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物理,運動規律題目解析總結

2020-12-25 高考網

  專題一:運動規律

  知識要點:

  1.質點(A)(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

  (2)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並不存在.

  (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並不取決於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參考系(A)(1)物體相對於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

  ①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儘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③因為今後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於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1-1中質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A)

  (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的位移為s,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的方向.

  (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5、勻速直線運動(A)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相等,質點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質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1)位移圖象(s-t圖象)就是以縱軸表示位移,以橫軸表示時間而作出的反映物體運動規律的數學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線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於橫軸(時間軸)的直線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於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

  (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點做加速運動;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點做減速運動.

  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A)

  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並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的鉤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並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後放開紙帶.

  (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複做三次

  8、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A)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o+at(減速:vt=vo-at)

  (2).此式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2(減速:s=vot-at2/2)

  (4)位移推論公式:(減速:)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相鄰的相等的

  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aT2(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

  加速度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9、勻變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10、自由落體運動(A)

  (1)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於地球的引力產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並不大.

  (3)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vt=gt.H=gt2/2,vt2=2gh

  專題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律

  【知識要點】

  11、力(A)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於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體發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力的分類⑴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1.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於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①質量均勻分布的有規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採用懸掛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彈力(A)

  1.彈力⑴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兩物體直接接觸;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於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

  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彈簧彈力:F=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係數)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

  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14、摩擦力(A)

  (1)滑動摩擦力:

  說明: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於G;也可以等於G;也可以小於G

  b、為滑動摩擦係數,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

  (2)靜摩擦力: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問題:力學,運動學還可以,電學,磁場學不好?

  答:電磁學的背後其實就是力學,是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深入理解,是受力分析的拓展,也是能量動量的延伸。電磁學這方面要多問為什麼,為什麼粒子可以這樣運動,要理解各種題型背後的原理,現在如果才高二的話,儘量不要選擇去記憶題型,還是多從為什麼上入手比較好。

  問題:現在在複習波,覺得好難啊,老師,我該怎麼學呢?

  答:波其實比較喜歡考察波動圖像和振動圖像結合的問題,一個能得到周期,一個能得到波長,進而能得到波速,同時從振動圖像中,能知道其中一個質點的振動方向,進而能在波動圖像中判斷出波的傳播方向。注意多解性問題,難題不多,考的內容也一直都是那麼幾個,加強整理的話,我相信你能把波收入囊中,加油!

  問題:老師您好,我的物理動量老師錯,有沒有典型例題呢?

  答:動量重點題型:一、多過程問題:比如跳車,拋物體之類的;二、碰撞模型:①彈性碰撞,既要有動量守恆的表達式也要有能量守恆的表達式②完全非彈性碰撞:既要有棟梁守恆的表達式也要有能量守恆的表達式;三、斜面模型和圓弧模型;四、人船模型;五、爆炸和反衝模型;六、子彈木塊模型(滑板滑塊模型)。

  問題:我電學學的不是很好但是不知道補應該從那入手?

  答:對於電學一般大家都是比較茫然的。關鍵在於整理,舉個慄子:電場強度E,那麼跟它有關的,就有E=F/q,E=kQ/r2,E=U/d,考慮每個式子的適用條件,以及q和Q的不同,對電場有無影響,同時注意電場強度的大小還可以從電場線的疏密來判斷,電場強度是矢量,矢量要注意迭加過程中的平行四邊形法則。這樣你就能一步步延伸開去,把模型和知識點綜合到一起了。

