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吐奶,也許是你的餵奶姿勢不正確

2020-12-20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孩子吐奶可謂是比較常見的棘手現象,此外由於經常吐奶,一旦擦拭不及時,乳汁就會殘存在孩子的脖子處,兩三天就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經常吐奶呢?怎麼預防孩子吐奶呢?

一.生理構造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吐奶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所以吃奶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吃得過急。 在吃奶中間可以停一下哺乳,給孩子拍拍背,因為有的嬰兒胃裡積氣比較多,孩子就會有大量吐奶的情況。

二.餵養姿勢

很多時候孩子出現吐奶是因為餵奶姿勢不對,媽媽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餵奶方式。如果是剛生產完,媽媽可以躺下,側著身子把嬰兒放在身旁餵奶。如果可以起身的話,最好把嬰兒斜放在腿上,頭枕在媽媽的胳膊上,讓寶寶的頭部稍微高一些。給嬰兒餵奶時,媽媽可以用一隻手的中指和食指分開夾壓乳房,把乳頭塞到嬰兒嘴裡,以免乳房堵住嬰兒鼻孔,也可以防止奶水流得太急,嗆著嬰兒。餵奶時要把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到嬰兒嘴裡,如果嬰兒只咬著乳頭,不容易吃到奶,還會咬傷乳頭。

三.拍嗝

每次餵完奶後不要讓孩子馬上仰臥睡覺,儘量用中空的手掌給孩子拍背,直到拍出嗝。有些孩子可能還會出現從鼻孔噴奶的現象,這種媽媽可以先讓孩子右側睡覺,過一會兒再讓孩子平躺。如果孩子發生吐奶,媽媽要及時將孩子的身體側過來,目的是讓孩子口內的奶從嘴角儘快流出來。

