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就去逛菜市場吧

2020-12-20 記食

到了一個新地方

有人愛逛百貨公司

有店

我寧可去逛逛菜市場

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

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

熱熱鬧鬧,挨挨擠擠

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汪曾祺

中國人對吃的執著幾乎已經升級為一種近乎信仰的事情.

比如一群久不相見的朋友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了,大家會說,我們得出去好好吃一頓啊。

有朋友若是遇到傷心事,不開心了,你勸Ta,會說,要不,我請你出去吃頓好的。

在工作上取得了好成績,一開心,對辦公室的所有同事說,走!今天我請大家出去撮一頓。

考試結束了,項目完成了,買彩票中獎了,開開心心地去吃一頓,是犒勞飯;失戀了,分手了,公司垮了解散了,也要好好地去吃一頓,這是散夥飯。

。。。。。。

總之,不論何時何地,都是離不開吃的。

吃飯這件事,幾乎可以承載我們的所有情緒。仿佛通過吃飯,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可以找到出口。

而在每一個生命浪潮撲湧過來,我們試圖通過食物去尋找慰藉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卻是親自去逛逛菜市場。

如汪老先生所說,在那裡,可以感受到生之樂趣。

走了這麼多地方,最難忘的還是菜市場

古龍先生也曾說: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

為什麼呢?

在那裡,你既可以看到人們為生計所奔忙的艱辛;也可以看到人們對生活不曾褪減的熱情。

你可以看見穿著體面的講究人站在嘈雜的空間裡和菜販子鬥智鬥勇;也可以看到不動聲色的普通人將老奶奶竹籃裡的青菜全部買走。

你可以看見爽快粗暴的叫喊,也可以看見溫和沉默的等待;可以聽到源源不斷的討價還價,也可以聽到當下兩廂情願愉快的成交。

生活,在這裡沒有任何隱瞞地進行著。它是直接的,真實的,充滿一種蓬勃而向上的力量。

當你看到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對生命的對抗與融合, 當你感覺,在大千世界,每個人不過滄海一粟,或許,你可以找到一個新的自己。

菜市場充滿生活味、人情味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從來不是歷史名勝或者商業中心,而是菜市場。」

這個是自己種的本地香菜,你聞聞,香的很!要不要?要的話兩塊錢一把給你啦。

來,嘗嘗這個桑葚,這是山上野生的,別看長得不好看,可甜啦!你要買這個枇杷?不過那你剛剛吃完桑葚,再嘗這個可能會有點酸哦……

這個是只有我們這裡才有的野菜。只有到了這個季節才有。你拿回去用水洗乾淨,和辣椒一起炒,或蒸起吃,我們本地人很喜歡,外地人第一次吃可能會不習慣吶!

嘿,今天又來買菜啦!這個菜今天漲價啦,產地那邊連續暴雨,影響了收成。不要沒關係啦,再看看別的。

。。。。。。

在這裡,沒有在大商場所謂的被三六九對待,沒有售貨員對你不安的睥睨和緊緊的跟隨,只要你沒有過分的挑三揀四或討價還價,你總能在這裡收穫點真心。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往往會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了自己做的美食,並且寫,愛自己,從好好為自己做一頓飯開始。

