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食素小札
在巴塞隆納,「Hola」是你從早到晚最常聽到的詞。它是「早上好」,「你好」,也是想吸引別人注意力時用的語氣詞——類似於「嗨!」,「喲!」 法語中類似的詞是Bonjour!
從詞語的發音可以一窺某種語言/民族的性格。Hola!的讀音是「歐啦!」,發音不準的可能性是零,念完之後嘴巴是張開的嘴角是上揚的(不信你試試)。Hola這個詞就跟拉丁人民一樣自然率性。
(巴塞隆納的街,看到這坡度了咩?)
法語Bonjour的發音就不那麼容易,不是「笨豬」,也不是「蹦豬」,jou是一個濁音,後面的r需要發出。因此更像是「甭煮赫」。我朋友葛博士在我剛到巴黎的幾天不知糾正了多少次bonjour(和所有其他法語詞彙)的發音!Bonjour發音時嘴唇撅起成圓形(不信再試試),這個詞的發音就像法國人民一樣俏皮又傲嬌。
Shuman周一到達巴塞隆納,這幾天行走在這城市的山和海之間,慢慢能熟練用hola跟人問好,也漸漸喜歡上這個有風情的城市。
昨天我去巴塞隆納最大的,享譽世界的,有著800年歷史的超級大菜場LaBoqueria逛!大開眼界,說它是我目前去過的最美菜場一點也不誇張!
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些圖片,讓大家一睹為快!
以下,enjoy!
門口,
一進市場是水果店,糖果店,和堅果&果乾店:
很多店都是家族沿襲下來的,眼前這個店主可能爸爸爺爺曾爺爺都曾在這裡工作呢!
給果乾上方的橄欖油一個特寫,這是地中海沿岸,橄欖油最豐盛的地方!
再來看看水果。
不知道你們怎麼樣,我看到草莓3歐元1公斤的時候笑出聲了,在巴黎大概是3歐元1斤,國內草莓價格堪比巴黎(我真的布吉島為啥)……
嗯在這兒再提一個有意思的,法語的草莓是fraise,西班牙語是fresa,巴塞隆納所在的Catalonia地區方言Catalan是fresone, 這三個是不是很相似?所以學會法語/西班牙語在南歐就可以混開了!(Shuman要學法語!立flag!)
這麼大的牛油果3歐元一公斤!公斤哦,大家!
我在巴黎的時候每天吃一個牛油果(巴黎的也比國內便宜且質量好),在西班牙就更不用說了!回國之後還能不能直視價格籤了???
草莓,樹莓,黑莓,藍莓,currant,和姑娘果裝在一起賣,看起來美,營養上也更均衡呢!
賣水果的小店往往還賣鮮榨果汁,1~2歐元一杯。
來看看蔬菜。
昨天問大家知不知道番茄旁邊的是啥子,沒想到知道的這麼多!給大家點讚(但得獎的是Jacqueline,因為她起最早反應最快~早起的讀者有獎拿!)
這種像花一樣的美麗蔬菜英文是artichoke,中文翻譯是朝鮮薊或洋薊。蒸著吃烤著吃都行,中間嫩的部分可以做沙拉。
還有很多新鮮的蔬菜,但我注意力被別的吸引,就沒拍更多照~
來看看地中海地區的特產。
伊比利亞火腿配芝士,我雖然不吃,但覺得它的呈現方式很有趣。
下面是橄欖混合裝,可以當小菜跟雞尾酒/啤酒一起吃。橄欖的品種超級多,我吃過的有限品種當中偏愛黑橄欖,它回味悠長濃鬱,青橄欖酸味重。
地中海地區特色蜂蜜——柑橘花蜜,迷迭香蜜,杏仁花蜜,百裡香花蜜……真的好好奇它們的味道!(目前只試過百裡香花蜜, totally loved it!)
各種鹽——喜馬拉雅巖鹽,黑鹽,檸檬鹽,胡椒鹽,鹽之花……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這兒找不到的(well,中國碘鹽找不到)
來看一個可愛的小玩意。知道它是幹啥的咩?
是夾核桃的!
是不是很震驚?是不是!
是不是可愛哭了!是不是!
它的形狀是牛肝菌boletus,地中海沿岸也產牛肝菌呢!
下面給大家隆重介紹我在La Boqueria最喜歡的小鋪——一個香料店,在市場最後面一排,旁邊是幾家賣伊比利亞火腿的店。名字我忘記了,但想找也很容易,那個把香料用長袋子包起來,有著紅頭髮店員的就是。
我完全被單品和複合香料的種類震驚了,邊買邊與可愛的紅髮姑娘Aroa討論香料,不知不覺1小時過去。離開時買了兩大袋子香料,旁邊的火腿店店員紛紛朝我讚許地點頭,心裡肯定想:「這姑娘肯定跟我們巴塞隆納人一樣愛吃!」
推薦買chimichurry,這是一種西班牙(阿根廷也是,也許可以說是拉丁區?)人民摯愛的香料混合,有辣椒&牛至葉&甜椒粉等等。
當地人用它做魚,肉,香腸,但Aroa也說了咱們素食者可以用它烤土豆,放在意面上等等。等Shuman回去後好好實驗一番再跟大家報告!
對於肉食者來說,La Boqueria的海鮮區和火腿店應該很值得逛,我不吃所以沒問價格什麼的,不過根據市場的整體水準可以推測這裡火腿/海鮮質量應該很好,但價格不見得是最低的。
如果逛累了,還可以去市場裡很多小吃店/餐廳解決吃飯問題,邊緣還有兩個素食&純素小吃店呢!
在有著800年歷史的古老菜場,看著美麗的蔬果和眼前忙碌的人潮,吃著最新鮮的西班牙美食,耳邊還有街頭藝人的吉他/手風琴/歌聲,這時你只想說:
Hola! Barcelona!
Grasias! Barcelona!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