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奶前後做好這幾步,緩解多數吐奶

2020-08-28 親子教育凌老師

  「吃頓奶冷不丁就吐我一身,吐得我心都慌了」

  「我家寶寶頻繁吐奶,一天吐十來次,好嚇人啊」

  「我奶少,喝湯按摩好不容易讓她吃上的,沒吃幾口給你「哇」地噴出來一半。心都揪起來了,抱著她一圈圈地走,又心疼娃,又心疼奶……」

  為什麼寶寶是吃撐了嗎?是餵得不合適嗎?寶寶吐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寶寶又吐奶?先檢查這些「姿勢」對了沒

  1.準備姿勢:查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

  如果是,最好先清潔鼻腔再餵奶,避免寶寶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但要注意避免寶寶過餓或大哭後餵奶。

  2.餵奶姿勢: 避免平躺、銜乳不當、壓到小肚肚

  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餵奶而造成吐奶的機率了。

  同時,如果是母乳餵奶,寶媽應注意將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塞入寶寶的口中。否則寶貝吃奶時吸入空氣,就容易造成寶寶吐奶。(如果是奶瓶餵養,則要選擇合適寶寶嘴型的奶嘴。奶嘴孔太小,寶寶需要用力吸吮,會導致空氣被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過大,奶水流量大,寶寶吸吮時又容易被嗆著。

  另外,不自覺壓到寶寶的小肚肚,也是新手爸媽常見的「錯誤」姿勢,比如:餵奶時把寶寶抱得太緊、換紙尿褲時將腿抬得過高、紙尿褲包得過緊,都容易擠壓到寶寶腹部,進而誘發吐奶。剛吃完奶也不要引逗寶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餵奶後姿勢:記得豎抱拍嗝、注意側臥

  寶寶每次吃奶後,要記得豎著抱起寶寶後輕輕拍打後背5分鐘以上,能幫助寶寶打嗝,儘量讓寶寶打上2、3個嗝。當然啦,也不要為了打嗝影響寶寶的吃奶進程。

  寶寶吃完奶後要睡覺時,儘量使用側臥的姿勢,以防發生吐奶時,奶塊進入氣管而窒息。吃奶後睡覺的前15分鐘,寶媽最好陪在寶寶身邊;之後可以讓寶寶獨自熟睡,側臥的睡姿比較安全,寶媽可以放心。

  另外,如果寶寶已經吐奶了,刺鼻的難聞氣味也容易讓寶寶繼續嘔吐及時更換被嘔吐物汙染的衣服、被褥。

  除了護理,也要警惕消化不適的問題

  許多爸媽都聽過,寶寶腸胃嬌嫩,消化系統還沒發育好,可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1.媽媽的胃是豎著的,而初生寶寶的胃卻是橫著的。

  2.新生寶寶的胃只有葡萄那麼大,出生10天後,寶寶的胃也不過才雞蛋那麼大!稍不注意就可 能吃太飽,增加吐奶的機率。

  3.新生寶寶胃的入口(賁門)比較松,收縮力不夠,奶汁很容易逆流回食道。

  4.對比成人,寶寶的乳糖酶僅70%,腸激酶僅25%。酶活性低容易導致乳糖和蛋白質消化不良而引起脹氣。

  所以說,如若以對於上措施都檢查了,且排除餵養方式不正確,但還是經常吐奶的非母乳餵養寶寶,可能是出現了腸胃消化不適,或許可以嘗試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哦。

  牛奶蛋白分子就像一整串長長的珍珠,寶寶稚嫩的腸胃不易吸收哦!如果把珍珠斷開,分別吸收,就會容易很多的。

  臨床證實,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粉在24小時內能舒緩吐奶、哭鬧、煩躁不安、脹氣和排便頻率等消化不適。

  當然啦,這裡只是對寶寶生理性吐奶,提供的一些日常護理建議。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吐奶時弓著背,表情很痛苦。持續哭鬧並握緊拳頭;吐的奶呈豆腐花狀或者帶奶塊的半消化奶液,帶有酸味;又或者寶寶嘔吐劇烈而目頻繁,並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精神萎靡恍惚,甚至伴有發燒、拉肚子等情況。

  那麼很有可能是寶寶生病了,美贊臣提醒各位爸爸媽媽需要及時去醫院諮詢,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

