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2020-09-06 奈曼旗新聞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和此前使用教材相比,新使用的國家統編《語文》教材總結吸納了語文課程改革的優秀成果,沉澱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化語言文字的運用,強化語文和生活的聯繫,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素養、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統編教材有助於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促進民族語言授課學生與其他各民族學生交流交往交融,為今後個體發展和升學就業拓寬了渠道。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

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與往年相比,將原來小學二年級起開設的《漢語》課程改為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國家統編《語文》課程,初中一年級將原來的《漢語》課程改為國家統編《語文》課程。以上就是全部變化,其他學科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因此,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也不會變,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擔憂。

說清楚了雙語教育體系,再來說課業負擔。事實上,課業和負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些違背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超出教學大綱、額外增加的內容,叫做負擔;那些在正常範圍內設置的,我們把它叫做課業、學業,是必須付出的努力。教育本來就是一件負重前行的事,沒有負擔或全是負擔的教育都是不可想像的。分清楚了這一點,再來看小學使用統編《語文》教材就很明晰了。

從課時調整本身來看,我區對民族語言文字授課的小學和初中一年級課時進行了調整,按每天1課時安排國家統編《語文》課程,這樣的調整充分考慮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也體現了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的基本要求。從調整後的課時比例來看,各學科課時的比例完全符合國家課程設置方案要求,學年課時總數和周課時數也都控制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各地還會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結合學校實際做好課程銜接,適度調整教學進度和課程難度。因此,學生的課業負擔也不會增加,家長們同樣也無需擔心。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無疑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教育中的各方都不能置身事外。家長的心態要更平和,老師的教學要跟進,學校的方法要優化,教育部門也要有大作為。唯有各方相互理解、共同給力,才能為孩子撐起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內蒙古日報

編輯:許 楠

審核:李文靜

終審:於洪峰

王愛國

相關焦點

  • 【關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解讀: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頭條: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關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關注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內蒙古日報》評論員: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內蒙古日報評論員: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正常課業不等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中小學課業負擔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是什麼?原來是這三樣!
    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普遍的事實。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克服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現象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報告》認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有三多:一是課程門類多;二是課外作業多;三是測驗考試多,並且認為「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要有哪些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不利於成長。同時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已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給學生減負,說者容易,做者難。涉及多種因素,多方需求。一是教材內容過多,過深,教學目標要求過高。二是部份家長希望大,要求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要求比別人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三是教師職稱晉升要學生成績,考核評價,評先選優要學生成績。
  •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完善評價體系
    論壇現場 12月5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南京拉開帷幕,全國各地的教育界頂尖專家、學者,中小學一線校長、老師,為了同一個主題「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學生減負」:課業負擔重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對於過重課業負擔問題,陳寶生說,前不久出臺了史上最嚴減負令,就是減負30條。但是,課業負擔過重,是多因一果的現象,涉及政府、學校、家長,要綜合治理。 他表示,要嚴控課程容量和難度、每門課講的內容,並要嚴控「非零起點」教學。「『非零起點』教學就是孩子還沒有上學,就教了很多知識,以為可以促進孩子成長。其實,一張白紙交給老師,才更利於教育。家長這樣教一點、那樣教一點,就把白紙畫花了,這叫『張飛畫扇子,醜死齊白石』。」陳寶生說。
  • 聚焦杭州學後託管:不上課不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怎麼做到
    Q:落實「三不」如何監管?(記者註:不上課、不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A(市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袁立斌,,下同):首先涉及到學後託管的組織方式,要避免以行政班的形式,可以跨年級跨班級組織;其次,加強檢查監督,教育行政部門會到學校抽查,市人大代表會一對一安排到小學,不定期上門向學生和家長了解情況。
  • ——教育系統對症下藥破解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述評
    孩子們的興奮得益於2017年10月江蘇省發布的最嚴「減負令」:控制每日作業總量和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進行作業免檢、每周無作業日等探索……  在全國多地,類似的「減負」新政也是頻頻出現:湖北建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和學業負擔監測機制,從制度上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浙江寧波鄞州區,學生晚10點還未完成作業的,在家長證明下可選擇不做完剩餘作業。
  • 教育部回複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教育部表示,將持續加大減負工作力度,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保證高中階段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8個小時。 教育部在答覆中透露,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課業負擔過重導致高中學生睡眠不足問題。
  • 北京規定小學三年級前不開設英語課程 減輕課業負擔
    原標題:北京規定小學三年級前不開設英語課程  為進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切實解決擇校、學生課業負擔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將從對中高考進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
  • 武漢新中考改革增加了學生課業壓力和負擔?市教育局回復……
    近日,有家長表示希望新中考改革,能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及課業負擔,對此市教育局也做出了回復。武漢市教育局各位領導,你們好,本人2020年8月關於新中考改革課目增加,增加學生課業負擔問題向貴局反映,通過開學一個月後學習情況來看,中考改革確實存在以下問題,原來的傳統課程,並沒有降低難度,數學還是有壓軸題,英語,語文明顯教材和考試脫節,道法,歷史課堂時間不足,還有其他課程,如生物,地理,學生疲憊不堪,練習時間完全不足,教育的目地是讓孩子們真正學到知識,而不是填鴨式的學習,改革的初衷是想讓學生成為全面人材
  • 宜昌出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教育局針對「八嚴禁」進行督查暗訪
    近日,宜昌市教育局發布《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以下簡稱「八嚴禁」):嚴禁搶超教學進度、嚴禁挪用課程課時、嚴禁公布考試排名、嚴禁超標布置作業、嚴禁違規組織補課、嚴禁擠佔休息時間、嚴禁變相增加負擔、嚴禁違規校外培訓,並將對「八嚴禁」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暗訪。
  • 散發材料三: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有關材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擔負自己的責任,切實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  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教育能做什麼?近年來,作為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課堂,減輕學生第三種課業負擔  學生的課業負擔,既有物理負擔和心理負擔,還有在學習新知過程中由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產生的負擔,我們稱之為「第三種負擔」。 由於課堂效率低下,只好靠時間來彌補,才是過重負擔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