食物的溫暖最能抵達人心最柔軟的地方。而親自去菜市場挑選自己或他人喜愛吃的菜,更是一種無聲而誠摯的關愛。

有一本書上寫:幸福是一種能力。當你嘗試不斷地去給予,你幸福的能力就會提升。

我們總以為,幸福,需要取決於物質基礎的富足與否。物質上成功的獲取,可以讓人感覺幸福。其實不然,人,是因為常常感覺幸福,才能慢慢成功。

比如,當你用心去菜市場為他人挑選食材時,你會變得專注而細心。

比如,在你同菜農交流的過程中,體會他們對待自然與土地的敬畏與熱愛時,你會多一份謙卑與尊重。

比如,當你目睹牲畜或家禽漁產被宰殺時,你的內心,會慢慢升起一份對疼痛感同身受的慈悲。

愛,是純粹真摯的給予和不希求回報的付出;愛,也是在不傷害其他生命時全然而開放的愉悅體驗。

有一篇小說,寫男主人公從小喪父,是媽媽拉扯大的。媽媽很愛他,也管得很嚴。當他第一次帶未婚妻回家,心裡很忐忑,很怕媽媽反對。

回家後,大家和和氣氣地相處,媽媽一直沒做評價。在他們要走的前一天,媽媽帶他的未婚妻去逛菜市場,回來後,媽媽跟他說,「這媳婦我很滿意,你要好好待她。」

離開家後,他問媳婦,「你們都做什麼了?」

「買菜啊」,媳婦說。

此後,他們婚姻美滿幸福,多年以後,他終於再次忍不住問媽媽當年的事。媽媽說——

「孩子,逛菜市場很能看出一個人的,她的性格,待人接物,會不會過日子,都能看得出來「

相關焦點

  • 愛逛菜市場的人,是不會垮的
    一連串的不如意,讓他意志消沉,有一天凌晨三點,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人生終極三問,愛情是什麼?現實是什麼?活著是為什麼?……我發了信息問他:你沒事吧?許久之後他回覆:沒事,就是有點想跳樓。從此他愛上了去逛菜市場,那裡成了偌大的北京城最治癒他的地方。
  • 去澳門,逛菜市場!
    反而是菜市場和一些老街,我每次去都會逛上半天,去感受一下本地的味道。菜市場是我最有興趣去逛的,澳門地方小,大的菜市場不多,我經常去的是紅街市菜市場,這邊很熱鬧,也很有生活氣息。第一次去的時候,發現他們這邊賣的蔬菜,跟我們家那邊是差不多的,我家是廣西的,還看到他們賣有廣西芋的,覺得好親切。
  • 我最愛逛菜市場,最愛那喧囂的煙火氣
    這大概是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原因,去了菜市場就覺得有一種親切感,覺得接地氣,覺得看到的仿佛不是菜,而是生活。所以如果從生活的意義來說,熱愛生活的人大概都會喜歡逛菜市場吧。畢業後,參加了工作,我更加喜歡逛菜市場。我妻子基本上沒有逛過菜市場,都是我這個居家好男人買菜做飯。我最喜歡的菜市場,就是城鄉結合部的露天菜市場。
  • 逛菜市場,人生一大樂事
    逛菜市場之所以稱之為樂趣是在於商家的吆喝、果蔬的香氣、剛出鍋的饅頭、砍價的聲音,這些畫面能讓人切身地感受到活著。菜市場的煙火氣是一股莫大的力量,安撫了一顆又一顆浮躁的靈魂。02|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古龍曾在《多情劍客無情劍》裡寫:「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場。」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言之有理。古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吃,永遠是人最原始最強烈的欲望。
  • 去了一趟菜市場,我讀懂了人生
    古龍曾寫過,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就放他去菜市場,就會重新萌發對生活的熱愛。大作家沈從文筆下也寫過鄉間的菜場,那裡的空氣、聲音、顏色,都會帶給人們滿足,相當於一個個人用各樣官能吃了很多東西。你走過再多地方,都少不了個心生親近的去處——菜市場。
  • 逛菜市場那麼愜意的事情,到了日本卻傻了眼,分分鐘懷疑人生!
    逛菜市場那麼愜意的事情,到了日本卻傻了眼,網友:分分鐘懷疑人生!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經濟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空閒的時間出門旅遊,旅遊不僅可以放鬆身心,還能夠增長見聞,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旅行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你喜歡逛菜市場嗎?如果某天它消失了,在巨頭擠壓之下……
    然而在這樣的內卷下,每天拉貨擺攤的菜市場攤販們,可能沒有底氣。如果某天菜市場消失了,你會有什麼感受呢?對於小e來講可能影響不大,因為清晨出門上班六七點回家,如果每天還去菜市場溜達一圈再回家做飯,只會壓縮休息時間。
  • 一個人若走投無路,就放他去菜市場.
    一連串的不如意,讓他意志消沉,有一天凌晨三點,他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人生終極三問,愛情是什麼?現實是什麼?活著是為什麼?我發了信息問他:你沒事吧?許久之後回覆:沒事,就是有點想跳樓。之後他在朋友圈消失了半年,聊天也很少回復,我一度擔心他熬不過這個坎了。兩周前,突然看到他在朋友圈發了幾張美食的照片,配文:聞著飯菜香,覺得終於活過來了。
  • 我朋友抑鬱,一直有自殺傾向,去了一趟菜市場竟然活過來了
