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來自京城頂級牛娃爸爸分享~
建議家長們仔細研讀~
-
感謝親媽邀請我寫寫關於孩子數學學習的方方面面,
仔細想來,有很多想娓娓道來的,咱們今天先從數學學習的基礎說起~
之所以寫這個題目,是因為我曾經以為我自己的孩子在計算方面已經非常好了,但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在機構集訓隊考試和一些杯賽上還有時會因為計算出錯,導致會做的題最後答案不對,或者由於數據錯誤導致題無法向下進行,因此丟分丟的非常可惜。
在這個過程中,才意識到計算還沒有完全過關。也意識到在小低階段徹底解決計算問題的必要性。
親媽有話說:
計算準確性,低年級可能僅影響最後答案的準確性,
所以很多家長可能會看不到問題的本質,
可能會覺得:
「孩子是粗心、馬虎,題目他都會,思路他都有...」,
其實本質上是孩子基礎不牢固,計算準確性不過關。
首先先談談孩子計算準確性的重要性。
練好計算首先保證的就是正確性,不論是小學階段,中學階段乃至以後,本身題目會做,結果一算就錯,白白丟分,甚為可惜。
小低階段解題鏈比較短,出錯還比較容易發現。
小學高年級乃至中學階段,解題鏈會變得非常長,要求計算的量也非常的大。那麼錯題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學過概率的朋友們都知道,比如孩子計算的準確率是95%。小低階段假設每道題只需要一步計算就可以得出正確答案,那麼100道題的卷子,不考慮其他因素,孩子可能得分就是95分。而假設高年級時每一道題需要十步計算,假設每步計算都是95%正確率,只有這10步都計算正確答案才會正確。那麼每道題的正確率馬上下降到59.87%,那就要不及格了。
所以孩子在小學時候看著考試成績不錯,都是九十幾分,到高年級成績下降,計算不過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親媽有話說:
這樣子擺出數據,
就可以更直觀的看到計算準確率的重要性。
即使計算準確性95%,到了高年級,
每道題的計算量加大,計算步驟增多,
每道題的正確率立刻下降到59.87% !
另外計算不過關可能導致題做不出來。
因為到了高年級之後,有些題目的數據是經過巧妙設計的。通過之前其他條件的準確計算,可能會發現正好和某個數是倍數關係,這樣後面的解法就迎刃而解了。而如果之前這個數算錯了,你會發現數和數之間啥關係沒有,結果還不知道自己算錯了,然後就陷在題目中間總覺得少了什麼條件,解不出來。白白浪費時間。
因為時間比較久遠了,隨手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練好計算除了保證準確率,還能大大提高計算速度。
計算速度提高了之後,別人在考試時在計算過程中花費了半個小時,而你能夠只用10分鐘,那麼你就平白比別人多了20分鐘的時間思考題目的解法和檢查錯誤。這樣考試成績比別人高也是正常的了。
另外在訓練孩子計算速度的時候,孩子為了儘快做完,就必須集中注意力認真做題。這個過程本身就會培養孩子良好的專注力。避免養成磨蹭,拖拉和天馬行空的走神習慣。
我自己的孩子在二年級的時候,做老版的學而思計算小超市,做的快的部分已經可以達到兩分多鐘完成一篇並且可以做到都對。基本上看他就是直接寫數字。
曾經我以為他計算已經過關了,到三年級也就沒怎麼練計算了,結果後面看來,他計算依舊會錯,導致失分。
因此我的建議是在小學二年級之前,不論孩子計算水平如何了,仍然需要練熟計算。每天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甚至可以只花十來分鐘的時間,但是一定要持續練習。
記得《賣油翁》裡記述了一個老者能夠將油從錢口倒入葫蘆而錢不溼。他說了句:「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親媽有話說:
很多家長都會有種感覺,就是孩子計算沒有問題了,
每天就不會單獨劈時間出來再練習計算,
小編我自己家孩子也是這樣。
仔細想想,計算還是得持續練下去。
其實早晚都可以,甚至三歲開始也沒有問題。
01 要想讓孩子訓練好計算,首先要理解數字。
這部分完全可以從三歲開始。首先教會孩子如何數1到10。這個可以藉助玩具,零食和手指頭。比如要吃蘋果了,可以問問娃桌上有幾個蘋果啊?娃數對了一定要鼓勵娃。這樣娃才會有成就感,以後才自發的願意去數。
等娃數明白了1到10,就可以帶娃數1到20了,並且通過實物讓娃理解啥是15,啥是20。
在娃理解1到20後可以告訴娃下一個數是21,然後讓娃自己判斷再下個數是幾。一些總結能力強的娃會嘗試說出22。如果說不出來也沒關係,家長可以告訴娃22,然後問娃下個數是多少。幾次之後基本娃都能數到29了。
這時可以再讓娃思考下下個數是多少。在娃能數到39之後,後面一直到99都可以引導娃自己完成。只所以讓娃思考下個數是多少,一個是引導孩子從過去的規律來歸納出未知的知識,引導孩子自主發現規律。另一個是促進孩子養成喜歡思考的習慣。娃能數到99之後就可以告訴娃下個數是100了。
之後孩子理解101和110會稍有些難,但這關過了之後就可以帶娃數到200,隨後娃理解規律後會很容易理解一千,一萬乃至到億。
數數階段到此告一段落,可以為算數打好基礎了。
接下來就是計算的練習。
02 首先要教的是5以內加法。
這會手指頭,玩具,零食齊上陣,娃理解了之後沒事路上可以隨口問一下,1加3等於幾?
