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到中國走一回,是摒棄對華偏見的有效途徑

2020-12-12 環球網

新華社法蘭克福2月2日電 專訪:到中國走一回,是摒棄對華偏見的有效途徑——訪《我眼中的青島》一書作者埃格

「我去過中國很多次,50次以後就不再數了……」現年77歲的諾貝特·埃格1日在法蘭克福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當被問及一個相對確切的數字時,這位年逾古稀卻精神矍鑠的老人回憶片刻後說:「我想應該超過100次了吧。」

當天,由埃格撰寫的《我眼中的青島》在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舉行新書發布會,吸引了中德兩國嘉賓上百人。不一會兒,現場圖書就被搶購一空。埃格介紹說:「這是一本個人著作,講述了我1989年以來在青島的所見所聞。」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埃格擔任德國曼海姆市第一副市長長達16年,2005年退休。在此期間,曼海姆市和青島市於1995年正式締結友好合作關係,曼海姆也成為青島在德國的首個友好合作城市。

《我眼中的青島》一書共分7個章節,根據埃格的個人經歷,通過歷史文化、經濟科技、城市建設與交通、教育與社會等多個維度,全景式地講述了這座中國海濱城市的發展歷程。

「兒時求學期間,我就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了解到青島被德國殖民的歷史。」談到如何與中國結緣、與青島結緣,埃格說:「1989年,時任中國駐聯邦德國大使梅兆榮向我推薦說,青島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值得去度假。」

初到青島,埃格就收穫了意料之外的驚喜,並被這座城市深深吸引。他說,完全不曾想青島是一座如此適合度假、療養的海邊城市,人們還可在這裡學習歷史。

埃格告訴記者,之後他每年到訪青島三五次,結識了很多當地朋友。開放友好的青島市民,古典文化與現代文化交融,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04年,青島市政府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

在埃格看來,青島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一扇窗口,它的發展變遷也是中國融入世界的一個縮影。他回憶說,促進德中友好交往的歷程不乏阻力,比如一些德國媒體傳播對中國不友好的情緒。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德國遊客到訪中國,隨著德中經貿聯繫日益密切,德國人對中國有了完全不同的印象。

百聞不如一見,埃格認為,到中國走一回,是德國人摒棄對華偏見的有效途徑。

他舉例說,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舉辦了「曼海姆周」活動,約100名曼海姆市民受邀走進青島,「他們無一例外地對我說,『在青島的所見所聞與之前的想像完全不同』」。

不僅是青島,新疆、遼寧、重慶、湖北、海南等許多地方也留下了埃格的足跡。他說:「中國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沿海地區,內陸地區、西部地區變化也很大。」

退休後的埃格一方面向身邊朋友、向德國民眾介紹中國,推薦他們去中國看一看,克服對中國的偏見;另一方面致力於推動德中民間交往。2012年,埃格與中國男足前主教練施拉普納等德國友人發起首屆德中U16青少年足球邀請賽。該賽事已連續舉辦3屆,為中德青少年交往、中德足球交流增添了一條新紐帶。(新華社記者沈忠浩 申正寧 饒博)