相關焦點

  • 8個月寶寶頻繁吐奶,愁壞寶媽,做好3點就能緩解吐奶
    寶寶吐奶情況是非常常見的,這不,雲南的郭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她的寶寶剛滿8個月,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寶寶才吸了3口奶,就突然將嘴裡的奶水吐了出來,弄得衣服和地板上全是奶水。這可讓郭女士犯了難,地板上的奶水倒是很好清理,但是,寶寶衣服上的奶水就比較麻煩了。不僅要給他重新拿一件全新的衣服患上,還要仔細清洗衣服上的奶液,害的郭女士前前後後的忙了3個小時才搞定。不禁發出「我太難了」的感慨。吐奶是嬰兒處於哺乳期餵哺後不久,出現的一種乳汁或者食物從胃中向口腔出現返溢的一種現象。
  • 如何緩解寶寶吐奶?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吐奶,對於寶媽來說應該很熟悉,第一寶寶吐奶寶媽肯定不知道該怎麼辦?寶寶這樣吐會不會影響健康?經歷過第一次寶寶吐奶後,寶媽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不會再像第一次手忙腳亂了,那麼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呢?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如何緩解寶寶吐奶?下面我就來看看關於寶寶吐奶的哪些事?
  • 寶寶總是吐奶,怎麼辦?餵養中做好這4點,有效緩解吐奶
    如果寶寶吐奶頻次不高,只是偶爾發生,且吐奶後,精神狀態正常,沒有其它不舒服,那就不用擔心;但如果寶寶吐奶次數較多,且表情痛苦,那最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下。其實大部分寶寶小時候都有過吐奶的情況,而寶寶吐奶一般都是生理性吐奶,這是寶寶自身原因造成的。
  • 寶寶吐奶怎麼辦?緩解吐奶的5個小技巧,新手媽媽要掌握
    然而吐奶卻是另一種情形,寶寶吐奶量大,可能會一口奶直接噴射出來。這是因為寶寶的食道發育不完全,胃部壓力過大引起的奶水倒流。 寶寶吐奶常發生的月份 如果吐奶量較大,媽媽應該讓寶寶側臥,讓奶水流出,然後清洗鼻子和口腔。如果寶寶有嗆奶的問題,面部已經憋的發紅或者發紫,媽媽就要帶寶寶儘快就醫。 如何緩解寶寶吐奶 1、少食多餐 剛剛出生的嬰兒,胃部和食道還未發育成熟,胃部空間較小,肌肉彈性不好。如果一次餵奶太多,寶寶吃的太飽就會發生溢奶的問題。
  •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哪一步?
    餵奶並不是媽媽的「天賦技能」不僅要學,還要練即便熟記了各種餵奶姿勢、下奶方法還是有可能碰上手足無措的情況比如——吐奶但其實小寶寶生理性吐奶很常見尤其是4-6月齡內的小寶寶生理性吐奶其實,生理性吐奶的情況下,寶寶實際上吐出的奶量並不大,不會影響生長發育的。而且隨著寶寶不斷長大,大部分的吐奶情況到6月齡前後就會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持續到學步期前後。媽媽們不要擔心,只要在餵奶時避開一些操作誤區,這些生理性吐奶就可以避免。
  • 寶寶吐奶並非無緣無故,以下四件事寶媽沒做好,寶寶就很容易吐奶
    其實不管是哪種情況導致寶寶吐奶,其實都表示寶寶不舒服,為了減少寶寶吐奶的次數,以下幾件事寶媽要做好,做好了以下幾件事,寶寶吐奶的次數也會減少!而且寶寶也會因此更舒服!
  • 寶寶總吐奶,到底哪裡出錯了?這幾個餵奶操作誤區,媽媽要避免
    新生寶寶吐奶其實是很常見的,尤其是4-6個月齡的小寶寶。大部分寶寶吐奶的情況會隨著生長,在 6 月齡前後逐漸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持續到學步期前後才有所改善。如果餵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導致寶寶吐奶。
  • 寶寶吐奶不要慌,新手媽媽學會這幾招,科學帶娃讓你省心省力!
    首先,寶寶六個月以內的吐奶大部分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這個時期的胃,賁門都還沒有發育好,吃進去的奶就很容易從賁門反流出來造成吐奶。打個比方,一個沒有繫緊口的麻袋,是不是很容易掉東西呢,這種情況,會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賁門收緊,胃發育成熟,到了6個月基本緩解啦。
  • 這幾招防吐奶,竟比拍嗝還管用!學習了
    對於寶寶吐奶,媽媽首先想到的是拍嗝,拍嗝是有助於防止吐奶,但如果這幾步做不對,拍嗝也並不見得那麼有成效(更何況許多情況下,寶寶也不會成功打嗝~~)。所以,防吐奶這件事,還得從源頭入手。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貝吐奶。2適宜的餵奶姿勢媽咪坐著餵奶,相對躺著餵奶造成寶貝吐奶的機會要少。
  • 寶寶經常吐奶?防止寶寶吐奶,餵奶的時候你要做好這些