相關焦點

  • 寶寶經常吐奶是怎麼回事?是脹氣惹的禍,和餵奶姿勢有關係
    ,薇薇在寶媽群裡求助,想讓大家幫忙出出主意,有一位寶媽對薇薇說,可能是她餵奶姿勢不正確,所以才會導致寶寶吐奶。薇薇聽了這位寶媽的話,調整了自己餵奶的姿勢,過了幾天,寶寶吐奶的現象果然不見了。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看到寶寶吐奶會很著急,認為是寶寶的健康出現了問題,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很有可能是錯誤的餵奶姿勢引起的。
  • 寶寶吐奶、拍嗝、餵奶的正確姿勢,媽媽們要知道
    ,就要停止餵奶,千萬不要嫌寶寶鬧騰就繼續給寶寶餵奶,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在寶寶煩躁或者哭泣的時候繼續餵奶只會讓寶寶吞下更多的空氣,從而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在寶寶餵奶時如果有吐奶的情況,爸爸媽媽可依照以下幾個方法來給寶寶拍嗝:1、肩上拍嗝爸爸媽媽可以用一隻手摟著寶寶的後背,一手拖著寶寶的屁股,然後讓寶寶站立在媽媽的懷裡,讓寶寶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以防寶寶跌下來,這時候就可以在寶寶的背部輕輕的進行拍打了。
  • 吐奶、拍嗝、餵奶姿勢,一篇全都告訴你
    餵奶後幫寶寶拍出奶嗝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在吃奶時常會吞入一些空氣。如不及時排出,很容易引起吐奶和腸絞痛。為此感到不適而變得煩躁不安,所以為寶寶拍嗝尤為重要!當寶寶在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不要繼續一邊鬧一邊吃。
  • 寶寶經常吐奶?防止寶寶吐奶,餵奶的時候你要做好這些
    媽媽們經常會碰到一種這樣的情況,好不容易把奶餵進嘴裡了,以為總能輕鬆一下了,然而寶寶吃了奶之後一股腦的吐了出來,有時候還是從鼻子裡濺出來的。對於一些新手的媽媽來說可真的會有些嚇到,常常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寶寶經常吐奶,是寶寶生病了麼?這些關於寶寶吐奶的事寶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何餵養寶寶,才不會讓寶寶經常吐奶呢?這些方法寶媽要知道帶過娃的寶媽,應該都曾遇到過寶寶吐奶的問題,寶寶偶爾吐奶,可能還算是正常現象,但是寶寶經常吐奶的話,就需要引起重視了,不然可能影響寶寶健康發育。為了寶寶更好地健康發育,寶寶吐奶的原因,我們要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解決寶寶吐奶問題。
  • 寶寶經常吐奶,是寶寶生病了麼?這些關於寶寶吐奶的事寶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何餵養寶寶,才不會讓寶寶經常吐奶呢?,或者是寶寶吃奶的時候,可能會由於姿勢不對、吃奶方式等問題,導致寶寶將空氣吃進肚子裡,而寶寶膈肌還沒有成熟,因此,無法像成人一樣,自行排出空氣。
  • 寶寶吐奶怎麼辦?寶媽餵奶時注意這4個方面,吐奶問題迎刃而解
    注意餵奶的正確姿勢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很多都是沒有經驗,所以在餵奶的時候,容易出現「姿勢」不正確,這是導致寶寶吐奶的一個常見原因。所以經常會讓新手媽媽手足無措。所以正常的餵奶方式是:媽媽們最好採取抱著寶寶的方式餵奶,頭略高、腳略低。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要讓寶寶含住整個奶頭,防止吸入空氣。
  • 「拍嗝指南」吐奶、拍嗝、餵奶姿勢,爸爸媽媽要知道
    餵奶後幫寶寶拍出奶嗝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在吃奶時常會吞入一些空氣。如不及時排出,很容易引起吐奶和腸絞痛。寶寶會因此而感到不適而變得煩躁不安,所以為寶寶拍嗝尤為重。當寶寶在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不要繼續一邊鬧一邊吃。
  • 寶寶經常吐奶?可能是你的拍嗝方式不對,難怪寶寶老是嗆住
    每天十多次的餵奶讓小可感覺自己仿佛要被「吸乾」了。而更加令她覺得煩惱的是,小傢伙每次喝完奶就吐奶,好不容易吃進去的奶又都被親口吐了出來!看著自己好容易分泌的母乳就這樣被浪費了,小可很是無奈。在和親媽打電話溝通後,媽媽提醒說,「你是不是忘了給孩子拍嗝了?」聽到媽媽這樣說,小可這才想起來拍嗝的事。
  • 寶寶吐奶、拍嗝、餵奶的姿勢,媽媽一定要知道,都在這篇文章裡了
    面對新出生的寶寶餵養,以及在餵奶時出現的打嗝、吐奶的一些狀況,新手爸爸媽媽肯定也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但其實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也是有一些技巧的,只要寶媽們多加注意,一定可以護理好寶寶吐奶的情況。