相關焦點

  • 中國外交部:奉勸蓬佩奧摒棄意識形態偏見 停止誣衊中國政治制度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電 (黃鈺欽)針對美國務卿蓬佩奧近日要求美地方政府慎重開展對華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在網上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奉勸蓬佩奧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尊重中美關係歷史和基本事實,停止誣衊中國政治制度。
  • 外交部:奉勸蓬佩奧摒棄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在美國全國州長協會會議上發表演講,稱中方對美地方各州施加影響、進行滲透,要求美地方政府重視對華競爭並慎重開展對華合作。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今天(11日)的網上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蓬佩奧的演講罔顧中美關係的歷史和現實,通篇充斥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外交部發言人批駁美國務卿涉華言論:充斥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時冉):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採訪時再次發表涉華負面言論。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4日表示,其言論純屬老調重彈,繼續全然不顧中美關係的歷史和現實,通篇充斥冷戰思維和政治偏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外國人在華籤證延期攻略
    外國人在華籤證延期攻略 Visa extension for foreigners in China Types of visa extension for foreigners 外國人在華籤證延期是指依法取得相關來華籤證、合法在華居留或停留的外國人,延長在華時間而對籤證進行延期申請。
  • 華媒:在日僑團呼籲僑胞確認外國人在留卡有效期限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4日電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2012年7月9日開始,日本實行新在留管理制度,向在日外國人發放「外國人在留卡」,取代了原來的「外國人登錄證明書」。法務省由於預算方面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否會向所有的持卡外國人寄送通知。可能出現的後果是,持卡人經過7年的漫長時間後因遺忘而錯過「外國人在留卡」的及時更新。新制度規定,在留卡的有效申請期限內未完成更新者,根據入管法第71條第2則規定,將被處以1年以下的懲處,或20萬日元以下的罰金。如果長時間過期而未更新在留卡者,可能被取消在留資格,遭強制送還。
  •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就「允許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的公告...
    2020年9月23日,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關於允許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的公告》後,外國公民就公告內容的諮詢較為集中,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現就公眾關心的問題解答如下:一、什麼是外國人居留許可?外國人居留許可是中國公安機關籤發給符合條件需在華長期居留(居留期超過180天)外國人的一種居留證件。
  • 這樣的偏見早該摒棄了
    連中國數學會前理事長>袁亞湘院士近日在接受《中國婦女報》採訪 時也給出了明確的判斷: 「女生不擅長數學是偏見。」摒棄以往偏見,對孩子學習多鼓勵,不要言語刺激。2. 提升孩子學習興趣,比如選擇一些有趣的書,讓孩子對數理化學習有新鮮感,不枯燥乏味。 比如樂樂趣的奇趣大課堂系列,分別是《奇趣大化學》《奇趣大生物》《奇趣大物理》《奇趣大數學》和《奇趣科學實驗》。
  • 深挖文化資源 凸顯中華魅力 中旅「在華外國人遊中國」產品上線
    深挖文化資源 凸顯中華魅力 中旅「在華外國人遊中國」產品上線 2020-12-20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個「最」盤點在華被判死刑的外國人
    韓國外交部5日表示,當天接到中方通報,韓國籍毒販金某已在中國被執行死刑。事實上,2000年中國發布首份《中國的禁毒》白皮書以來,已經有來自韓國、日本、菲律賓、緬甸、寮國、英國等國10多名外國毒販在華被判死刑。而除了涉毒犯罪,還有一些外國人因其他嚴重犯罪在華被判死刑。
  • 外交部:敦促美方摒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記者王賓)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摒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推動兩國關係回到協調、合作、穩定的正確軌道。據報導,美國國防部網站刊文援引美防長埃斯珀有關表態及美國防戰略稱,美正處於大國競爭時代,這意味著美首要戰略競爭者是中國,然後是俄羅斯,但中國的麻煩更大;中國希望改寫二戰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從中受益的國際秩序;中國的崛起不會讓美領導人擔憂,但中國共產黨統治下崛起的中國令人憂慮。
  • 國家移民管理局:在華外國人籤證到期可自動順延兩月
    原標題:國家移民管理局:在華外國人籤證到期可自動順延兩月  3月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依法有效防控海外疫情輸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提出,在疫情防控期間,在華的外國人如果停居留期限已經到了,可以自動順延兩個月。
  • 日本人如何在中國辦理外國人在華工作籤證?
    日本在地域上與中國是近鄰,科技和物質生活水平都比較高,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日本人也開始來工作謀求發展,甚至遷移到中國來工作、生活,定居中國.外國人來華,不能以旅遊籤、家庭隨籤在中國從事合法工作,如果想要在中國合法的工作,就必須申請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否則就屬於外國人在華非法就業,俗稱『打黑工』.那麼,日本人想要在中國各大城市進行合法工作,該如何進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申請呢?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申請流程、日期、步驟是怎樣的?
  • 在華外國人籤證即將到期怎麼辦?國家移民管理局:自動順延兩個月
    3月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依法有效防控海外疫情輸入有關情況。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針對日前部分國家對中國公民入境採取管控相關情況進行了回應。有記者在發布會上問到,在華外國人反映,由於疫情影響,他們的來華籤證即將到期,但是無法離開中國,請問在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移民管理局對於外國人出入境政策方面有什麼考慮和安排?劉海濤介紹說,國家移民管理局已經關注到了該情況,而且已經出臺了特殊的變通政策進行安排。
  • 解答「允許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的公告」內容
    2020年9月23日,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關於允許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的公告》後,外國公民就公告內容的諮詢較為集中,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現就公眾關心的問題解答如下:一、什麼是外國人居留許可?
  • 外交部就疫情、在華外國人違反防疫規定等問題答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近來,中國媒體出現了越來越多關於在華外國人違反防疫規定的報導。但數據表明,在中國宣布暫停持有效中國籤證和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之前,來華的90%都是中國公民。我在採訪中了解到,多數疫情期間來華的外國人都能夠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外界擔憂中國有關防疫措施越來越過度地針對外國人。中方對入境外國人採取的防控措施會不會給予外國駐華外交人員一定豁免?
  • 【重磅】中國放寬外國人入境,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無需重辦籤證...
    中國官方23日調整外國人入境政策:自北京時間28日0時起,將允許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相關人員無需重新申辦籤證。 此前,在3月26日,中國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稱,中方決定自2020年3月28日0時起,暫時停止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籤證和居留許可入境。暫停外國人持APEC商務旅行卡入境。暫停口岸籤證、24/72/144小時過境免籤、海南入境免籤、上海郵輪免籤、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144小時免籤、東協旅遊團入境廣西免籤等政策。
  • 在華外國人:想更了解真實中國 從留下開始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題:更了解中國,從留下那一刻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在華外國人故事新華社記者北京,記者會現場,巴基斯坦記者阿斯加爾戴著口罩,記錄著中國抗「疫」的最新進展;上海,鬧中取靜的小巷,英國人富克斯偶遇熱情的中國清潔工
  • 國家移民管理局:在華外國人籤證到期可自動順延兩個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在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華外國人籤證如果到期,可自動順延兩個月,無需再辦理手續,他們仍可在華合法停居留或出境。
  • 外交部回應「國際宗教自由報告」:美方應摒棄偏見,反思自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日前發布2019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對中國的宗教政策進行指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也借宗教問題對中國共產党進行攻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美方所謂的報告涉華內容和蓬佩奧的有關言論罔顧事實,充滿了意識形態的偏見,大肆詆毀中國的中央政策,嚴重幹涉了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
  • 2020年度總結:外國人來華留華的方式途徑
    2021年雖然已按部就班的開啟了新一年的大門,但是對於在2020年飽受一整年疫情之苦的各國人民來講,卻也不能說,新的開始真的就到了。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相關入境政策,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外國人想要進入中國或留中國的入境信息,不過由於出入境信息變動頻繁,具體情況還是需要以出入境相關的實際政策與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