    一連串的不如意,讓他意志消沉,有一天凌晨三點,他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人生終極三問,愛情是什麼?現實是什麼?活著是為什麼?……我發了信息問他:你沒事吧?從此他愛上了去逛菜市場,那裡成了偌大的北京城最治癒他的地方。
  • 抱著好奇心去逛了逛素可泰的菜市場,瞧泰國的菜市場裡都賣些啥?
    我想去泰國大家最了解的恐怕就是曼谷,清邁,普吉島,芭提雅了,近些年來,隨著一些直航飛機的開通,還有旅遊機構的大力推廣,一些小眾的城市也開始進入遊客的視野,比如甲米,蘇梅,華欣,清萊,還有之前中餐廳裡的象島。暫時就了解了這些,如果還有補充的歡迎留言。
  • 逛什麼街啊,逛菜市場才是正經事!
    最美不過菜市場,那些最值得去的一逛的地方。一反性冷淡常態,MUJI也開始食起人間煙火。就在上個月,MUJI全球最大菜市場正式在大阪府堺市開業!其實菜市場是一個城市最好的縮影,最市井、真實的市場往往孕育著普通人往復的日常,想滲透城市文化當中,你需要放下手頭的參觀指南,今天就帶你去看看有哪些最值得逛的菜市場!
  • 愛逛菜市場的人最愛生活,而菜市場治好了我的抑鬱症!
    閒著無事的時候我開始逛菜市場,誰知道半個月之後,菜市場竟然治好了我的抑鬱症!(是不是有一種假藥廣告的即視感)真正治癒我的是菜市場的生活氣息。當你思考的時候,你不知道生活是什麼,當你認真去活的時候,你就會明白,自己已經處在生活之中。國學大師季羨林就很愛逛菜市場。他曾經在一篇散文中描繪過這樣的畫面:鹹肉和板鴨成排掛在架子上,肥得仿佛就要滴下油來。水果攤子更是琳琅滿目。
  • 沒去過菜市場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作為一名年輕人,我有一個比較少見的癖好:逛菜市場。網上有數據顯示,44%的年輕人一周做飯不到2天,19%的人從不做飯。顯而易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去菜市場了,我身邊的朋友也很少會去菜市場。但於我而言,生活中的有些事,只有在我逛菜市場的時候才能有答案。
  • 在雲南逛菜市場,你就明白什麼叫徹底暈菜了,你們認識幾種呢?
    在雲南逛菜市場,你就明白什麼叫徹底暈菜了,你們認識幾種呢?民以食為天,做為一個遊客。看了不同地方的美景,了解體驗當地人生活也是必要做的事情。想要了解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菜市場是最好的去處,很快就可以了解到當地人喜歡吃什麼菜,喜歡的口味屬於那種類型。提起雲南,最有名的必然是麗江大理,之後就是騰衝版納。這些地方固然美景如畫,有的又頗具民族風情,但是往往人滿為患,常常被詬病商業化嚴重。
  • 你為什麼喜歡逛菜市場?是因為便宜麼?
    每個菜販,都可能是一位隱藏大廚 去菜市場總會感到很「方便」和「快捷」,攤主們往往會幫你把食材處理了,賣海鮮的,殺魚和開貝殼不在話下;而賣肉的,不管是切片、切丁還是切絲,他們刀工嫻熟,刷刷兩下就切好了。 在《圓桌派》裡,梁文道說到,「什麼人懂食物?什麼人懂吃?
  • 逛遍中國菜市場,自駕、野炊、露營,是一種什麼體驗
    當你決定了用自駕的方式走過2021,每到一地,就去當地的菜市場,買當地的菜,學當地的做法,在野外做飯,在野外露營,這將是一種什麼體驗?因為我喜歡逛菜市場,從小就喜歡,我喜歡那份真實的人間煙火。我去過全國一百多個城市,最喜歡去的就是菜市場。那些熱鬧的場面和鮮活的風物,那些土味的方言和淳樸的笑臉。讓人過目難忘……
  • 「你也在水果湖菜市場吃過飯?拐子,老水果湖了吧。」
    但在15年前,水果湖伢們通常不怎麼猶豫,就能給你答案。 「走啊,去菜場。」 水果湖那一片多是行政樓和學校,一到飯點,大部分人都會擁向一個神奇的地方——水果湖菜市場。 一個看起來用來買菜,其實被當做大眾食堂的菜市場。
  • 最「幽默」菜市場,賣菜標語「亮了」,網友:買菜像在感悟人生!
    ,那麼在最近的話,成都有一家菜市場相當火熱,反而這裡的年輕人特別多,因為這家菜市場的每一個菜飯販都是相當幽默,他們的買菜標語特別歡樂,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最」幽默「菜市場,賣菜標語」亮了」,網友:買菜像在感悟人生!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家調料店都有很多人在,經常去買調料的時候都覺得調料我是比較濃重的,甚至被這樣的機會給直接嗆倒了,但是這家店的調料他們的話語也是相當浪漫,讓人看到之後也是絕對想去的,他們家的買調料的標語是:聽說下雨天花椒和辣油更配哦。
  • 全球最頂級的菜市場:耗資120億建了十年,買菜如同逛皇宮!
    全球最頂級的菜市場:耗資120億建了十年,買菜如同逛皇宮!買菜是人們生活之中幾乎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而最常見的買菜的地方就是菜市場。之所以更多的人選擇去菜市場而不是環境條件更好的超市就是因為菜市場的菜可能比較新鮮同時性價比也很高。
  • 詩兄說:天寒人稀搵食艱~清晨逛菜市場,比北環市場遠一點
    北環市場搬了之後,感覺買菜也不方便了,除了超市還是超市,少了很多市井氣,以前覺得北環市場亂糟糟的,整天吵吵鬧鬧,現在才發現,原來那才是是銀川的市井生活,商販們不規整的擺攤,都想多向外擴騰點地方;和商販們的討價還價,爾虞我詐,你來我往;管理人員的聲貝高八度,蓋過了喇叭的聲音,鋼鐵怪獸在人群中龜速前行;等等,很普通的一些菜市場生活場景,如今看來仿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