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由一點和斜率求出直線方程的方法;
掌握直線的點斜式方程,並掌握其適用範圍。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習點斜式方程的推導,提高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與數學的發散思維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直線點斜式方程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聯繫、對立、轉化等辯證思維的能力。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點斜式方程的推導及其應用
難點: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
三、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
四、 教學過程
1. 導入
複習確定直線的幾何要素,引出直線傾斜角與斜率的關係。引導學生思考:什麼是直線的傾斜角,什麼是直線的斜率?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強調:傾斜角是90°的直線沒有斜率。
2. 新授
請學生觀察教師在黑板上所畫圖形,並思考:如果直線過定點P0(x0,y0),並給出斜率 k,大家能夠用給定的條件,將直線上說有的點的坐標(x,y)滿足的關係表示出來呢?請學生自行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思考過程中,教師進行提示:大家可以想一想斜率公式是怎麼與兩個點的坐標對應起來的呢? 並且可以思考一下,點與直線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討論結束後,學生能夠根據斜率公式可以得到k=(y-y0)/(x-x0),進而進行整理,可以得到 y-y0=k(x-x0)。教師給出定義:這就是本節課所學習的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簡稱點斜式。
教師引導學生強調兩點:(1)直線與點的對應關係
(2)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
(1) 直線與點的對應關係
請學生進行回答,過點 P0(x0,y0),斜率為 k的直線上的每一個點的坐標都滿足這個方程,而且如果坐標滿足這個方程,那麼這個點一定在過點 P0(x0,y0),斜率為 k 的直線 l 上。並請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填空題,進行體會。
(2) 利用平行於x軸或y軸的直線方程強調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
請學生思考平行於坐標軸的直線方程。學生能夠根據點斜式方程分析得到平行於x軸的直線傾斜角為0度,也就是k=0,此時直線方程為y-y0=0,或者 y=y0。當直線與y軸平行,即傾斜角為90°時,無法運用點斜式,課根據定義得到x-x0=0 或者 x=x0。
3. 練習
教師出示PPT例1,學生解答,並講解畫圖技巧(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總結特點,教師總結。
4. 小結
請學生自行按照導學案進行溫習,並在小組內交流收穫。教師最後對點斜式的適用範圍和點與直線的對應關係進行強調。
5. 作業
層次1:課後作業
層次2:思考:如果直線斜率為 k,而且與 y 軸交於點(0,b),那麼其方程是什麼樣子呢?。
五、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