這階段會很快擴展到10以內加法。不過這階段除了天賦異稟的娃,大部分娃都是要依託手指頭。因此這時教娃數手指頭表示1到10,不要用一隻手來表示,而要用兩隻手。使得8就是8個手指頭,讓娃對於數字和手指頭數能產生對應關係。所以5加3是5個手指頭加上3個手指頭。理解了1到10的加法,就可以讓娃理解1到10的減法了。同樣手指頭,玩具,零食齊上陣。這部分也不會太難。
這階段就可以讓娃做10以內的加減法了。這階段會有一段時間娃主要依靠手指頭計算。沒有關係。
最好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練習。隨著每天的練習,娃慢慢就會擺脫手指頭了。這部分不用求快,關鍵是娃的熟練度要上來。這是之後計算的基礎。
10以內的計算比較熟了就可以嘗試20以內的加減法了。這時手指頭已經不夠了,可以藉助腳趾頭了。可是藉助腳趾頭太麻煩了,我還是借用圍棋棋子吧。通過圍棋棋子的分拆擺放,讓娃理解如何湊十,借十。比如5加8,就是5給8兩個湊10。自己還剩3個。一共13個。然後再配合一定量的20以內的計算練習。這階段先從不需要進位和借位的題開始練起,練一段時間後再加上需要進位和借位的。
(親媽在排版的時候想到這張照片,手指不夠,腳趾來湊~)
20以內的規則是之後的基礎,因此一定讓娃練熟。這時娃基本已經可以擺脫依賴手指頭了。因為手指頭已經不夠了,總不能脫了襪子數。
20以內練熟後會非常快拓展到50以內乃至100以內的加減法。關鍵就是娃能理解規則。所以在引導娃的時候可以引導娃自己找出100以內加減法規則。這樣除了訓練計算能力,同時訓練娃勤於思考的能力。娃會了100以內加減法後直接可以讓娃運用同樣規則嘗試千以內乃至更多位的運算。
當然除了讓娃理解規則,每天要配合一定量的計算題做配合,具體的量因人而異。早期可以少一些,避免打擊娃的興趣。後期每天上百道題也是正常。
另外在娃做題時同步計時,如果娃興趣比較濃,就可以通過時間的縮短和正確率的提高給娃成就感。這種是最優的方式。有些娃可能需要胡蘿蔔加大棒。比如錯題數在3個以內,時間在5分鐘內做完一篇就結束,超出了就需要再罰一篇。計時的好處是避免娃養成磨洋工,做會兒,走會兒神。或磨磨蹭蹭的習慣。這些習慣在孩子未來學習影響非常大。所以前期純鼓勵,在娃計算比較熟了就可以要求既對又快。
加減法比較熟了就可以讓娃開始背九九乘法表了。
隨後就可以訓練表內乘除法了。然後就可以教娃乘除法的豎式,進而學會多位乘除法。
隨後就是四則混合運算,以及各種巧算方法。然後配合足夠量的練習,基本5歲左右四則運算方面的各種計算都可以學會了。隨後保持每日計算一直到小學二年級基本你能收穫一個計算又快又準的娃了。
親媽有話說:
前輩對於如何訓練計算能力這塊,講的很詳細。
尤其是在計算規則這塊,
在孩子理解規則的時候切忌跳步、求快。
孩子初步理解了規則以後,並不代表就會計算,
更不代表孩子就能計算的又準又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想要又快又準,
就需要配合大量的練習,幫助孩子去深刻理解規則,
過程中可能需要反覆修正。
新學期
新幹勁
從計算開始
掃碼發送
「計算打卡」
入群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