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定小學三年級前不開設英語課程 減輕課業負擔

2020-12-14 齊魯網

  原標題:北京規定小學三年級前不開設英語課程

  為進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切實解決擇校、學生課業負擔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將從對中高考進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

  在高考方面,北京市教育考試院負責人透露,北京市2014年高考的科目分值、考試側重、志願填報、投檔方式等都將有一系列改革。其中,即將出臺的北京市2014年高考方案中最大的變化來自英語科目。北京高考英語科目分值將下調,並逐步向一年兩次社會化考試過渡。考試將側重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側重,突出基礎能力,淡化選拔功能。在志願填報與錄取環節,將對一志願增設平行志願,確保高分考生不因志願數限制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同時,對遠郊區縣考生實施專項招生,提升寒門學子上大學機會。

  在中考方面,北京市教委負責人介紹,2014年北京中考方案已對部分考試科目分值將進行調整。其中,語文科目分值將上調,英語科目分值將下降。英語將側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應用能力,其選拔功能也將大大削減。

  此外,北京市還將出臺一系列措施破解擇校問題,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其中包括:小學三年級前不開設英語課程,普通高中優秀學生轉入重點高中就讀,免費為小學生提供課後素質教育輔導等。

  有關詳細情況,10月22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將進行深度解讀。(光明網董城、張景華)

 

  齊魯網教育爆料請撥打電話0531-81695031,或加QQ2954190855。齊魯網教育頻道與您一起關注教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散發材料三: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有關材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擔負自己的責任,切實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  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教育能做什麼?近年來,作為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課堂,減輕學生第三種課業負擔  學生的課業負擔,既有物理負擔和心理負擔,還有在學習新知過程中由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產生的負擔,我們稱之為「第三種負擔」。 由於課堂效率低下,只好靠時間來彌補,才是過重負擔的主要來源。
  • 淄博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最新答覆!
    2001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提出「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 教育部前發言人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 贊成者認為可減負 反對者認為...
    近日,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關於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的呼籲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有贊同者表示,取消小學英語課可減輕孩子課業負擔,而不贊成者則表示,現在考試這麼重視英語,不得不學。
  • 宜昌出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教育局針對「八嚴禁」進行督查暗訪
    近日,宜昌市教育局發布《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以下簡稱「八嚴禁」):嚴禁搶超教學進度、嚴禁挪用課程課時、嚴禁公布考試排名、嚴禁超標布置作業、嚴禁違規組織補課、嚴禁擠佔休息時間、嚴禁變相增加負擔、嚴禁違規校外培訓,並將對「八嚴禁」的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暗訪。
  • 廢除小學英語教學,小學生的學業負擔才會減輕
    小學生的學業負擔要減輕,首先要全面廢除小學英語教學。可能這個說法有點極端,但我始終認為,小學開設英語課除加重學生負擔外,無其他意義。 提出這個觀點基於兩個背景。 第一個是關於英語高考該不該廢除的爭論。
  • 北京:小學3年級起開英語課 中高考英語難度將整體降低
    原標題: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開英語課 北京明年新學年實施;已開英語課不會叫停,中高考英語難度將整體降低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 正常課業不等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學生使用的教材換了,作為家長難免會有各種擔憂,很多少數民族學生的家長,既擔心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會對現有的雙語教育體系造成衝擊,也擔心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家長們的這種擔憂也在情理之中,老師、學校和教育部門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認真對待,更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排憂。我們先來說雙語教育體系。
  • 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開英語課
    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新京報訊 從下一個學年開始,新的小學一年級新生將不用再上英語課,今後北京將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零起點」開設外語課。
  • 【關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與往年相比,將原來小學二年級起開設的《漢語》課程改為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國家統編《語文》課程,初中一年級將原來的《漢語》課程改為國家統編《語文》課程。以上就是全部變化,其他學科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因此,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也不會變,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擔憂。說清楚了雙語教育體系,再來說課業負擔。
  • 解讀: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頭條: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聚焦】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關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
  • 關注丨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與往年相比,將原來小學二年級起開設的《漢語》課程改為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國家統編《語文》課程,初中一年級將原來的《漢語》課程改為國家統編《語文》課程。以上就是全部變化,其他學科和其他年級課程設置不變,使用教材不變,授課語言文字不變,蒙古語文、朝鮮語文課時不變。因此,現有雙語教育體系也不會變,家長們完全沒有必要為此擔憂。說清楚了雙語教育體系,再來說課業負擔。
  • 貴陽市教育局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發現娃娃作業多,家長可舉報
    20日,貴陽市教育局召開專題工作會,就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進行專題部署。會議明確要求,學校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教師不得布置重複性和懲罰性作業,不得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據了解,針對近來有家長反映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為此貴陽市教育局召開了此次部署會。會上明確要求,各區(市、縣)教育局、全市中小學要遵循教育規律,按照國家、省、市的有關要求,嚴格依照課標教學,開足開齊課程,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向課堂要效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著力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為下一步推進貴陽市全面推進中考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 中小學課業負擔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是什麼?原來是這三樣!
    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普遍的事實。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克服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現象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報告》認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有三多:一是課程門類多;二是課外作業多;三是測驗考試多,並且認為「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淄博小學能1年級就開英語課嗎?教育局這樣說!
    2001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提出「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工作目標和步驟。」
  • 楊東平教育洞察|減輕課業負擔的癥結何在?
    但是這與我們的實際經驗和感受是很不相同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學科學習難度,尤其是小學生的數學,它的難度通常要比西方國家、比日本高1-2個年級。有人說了一個段子:每一個中國小學三年級的「學渣」,到了美國的五年級都是「學霸」。一個英國的學者也說過這話,他說:「英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才學勾股定律,而中國的初中生就學勾股定律了。」
  • 《內蒙古日報》評論員:正常課業不等同於負擔
    語言相通是人與人相通的重要環節,語言不通就難以溝通,不溝通就難以達成理解,就難以形成認同。少數民族學生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對就業、接受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融入社會都大有裨益。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區民族語言授課學校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開始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並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