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便乾燥,排便時間隔長,雖然有便意但是無法排出大便就是患上了便秘,這種病比較常見。作為家長看到孩子排便困難,會特別心疼,孩子長期排便不正常,會影響到孩子的胃腸道功能發育。大家都知道孩子年齡小,身體功能還沒有發育好,胃腸道這塊功能發育對於孩子營養消化吸收這塊影響非常大,孩子營養狀況好不好,和腸道功能有很大關係,所以家長一定要關心孩子是否排便正常,有便秘一定要及時幹預治療。下面跟著宋媽了解孩子便秘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孩子便秘原因有哪些
孩子便秘最主要原因就是飲食不當,此外還有精神、遺傳以及藥物原因,食物是否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發育,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便秘。
飲食不當
當孩子飲食攝入不足時,經過消化道後食物中的液體被吸收後,剩餘的食物固態殘渣量過少,導致大便量過少,變稠。奶中的糖分含量不足,將會導致腸道蠕動力減弱,致使大便乾燥發生便秘。
食物與大便性質關係密切,當孩子有不良飲食習慣,例如偏食和挑食,平常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日常飲食過於精細化,這會導致液體量和纖維素攝入不足,腸道無法得到足量的良性刺激將會導致便秘。
長期的飲食失衡會讓孩子腸道發酵菌中的菌群數量下降,將會導致腸道內部的發酵作用下降,酸性物質上升導致大便量多且質軟。
當孩子進食的鈣化酪蛋白含量過多時,將會導致糞便中含有大量無法溶解的鈣物質,致使糞便在腸道內的積聚量上升,極易引發便秘。
當孩子飲食中長期缺乏維生素B1的情況下,會使得腸壁神經節細胞受到損害,致使便秘形成。
精神原因
孩子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驟然改變時,孩子的精神會受到刺激,當孩子在排便過程中受到責備引發精神緊張,都會導致大腸不受外周自主神經支配,可引發不同時間長度的便秘症狀。
遺傳原因
部分患有便秘的孩子有家族遺傳便秘史,雖然其生長發育與正常兒童一致,生理功能也基本正常,但是由於家族性的遺傳便秘史,導致其發生便秘傾向較高,部分專家將其稱為素質型便秘。
藥物原因
服用部分藥物對於孩子胃腸動力有影響,導致胃腸蠕動速率減緩,從而引發便秘。例如抗酸劑、抗膽鹼能藥物以及利尿劑均會對胃腸動力造成影響,從而引發便秘。
孩子便秘怎麼治?
孩子便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中醫和西醫都有較多治療方法,但是治療孩子便秘的主要目標不是通便,而是徹底改善孩子腸道環境,家長要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排便習慣,促使孩子胃腸功能恢復正常,保障孩子身體發育正常。
制定合理飲食方案
為讓孩子養成合理飲食的習慣,家長需要注重引導孩子,日常生活中不要偏食和挑食,食物的來源要豐富,要多吃足量的富含纖維素食物,也就是多吃蔬菜,但是注意不要攝入過多的水果,水果攝入量過多引發的果糖攝入過量也會導致便秘。孩子日常飲食不要吃得過於精細,母乳餵養孩子可以添加輔食以豐富膳食來源,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優先考慮母乳餵養。
訓練排便習慣
訓練小孩良好的排便習慣對於緩解孩子便秘幫助較大,考慮到排便屬於反射性運動,因此家長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排便習慣,家長可使用坐便盆在晨起就讓孩子排便,讓孩子形成規律的排便習慣,一般需要三至兩周的時間,孩子就能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喝足夠的水
喝足夠的水,可以讓孩子便秘症狀緩解,喝足量的水之後,孩子腸道蠕動增強,大便不會過於乾燥。由於孩子自我飲水意識薄弱,因此家長需要制定孩子飲水時間,可以遊戲約定的形式進行,讓孩子對飲水感興趣,每天能夠攝入足量的液體。當孩子不願意過多飲水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餵食湯水增加液體攝入量。
多多遠動
增加活動量也可以緩解便秘,家長需要鼓勵孩子多參與運動,促使其胃腸道得到足夠的良性刺激。除鼓勵孩子主動活動外,還可為孩子按摩腹部進行被動活動,將手掌搓熱後在孩子腹部順時針按摩腹部,促使其胃腸蠕動增強,從而改善便秘。
在孩子便秘基礎治療方面,主要圍繞合理飲食、訓練排便習慣、足量飲水、增加活動量展開、心理行為治療和生物反饋療法展開。考慮到孩子便秘比較特殊,其生理和病理較成人都有特殊性,所以一定不能使用成人治療便秘的方法治療,需要以基礎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註:本文由 | 大禹齊柏林原創(圖片來自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個人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