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希望你在這個百家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悅讀」體驗。
冬至剛過,「象牙塔」裡的人送走了「餃子節」,喜迎「西蘭花節」的到來。百木凋零的寒冬中,支付寶「公益林」卻在北京團市委的「振臂高呼」下快速生長,全國數百所高校爭先恐後參與其中,其中尤以河南大學和鄭州大學最是對抗激烈,只為拔得頭籌後收穫「一噸西蘭花」的獎勵。難道各大學統統「放下雞腿」轉向素食主義的行列了?
支付寶公益林自2016年8月27日推出以來,旨在鼓勵更多人通過支付寶及其合作公司進行線上消費,從而降低碳排放,促進綠色節約生活方式的推廣。從誕生之初就廣受好評,現在擁有自己的一片螞蟻森林,已成為各大企業、單位的榮譽象徵。此次以河南大學和鄭州大學「塑料姐妹情」破裂為代表的「西蘭花戰役」,正是各高校在新媒體時代極力擴大學校知名度的手段之一。
如此新潮的高校,還能稱為「象牙塔」嗎?
大學被稱為「象牙塔」最早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那時的中國社會正處於內外交困之際,各類思潮如激流一般猛烈的衝擊著古老中國的陳舊思維。當時的大學有胡適先生的「白話運動」,有李大釗先生的「馬克思主義救國論」,還有陳獨秀先生高舉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大旗。正是這樣的「象牙塔」才讓當時腐朽麻木的「現實中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如今,大學又是如何?1977年高考恢復至今已42個年頭。從「老三屆」的豐功偉業,到如今慘澹的大學生就業率,「飄過」、「補考」、「四六級」早成陳詞濫調,無休止的社團活動更是玩物喪志。即將邁入2020年的你,是否會想念那時的「象牙塔」。
此次北京團市委號召發起的支付寶公益林活動,相信最終奪魁的高校會在獲得一噸西蘭花的同時,收穫他們最想要得到的社會知名度。但在這個熱點多如牛毛的時代裡,「一噸西蘭花」帶來的影響簡直就是太平洋裡投入一顆鵝卵石一樣。
早先各大高校火熱翻拍的「抖肩舞」視頻,也只是讓人們眼前一亮,熱度無法持續是這類造勢活動的必然。
高校參與支付寶公益林的建設,無論初衷是否高大上,最終結果能否像其宣傳的那樣達到促進綠色環保的目的,著實要打個問號。畢竟支付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覆蓋率早已接近100%,邊際效益實在太低。就像是你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將你已經149分的數學成績再提高區區1% 一樣。
你的父母一定有過一段「望子清華,望女北大」的夢,為何這兩所高校的聲望如此之高?斷不是因為這兩所高校的「西蘭花」多。看到此次支付寶公益林活動在高校中間的火爆,足見各高校是真誠致力於提高學校的聲望,只是這樣的活動真的收效甚微。與其如此「聲勢浩大」,不如踏踏實實做足學問,把提升學生的真才實學作為第一要務,那樣家長也才放心,社會也才會滿意。不要在造勢上用力太猛,那樣除了讓學生徒增煩惱,別無長處。
高校的「象牙塔」定然不會被「一噸西蘭花」壓垮,因為我們的未來需要他們精心培育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