相關焦點

  • 高一上學期物理,直線運動題目解析總結
    ,通過簡單分析計算,選擇符合的選項;  3、極限分析法:對於部分物理量可以取無限大(小),從而得出結論;  4、直接推理法:抓住題眼和關鍵詞,利用規律方法,找出各物理量之間的聯繫,進行分析、推理、判斷,甚至要用到數學工具進行計算,得到結果;  5、觀察法:觀察各個選項之間異同,找出差別處,針對差別,採用估算等技巧快速得到答案;  6、最重要的方法
  • 高考高分基石---學好高一物理
    且看其知識體系各高中在高一、高二的講課順序、涉及內容基本一致: 高一上學期學習質點的直線運動、靜力學及牛頓第二定律,屬於必修1內容。 高一下學期學習內容有:萬有引力、圓周運動、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恆,屬於必修2內容;動量定理,屬於選修3-5。
  • 高考知識物理考題:關於行星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
    高考知識物理考題:關於行星運動的規律,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A.克卜勒在牛頓定律的基礎上,導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B.克卜勒在天文觀測數據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C.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找出了行星按照這些規律運動的原因D.克卜勒總結出了行星運動的規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王尚: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考卷預測
    文/王尚從這次考試開始,班級物理考分排名再次大規模波動,有的差生開始逆襲,有的優秀生開始掉隊;此次考試難度不小,下次考試(期末考)難度更大。以後好的學生更好,差的更差跟不上節奏。這種情況一般持續到高二上學期,屆時天下已定。高三物理差生能實現大幅度逆襲的,只有百分之一吧。
  • 物理能量守恆真的難?是因為你沒看到這篇神總結!
    在高一的第二學期末,會全面學習能量守恆,並且與高一全部所學的知識點相互結合,包括牛頓定律,曲線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說是涉及到了高一的方方面面,因此也成為高一期末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在高二上學期電學和磁學裡,可能傳統上與力學相關的能量守恆好似消失了一樣,但是到了高二下學期,學習了電磁感應之後,能量守恆在串聯電力做功和產生焦耳熱方面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選修3-5動量守恆定律也會頻繁與能量守恆結合來求解物體的運動狀態。
  • 高一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重難點預測
    王尚老師的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重難點與常考點預測中,前10個考點為平拋運動與圓周運動,後5個考點為萬有引力與航天。(1)速度合成與分解,最典型的就是小船渡河及類似問題。我建議同學們去分析下《物理自診斷》專題12例3,例4,例5,例6;把這些題放到一起,看看解題思路。
  • 王尚: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重難點預測
    王尚: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重難點預高一下學期的考試主要內容包括:圓周運動、萬有引力與航天、機械能守恆定律。王尚: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重難點預如果是坐標圖像處理,坐標圖像的斜率的意義同學們要搞清楚。(2)動能定理的實驗。
  • 高一上學期武漢期末統考數學最新解析
    2020—2021年度上學期高一期末質檢在今天下午即將結束26號下午進行的數學考試
  • 新高一必修1《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新高一必修1《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剛性繩(或接觸面):認為是一種不發生明顯形變就能產生彈力的物體,若剪斷(或脫離)後,其中彈力立即消失,不需要考慮形變恢復時間.一般題目所給細線和接觸面在不加特殊說明時,均可按此模型處理。2.
  • 讓高一物理養成孩子們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物理觀念
    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學也因此更加清晰的聚焦了物理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堅持學科育人、課程育人的教育本心,給學生打下學習過物理的深深的烙印。作為高中物理老師,我認真學習了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並通過高一物理教育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體會到高一物理的教育教學可以養成學生的物理學核心科素養中的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物理觀念。
  • 高中物理的靈魂,高一物理
    初中物理各個章節聯繫並不大,互相獨立。高中物理每個知識點都是即將要學的知識點的基礎。每個知識點都有可能成為「讓戰爭失敗的馬蹄鐵」。高一物理,上冊是下冊的基礎,而整個高一物理又是高二物理的基礎。高一高二物理合在一起又是高三物理總複習的基石。2.綜合性強!
  • 【吐血整理】2018新高一物理參考書推薦
    每到例題都解析詳盡。附後的習題也提示了用哪道例題的方法,可謂門檻低,易上手,是學習階段的好階梯。多功能題典收錄的是歷年來比較經典的習題,都有難度星級區分和解析,是一本不錯的詞典性參考書,適合拓寬習題面。中學生學習辭典-物理卷大而全,找知識點很方面。
  • 高一物理個人工作總結
    一學期很快就結束了,我們備課組遵照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本組實際,認真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狠抓工作落實,注重探索、實踐,齊心協力,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和工作任務(必修二),現將本備課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總體情況。
  • 高一物理曲線運動知識點總結,非常全面,全部吃透秒變學霸!
    曲線運動是高中物理分量較重的一個知識板塊,主幹知識有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天體運動。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知識將在高二的物理學習中用到,因此,學好曲線運動的知識很重要。曲線運動的特徵是:質點運動的速度方向時刻在發生變化,各時刻的速度方向均沿軌跡的切線方向。
  • 高考物理: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多過程問題
    在動力學問題中涉及物體兩個或多個運動過程,在不同的運動階段,物體的受力情況、運動情況發生了變化,這類問題稱為多過程問題。「多過程問題」是每年高考的重點,常以計算題型出現,綜合性強,考查知識面廣泛,難度中等偏上。
  • 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解題技巧—方程組問題巧解
    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這次期末考試對於高一的同學來說至關重要。本次期末考試不僅是同學們升入高中以來的第一次考試,本次考試還會影響同學們下學期的選科情況。說到選科,無論是3+3地區還是3+1+2地區,都繞不開物理這個科目。
  • 高一期末考試必備:高中物理追及相遇問題解題技巧
    高一的同學由於對運動規律把握不到位經常在此類問題上失分。今天老李就給同學們講解一下追及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先提問大家一個問題:追及相遇問題我們在小學奧數題中就遇到過,初中物理也有學習,為什麼到了高中之後我們還是不會做這類題?
  • 高一物理知識要點全面總結
    物理這門科目,就跟數學一樣,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因為物理難,物理的學習讓學生感到頭疼。物理有很多很多的公式,雖說這些公式的運用不像數學那樣靈活多變,但也比數學更加的難理解。如果學物理要想把題目做會,就一定要先要把書上的知識理解透了,如果不把書上的知識理解透徹,考試做題的時候就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而看書也要一定的技巧,是要從定義中看出問題來,知道能從哪些方面出題,有哪些考點,然後再去看例題,自己分析推導,儘量不看書自己去做,能給別人講出來並且問不住你才是真會了。
  • 2011年高一物理複習:寒假必須做的四件事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物理組  孫鵬   高一物理特點:   高中物理的特點就是高一學習完幾乎所有的方法,但是知識量比較小.所以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物理組建議高一的學習就應該把精力集中在物理方法的學習.例如,微元法,等效法,補償法,矢量法,圖像法等.尤其是v-t
  • 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善於系統歸納總結知識點
    我上了17年的學,學了很多課程,每門學科的難易程度不同,但最難的一門課程就算是高中的物理,在初中的時候,我的物理學的還挺不錯,但是到了高一,物理學的特別差,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後我也複習了知識點,感覺內容完全掌握了,但是到了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去分析題,總有一種題目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