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課業負擔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是什麼?原來是這三樣!

2020-12-13 孖無悔觀教育

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普遍的事實。

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克服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現象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報告》認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有三多:一是課程門類多;二是課外作業多;三是測驗考試多,並且認為「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課程門類多

如今均衡發展以來,中小學開設的課程多達十幾二十種。以小學為例,這些課程除了常見的語文、數學、英語之外,還有諸如道德與法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綜合學習與實踐,音樂、體育、美術等科目在內多達十幾種的課程。

初中課程還更多,這些課程一般只分為兩類:主科和副科

二、課外作業多

課外作業也很多,多得學生加班寫到半夜十一二點。有一位家長曾經說過,她家孩子單說語文作業,就分為日記、小作文、大作文、抄寫本、聽寫本、生字本,改錯本,課外教輔資料,還有老師要求列印的資料等等將近十本左右,如此多的作業就連家長也區分不出來。

三、測驗考試多

中小學測驗多到什麼程度?以小學為例,有各種比賽的考試,有月考,有段考,期考,縣區學校的聯考等等。還有教師在本班開展的單元測驗等等,多達十幾次。

遠遠超出減負三十條中規定的小學集中考試次數每個學期不能超過2次的規定。

為什麼會出現中小學生作業多的現象呢?

根據資料分析得出結論,學生作業多,考試多的根本原因是我國教育制度改革得還不徹底,還沒意識當前的應試教育理論已經不適合新時代教育新特點。

所以,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還是由於各地的學校管理者片面追求升學率,以成績評價學生和老師的思想分不開。

還有部分學校用繁重的課業和不給學生出教室等繁瑣的管理制度壓制學生,這顯然是違背教育規律的。

教育教學本身就只是一種正常的活動,因為有考試分數排名,學生競爭壓力就出來了;

有升學率和績效、職稱,教師的競爭壓力就出來了;

有了先進表彰和政績觀,學校的競爭壓力就出來了;

社會招聘需要看文憑,家長的競爭壓力就出來了……最終,各種補習班應運而生,想禁止也禁止不了了。

總之,學業負擔的背後是升學率,升學率的背後是學業競爭,學業競爭的背後是學生、家長、教師、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等的利益衝突。

相關焦點

  • 散發材料三: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有關材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擔負自己的責任,切實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  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教育能做什麼?近年來,作為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課堂,減輕學生第三種課業負擔  學生的課業負擔,既有物理負擔和心理負擔,還有在學習新知過程中由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產生的負擔,我們稱之為「第三種負擔」。 由於課堂效率低下,只好靠時間來彌補,才是過重負擔的主要來源。
  • 什麼是合理的學業負擔、什麼是過重的?教育部說清楚了
    不少家長都害怕孩子學業負擔過重,影響身心發展。那麼,如何正確理解減負?減負是否就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在14日的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為家長釋疑解惑,同時也介紹了中央印發的相關文件以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等熱點問題。
  • 什麼是合理的學業負擔、什麼是過重的?教育部說清楚了→
    不少家長都害怕孩子學業負擔過重,影響身心發展。那麼,如何正確理解減負?減負是否就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在14日的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為家長釋疑解惑,同時也介紹了中央印發的相關文件以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等熱點問題。
  • ——教育系統對症下藥破解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述評
    在十九大記者招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也派發了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問題的紅包。  「減負」是一直以來橫亙在學生、家長、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面前的難題,亟待破解,卻又荊棘重重。  過去一年,隨著國家多項政策的出臺,各地強有力舉措的施行,「減負」攻堅戰正在全力突圍。
  •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要有哪些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不利於成長。同時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已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給學生減負,說者容易,做者難。涉及多種因素,多方需求。一是教材內容過多,過深,教學目標要求過高。二是部份家長希望大,要求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要求比別人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三是教師職稱晉升要學生成績,考核評價,評先選優要學生成績。
  • 孩子作業拖沓,造成負擔過重:減負還要對症下藥
    長期以來,中小學生負擔重為人們所詬病,減負之聲不絕於耳。教育行政部門也多次發文治理學生負擔問題。過重的學業負擔,給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帶來很大傷害,要堅決克服。但有些現象很讓人無語。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負擔因人因事而異,需要我們分類分析,對症施策。一、因課堂上吃了夾生飯而造成課業負擔教師布置一項常規性課餘作業,這項作業本不構成負擔,較短時間便可以完成。而對於個別學生而言就是一種負擔。
  • 教育部回複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教育部在答覆中透露,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課業負擔過重導致高中學生睡眠不足問題。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指南,進一步強化全面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改變片面應試教育傾向。
  • 家長背的不是書包,是過重的負擔
    他在校門口送學生離開時,堅持把家長幫孩子背的書包取下,讓孩子自己背,這一舉動引發熱議。書包該誰背?本不該是個問題,如果不是太重,當然是學生背。但現實中,家長越庖代俎的現象很多。家長背的不是書包,是娃娃過重的學業負擔。書包裡裝的,是遠遠超過孩子承受能力的壓力,這壓力和孩子的實際年齡不匹配。誰加的壓力?當然不是學生要求加的,而是來自社會各方。
  • 宜昌出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教育局針對「八嚴禁」進行督查暗訪
    近日,宜昌市教育局發布《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以下簡稱「八嚴禁」):嚴禁搶超教學進度、嚴禁挪用課程課時、嚴禁公布考試排名、嚴禁超標布置作業、嚴禁違規組織補課、嚴禁擠佔休息時間、嚴禁變相增加負擔、嚴禁違規校外培訓,並將對「八嚴禁」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暗訪。
  • 貴陽市教育局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發現娃娃作業多,家長可舉報
    20日,貴陽市教育局召開專題工作會,就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進行專題部署。會議明確要求,學校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教師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據了解,針對近來有家長反映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為此貴陽市教育局召開了此次部署會。會上明確要求,各區(市、縣)教育局、全市中小學要遵循教育規律,按照國家、省、市的有關要求,嚴格依照課標教學,開足開齊課程,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向課堂要效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著力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為下一步推進貴陽市全面推進中考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 中小學教師額外工作負擔過重!教育部發話:出臺減負清單!
    中小學教師額外工作負擔過重!教育部發話:出臺減負清單!當前由於一些歷史的和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額外工作負擔過重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多、頻率高各類調研、統計、信息採集等活動交叉重複、布置隨意佔用教師大量時間
  • 正常課業不等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
  • 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楊東平教育洞察|減輕課業負擔的癥結何在?
    令我非常意外的是,參會的教育學者中多數都不認同學生負擔過重這個說法,認為學生自己只要有興趣願意花時間鑽研,這就不算負擔過重。還有一個老師說他的兒子現在上高二,每天回家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作業了。總之是基於一種個人的經驗或者其他的一些判斷。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就整體情況而言,它的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 【關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給學生減輕負擔 上海市將取消中小學英語考級
    給學生減輕負擔 上海市將取消中小學英語考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7日 13:24 來源:新聞晚報     昨天(15日),上海市教委就本報3月13日報導的《英語等級考成關注焦點市教委教研室:是否取消未確定》一文作出回應,經研究,今年五月份即將舉行的中小學英語等級考試由學生自願參加,明年全面取消這一考試。
  • 解讀: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頭條: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聚焦】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關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