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經方醫學理論體系與修學體系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
按:如何按照經方辨證思路使用時方,比如玉女煎之類,馮老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就請夢龍同學帶領我們,通過她跟診的記錄和分析來學習老師的治方治驗吧:
「口中噴火感」之麥門冬湯案與齒衄之玉女煎案
案例:
閻某,女,44歲,2014年9月4日初診
口中「噴火感」1月,口乾,咽幹,食慾可但不消化,無腹脹,前幾日齒衄,小腿肚酸脹,汗可,有時多,晨起陣汗出,不惡風,勞累後尿頻急,大便粘,2-3日一行,舌淡苔薄白脈細。
辨證分析:
辨六經:口乾咽幹,「噴火感」、汗多不惡風,為陽明熱象,不消化、尿頻、小腿酸脹、大便粘,為太陰裡虛寒伴有飲象,故病位在裡,寒熱錯雜,為陽明太陰合病。
辨方證:根據傷寒論條文:「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麥門冬湯治療裡虛津虧、虛火夾痰,因而咳逆上氣、咽中枯燥、痰涎粘著不去者。本案陽明熱象較重,故同時加生石膏清瀉陽明之熱。處方予麥門冬加石膏生薑湯證。
用藥:麥冬30克,清半夏15克,黨參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大米一撮 姜3片,大棗4枚 六劑
2014年9月25日二診:口熱減,口粘減,口中覺潤,食慾好轉,納可,但牙衄,大便1-2日一行,腨脹,苔白脈細。
辨證分析:
辨六經:牙衄為血熱迫血妄行所致,故為陽明;小腿酸脹為溼邪停滯肌肉,為太陰,故辨六經仍為陽明太陰合病。
辨方證:牙衄多為上熱之象,多以陽明熱盛或者虛火上炎論治,若屬虛火上炎,上實下虛,玉女煎常有良效。方中石膏、麥冬、生地、知母,性涼,清瀉陽明之熱,牛膝性苦平,故玉女煎應屬於陽明病,針對陽明上實下虛之牙痛。本案牙痛、下肢酸脹,上實下虛,為玉女煎證,又以芍藥甘草湯酸甘生津,針對腨脹。故辨方證為玉女煎合芍藥甘草湯證。
用藥:生石膏45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牛膝10克,知母15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七劑。
患者未再來診。
按:初診口中熱感多屬陽明,但「寒熱有常,虛實無常」,虛熱、實熱同屬陽明,胃腸有熱或津液虧虛均導致,因此臨證需結合他症辨明虛實。本案脾胃虛寒明顯,故不可單純清熱,需時時顧護胃氣,虛實兼有,補中兼清,方能奏效,故以麥門冬湯健胃生津,針對虛熱,又因陽明熱盛,故同時加石膏,虛實兼顧,標本共收。二診口乾、口熱顯減,復齒衄,腨脹,仍為陽明太陰合病,兩診六經相同,但寒熱虛實程度不同,二診血迫鼻衄,熱重而寒輕,故以玉女煎加大清熱之力,虛實兼顧,兼以芍藥甘草湯生津液而治。
「保胃氣,生津液」當為醫者時時所銘記。
(204.11.15 於京)
胡希恕經方醫學
本微信訂閱號由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建設單位——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辦。 胡希恕經方醫學訂閱號致力於經方學術推廣與應用,關注後即可定期收到我們精心編輯的經方學術。每天學一點經方,仲景門人人可入。歡迎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對我們的肯定和支持。
最大最專業的經方交流平臺微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