有什麼心理的包袱。哪怕最後真的沒做好,那又能怎麼樣,誰能不犯錯呢。
多去溝通,才能避免更多犯錯的機會,才能更拉近彼此的距離。無論是小公司,還是大公司裡的各個部門,往往都是一個領導帶著一群人,這就是團隊。
這些團隊都有自己的目標,我們工作本質上就是一種同盟的關係。
在這個同盟裡,領導不是決定性的力量,任何結果都是靠團隊所有人去實現的。在個人情感和定位上,保持這種團隊的思想,讓你能夠心情更放鬆。
你不是為領導打工,而是團隊的一份子,一起出力,實現最終的目標。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害怕領導呢,我認為首先時代的不同,讓大家意識到靠敬畏甚至巴結領導沒有任何的意義。其次,大家在人格上,在工作中,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必要去害怕。
最後,強大自己的內心,有足夠的自信,才能從內心裡不畏懼。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