    寶寶會吐奶,其實無非也幾種原因。對於很多媽媽來說一開始餵奶沒有什麼經驗可言,都是完全憑感覺去餵的,吃下去也就可以了。那麼應該如何防止寶寶吐奶呢?如果是自身的姿勢問題導致的那就適當的調整一下自己餵奶的樣子,儘量把寶寶放在懷裡,稍微的斜著一點,寶寶長大一點就可以坐著或者站著喝了。當然還是要注意一下餵奶的環境,儘量的選擇一個比較平靜一點的地方,在寶寶吃奶的時候也不要打擾到他,這樣吃的也會更加順暢一些。
  • 緩解寶寶吐奶的5種方法
    怎樣才能減少吐奶呢……其實,寶寶吐奶的現象非常常見,首先你需要搞清楚,他是「生理性溢奶」還是「病理性吐奶」。「生理性溢奶」多發生在剛吃完奶,吐出的奶量較少,偶有量多,寶寶沒有任何不適,對生長發育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 寶寶吐奶後多久再餵奶?
    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媽媽就會很擔心,擔心寶寶是不是出現了某些疾病,而且還會擔心寶寶是否已經吃飽,那麼在寶寶吐奶後多久再進行餵奶?
  • 寶寶吐奶怎麼辦?寶媽餵奶時注意這4個方面,吐奶問題迎刃而解
    在帶娃的媽媽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都是有「吐奶」的情況,在帶娃的過程中這個就成了困擾,所以特別是在新生兒時期,寶寶經常會在吃完奶後吐奶,有的甚至會出現噴射性的吐奶,這確實會讓寶媽很苦惱,一天有時候達到很多次,換衣服有時候一天好多次,在冬天的時候頻繁的換衣物可能會導致感冒著涼
  • 寶寶吐奶了怎麼辦?新手寶媽不要慌
    新生寶寶各方面相對比較弱,因此寶爸寶媽要做好預防。主要是新生寶寶小,身體發育尚不成熟,胃容量也較小,而且食管肌肉張力較低,當攝入量較大、較多時,食物就會上湧,發生吐奶的情況。所以餵奶很容易出現這個問題,但是也不能讓孩子餓著!其次就是餵養方式如果不當、餵奶的姿勢不正確、寶寶肚子受涼等原因也會引起新生寶寶生理性吐奶的現象哦。其他原因就是可能寶寶生病了,腸胃不舒服!這個時候就需要去醫院了  寶寶吐奶怎麼辦?
  • 小寶寶頻繁吐奶怎麼辦?會導致營養不良麼?寶媽該如何緩解
    可能還有寶媽會認為,寶寶吐奶是正常現象,大一些就好了,也就不怎麼在意,雖然寶寶大多都是有吐奶現象的,但是如果寶寶頻繁吐奶,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因為寶寶頻繁吐奶,不僅會導致寶寶不舒服,還會影響寶寶健康發育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寶寶緩解吐奶問題呢?緩解寶寶吐奶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寶寶經常吐奶?
    其實,吐奶的現象在小月齡的寶寶裡較為常見,醫學上稱之為溢奶或反流。  大部分寶寶吐奶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會隨著月齡增加而減輕。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肌肉張力低,不能起到讓奶液「有進無出」的關門作用,奶液就容易倒流,引起溢奶或吐奶。但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吐奶,就需要格外重視,它往往會伴隨其他身體不適症狀。
  • 吐奶、拍嗝、餵奶姿勢,一篇全都告訴你
    餵奶後幫寶寶拍出奶嗝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在吃奶時常會吞入一些空氣。如不及時排出,很容易引起吐奶和腸絞痛。為此感到不適而變得煩躁不安,所以為寶寶拍嗝尤為重要!當寶寶在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不要繼續一邊鬧一邊吃。
  • 寶寶蹬腳,哭鬧,吐奶,大多是肚子不舒服,家長做好這幾點可緩解
    月月的寶寶剛滿月,但是月月發現小寶寶經常會出現雙手雙腳總是使勁蹬使勁伸,甚至在半夜睡覺也會這樣,還經常伸著伸著把自己伸醒了,之後就開始哭了起來,而哭鬧之後還會吐奶出來,孩子到底是怎麼了,月月諮詢到了菁媽,而其實不少孩子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極可能是因為肚子不舒服。
  • 寶寶吐奶怎麼辦?除了拍嗝緩解之外,你還需要懂的技巧
    為了讓孩子好受些,大部分家長都會心照不宣地採用拍奶嗝的方式緩解。但也有部分家長反映,拍嗝並不是很好用,不知還有沒有其他好辦法。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寶寶為什麼吐奶,從而想辦法讓他好受些。這確實是現在最普遍的緩解吐奶的方法,不過它也不是萬能的哦!2、胃的大小和狀態小嬰兒會吐奶,其實也是生理原因,大部分情況下隨著月齡增加和身體發育完善,這種現象會逐漸得到改善。
  • 寶寶經常吐奶,家長怎麼操作才能緩解呢?
    ,但部分出生幾周或幾個月的寶寶,吐奶的現象會逐漸嚴重,雖然不是強烈的反射性嘔吐,但吐奶的頻率還是很高。  這主要是由於食管下段肌肉過於鬆弛,導致胃內容物向上反流。這種疾病被稱為胃食管反流病。  7、儘量在寶寶極度餓之前餵奶。不要把寶寶餵撐。儘量多次少量給寶寶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