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平院士
楚天度都市報3月1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童萱)2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醫院外科教授陳孝平參加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戰時醫務處疑難重症病例討論會,作新冠肺炎救治的理論與實踐指導。陳孝平院士與援鄂醫療隊的專家們,就新冠肺炎治療中遇到的各種棘手難題開展深入探討、總結經驗、形成共識,全力以赴提高救治率,並深入廣東中山三院醫療隊及上海華山醫療隊病區(ICU)慰問醫療隊員。
陳孝平院士說,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潛伏期時間幅度大、造成病人多器官而不僅僅是單靶點的損害、危重症病人病情進展快,這些方面是目前防控疫情、救治病人要重點關注的。他早期曾是麻疹、流腦等傳染病的救治醫療隊員,他認為,重大傳染性疾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必須汲取教訓,建立長效防控機制,例如:通過分級診療,在每年的冬春季節,社區衛生中心可以將發熱、感冒進行重點來抓,進行篩查,提前防控。
陳孝平院士與援鄂醫療隊專家們就新冠肺炎治療中遇到的難題開展探討
會上,各醫療隊共提出5例疑難危重病例,均為新冠肺炎病人合併多種疾病或多種併發症。陳孝平院士對每個病例仔細分析、認真剖析,提出了很多有幫助的建議。如何改善病人的缺氧狀況是各醫療隊討論的重點。「氣道是否通暢?肺功能循環好不好?氣體交換的呼吸膜厚不厚?氧氣能不能通過去?這幾方面的問題弄清楚了,就能明確病人缺氧的原因,採取有效的治療手段。」陳孝平院士說。對於堵塞肺部的分泌物,他建議,目前最好的辦法是用藥物排痰,比如使用大劑量沐舒坦。纖支鏡對改善毛細支氣管堵塞效果並不好。
為什麼有的病人好了,而有的病人病情加重?陳孝平院士認為,在當前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所有的治療都是對症治療,關鍵是要幫助病人恢復平衡。「病人的免疫、內分泌、水電解質包括營養都平衡了,病人的生命體徵也就穩定了。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治療,把病人的平衡找回來,一個一個把難關渡過。」他說。
在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的同時,陳孝平院士就合理用藥、呼吸支持措施、中西醫結合治療,也給予了建議。他表示,應根據每位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特別是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使用上,要把握三個原則:首先是有效,用藥後病人情況好轉;其次是有需要的病情才用;最後再考慮用藥時間,不能因擔心用藥時間長就把藥停了,那麼前面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
「陳院士作為外科醫生,能夠對新冠肺炎的診斷和救治提出具有哲學思維的診療意見,真是大家!」 青島市醫療隊第二組領隊李永春點讚。
「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降低重症病人的病死率,提高治癒率。」討論會結束後,陳孝平院士來到廣東中山三院醫療隊、上海華山醫療隊病區(ICU),慰問醫療隊員。他表示,想借這個機會當面問候各位援鄂醫療隊的同行們,希望大家保護好自己,早日戰勝疫情,平安凱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