  • 寶寶吐奶、拍嗝、餵奶的姿勢,媽媽一定要知道,都在這篇文章裡了
    面對新出生的寶寶餵養,以及在餵奶時出現的打嗝、吐奶的一些狀況,新手爸爸媽媽肯定也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但其實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也是有一些技巧的,只要寶媽們多加注意,一定可以護理好寶寶吐奶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發現在寶寶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千萬不要嫌寶寶鬧騰就繼續給寶寶餵奶,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在寶寶煩躁或者哭泣的時候繼續餵奶只會讓寶寶吞下更多的空氣,從而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除此之外,在餵奶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速度,千萬不能過快的給寶寶餵奶,不然這樣也很容易引起寶寶打嗝。
  • 0-12個月寶寶餵奶量、餵奶姿勢,及寶寶吐奶的應對措施,建議收藏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寶寶在不同的生長月份,用奶量當然也不會相同,像新手媽媽對於餵奶這件事,可以說是毫無經驗可言,會擔心餵得不適合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如何判斷小寶寶吃沒吃飽?
  •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哪一步?
    餵奶並不是媽媽的「天賦技能」不僅要學,還要練即便熟記了各種餵奶姿勢、下奶方法還是有可能碰上手足無措的情況比如——吐奶但其實小寶寶生理性吐奶很常見尤其是4-6月齡內的小寶寶生理性吐奶而且隨著寶寶不斷長大,大部分的吐奶情況到6月齡前後就會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持續到學步期前後。媽媽們不要擔心,只要在餵奶時避開一些操作誤區,這些生理性吐奶就可以避免。餵奶前×不檢查寶寶的鼻腔就哺乳。
  • 寶寶吐奶不可怕,多是生理性的!正確的做法是這樣......
    寶寶讓媽媽擔心的症狀之一,就是經常把剛剛吃下去的奶毫無預警地吐出來,雖然寶寶並沒有什麼痛苦的表情,也還是會讓媽媽揪著心。寶寶到底怎麼了?是不是不小心吃壞了肚子?還是腸胃發生了什麼問題?別急,讓我們一起揭開寶寶吐奶的秘密。
  • 面對嬰兒吐奶手足無措?媽媽避開餵奶誤區,寶寶不遭罪
    吐奶:6個月內及6個月以後的寶寶都會吐奶,通常由胃部不適引起。 其實無論是溢奶現象還是吐奶現象,在新生兒期都是比較常見的,很多父母就要問了,新生兒為什麼會經常吐奶/溢奶呢? 新生兒為什麼會溢奶/吐奶?
  • 嬰幼兒「吃奶」最怕的四件事,媽媽經常忽視,導致寶寶發生吐奶
    許多新手寶媽經常會因為寶寶吐奶而頭疼,尤其是嬰幼兒時期,有時吃的甚至還沒有吐的多。這種情況讓寶媽們束手無策,還有些寶媽直接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首先,各位新手寶媽要知道,嬰幼兒吐奶大多數都只發生在第一個月裡,隨著寶寶身體和腸胃的發育,吐奶情況的情況越來越少,最後徹底消失。
  • 餵奶前後做好這幾步,緩解多數吐奶
    「吃頓奶冷不丁就吐我一身,吐得我心都慌了」  「我家寶寶頻繁吐奶,一天吐十來次,好嚇人啊」  「我奶少,喝湯按摩好不容易讓她吃上的,沒吃幾口給你「哇」地噴出來一半。心都揪起來了,抱著她一圈圈地走,又心疼娃,又心疼奶……」  為什麼寶寶是吃撐了嗎?是餵得不合適嗎?
  • 0-12個月寶寶餵奶量和姿勢,寶寶吐奶的應對措施,建議收藏
    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寶寶在不同的生長月份,用奶量當然也不會相同,像新手媽媽對於餵奶這件事,可以說是毫無經驗可言,會擔心餵得不適合讓寶寶覺得不舒服正確科學的餵奶姿勢,寶媽們喜歡哪種呢?1. 搖籃式抱寶媽們可以坐在椅子上,上身保持直立,以前臂和手掌心去拖住寶寶的身體。
  • 餵奶姿勢有好多種,掌握正確的姿勢,你和孩子都舒服
    但如果媽媽採取了錯誤的哺乳姿勢,就會讓孩子吮吸得很不舒服。每位媽媽都應該正確掌握讓孩子順利吮吸的正確哺乳姿勢。這些哺乳流程還不了解的寶媽們快拿小本本記好呀!在了解哺乳姿勢之前,我們媽媽首先要知道規範的哺乳步驟,步驟如果清楚的話,可謂是一步錯步步錯。
  • 滿月嬰兒經常吐奶 滿月嬰兒經常吐奶正常嗎
    滿月嬰兒經常吐奶正確的拍嗝方法如下餵完奶後,媽媽應把寶寶豎著抱在肩上,用手輕輕拍打其背部,如果拍了好久寶寶還不打嗝,可以試試用手掌先按摩孩子的後背然後再輕拍,或者換一個肩膀再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