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很美,「阿里山的姑娘」還有另外的故事

2020-12-19 一棵樹的微旅行

沒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對臺灣最「熟悉」的地方莫過於阿里山和日月潭,從課本中而來。

阿里山在中部的嘉義市,上山一定要試試乘坐森林小火車,紅色的車頭和車廂,曾經是運送木材之用,經過改裝,變身旅遊觀光的功能,頗有復古小火車的情調。

別因老舊而小看它,這條鐵路和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山鐵道、秘魯的安第斯山鐵道,並列為世界三大登山鐵道。一路咣當咣當伴隨著「Z」字型的爬升,像螺旋一圈圈地向山頂進發。山下還是陽光燦爛,山腰就雲霧繚繞,一路在茫茫雲海中穿行,堪稱「雲端鐵路」。

阿里山溫差相當大,過了奮起湖站之後,開始爬升,感覺陣陣涼意,不知不覺經歷熱帶到溫帶再寒帶的轉換,3個多小時晃到了阿里山車站。

山中古樹蒼天,空氣清新的原始森林,深呼一口,簡直是天然的洗肺。穿過山林,眼前一面明鏡般的水潭,將林間景色倒映其中,傳說有兩姊妹在此投湖殉情,故而名「姊妹湖」,有些傷感。

姊妹湖

阿里山最有名的樹木,莫過於「神木」,可惜因一次雷擊而倒塌了,當時被雷電劈成三段。之所以稱為「神木」,是它已經有3000年的樹齡了,樹種為臺灣特有的「紅檜」,能散獨特香氣,樹高58米,胸徑6.5米,是「亞洲樹王」,僅次於美洲的巨樹「世界爺」,這樣一棵「龐然大物」,被視作有靈氣的神物般的存在,當之無愧的「神木」了。

倒塌的神木

阿里山的看點之一就是千奇百怪的老樹頭,原本山上有紅檜樹30多萬棵,而現在樹齡600-3000年的只有幾十棵尚存了,急速減少的原因則是在日據時期被砍伐,運往了日本。

紅檜樹是一種非常優良的木材,樹木高大、木質細膩、耐用,當年在日本佔據臺灣到投降的這50年中,將阿里山的木材由大到小几乎砍盡伐絕,為了快速地運送木材下山,還修建了鐵路,我們上山乘坐的小火車便是用來運送木材的,只是現在改成了客運車廂。

山林裡太多太多被砍伐後留下的老樹頭,隨著歲月流逝,綠色的植被覆蓋了全身,成為阿里山的一道奇觀,經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後,具有了千奇百怪的形態,人們發揮想像力,將其中一些賦予了新的名字和寓意,什麼「金豬報春」、「象鼻木」、「永結同心」等等,算是用另一種方式來銘記歷史吧。

「永結同心」樹頭

到了阿里山,不自覺就會哼兩句: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可惜現在阿里山的原住民已經難得一見了,他們是否和《奧德賽巴萊》中的一樣呢?

很多人會以為《高山青》這首歌是高山族民歌,其實它是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大陸譯名:阿里山的姑娘)的主題曲。

這部影片是上海國泰公司籌攝的,1949年《阿里山風雲》劇組抵達臺灣,拍到一半的時候風雲變色,就只好留在了當地,而這部電影的首映也就在臺灣,主題曲也廣為傳唱。

電影所講述的就是阿里山的一個歷史故事,以曾經出現臺灣小學課本中的人物「吳鳳」為主軸。

過去的課本中吳鳳的故事是這樣寫的:住在臺北高山地帶的原住民,過去有在重要節日獵人頭祭奠的風俗,又叫「出草」,而阿里山的鄒族是最早停止了這項陋習的,這都是因為吳鳳的關係。

吳鳳是清朝期間管理阿里山的官員,因勤政愛民很得人心,一直以來和鄒族同胞的關係都很好,但是鄒族每年秋末要獵人頭祭祀,吳鳳希望能廢除它,就規定把過去變亂的時候,已經被獵殺的40多個「祭品」每年用一個祭祀。

40年後,因已無「祭品」可用,族人便請求吳鳳允許「出草」,吳鳳就勸說先用其它方式代替,就這樣也拖延了幾年。

但到了第四年的時候,出現了天災,鄒族同胞無糧可吃,便認為是惹怒了天神被降災禍,無論如何都要「出草」,再也不能等了。吳鳳想到自己治理山地40餘年還不能革除此陋習,非常難過,便對山民說,明天白天會有一個人騎著白馬身穿紅衣經過小路,你們可以去獵他,但是此後不得再用這種方法來祭祀,山民答應了。

翌日,山民們埋伏在小路邊,果然來了個騎白馬穿紅衣的人,山民們射獵了那個人,沒想到走進一看,竟是他們尊敬的吳鳳,鄒族同胞被吳鳳捨身取義的行為所感動,於是決定革除惡習,並將吳鳳奉為「阿里山山神」,現在嘉義市還有吳鳳廟。

當我問坐在對面的灣灣朋友有沒有看過《阿里山風雲》,嗲嗲的臺灣腔答我:這個沒有喔,《監獄風雲》就看過。那吳鳳的故事呢,他很肯定地說:有!小時候就聽過。

阿里山的風景美得就像一幅山水畫,色調濃得似乎可以揉出汁,偌大的森林中,人多樹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但卻意外收穫了「吳鳳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非常美,「阿里山的姑娘」還有其他故事
    我們怎麼能在沒有到達阿里山的情況下談論臺灣?對於臺灣,教科書中最多的「熟悉」是阿里山和日月潭。在阿里山的中央嘉義市,上山必須嘗試佔領森林小火車,紅色的車頭和馬車是用來運輸木材的,經過修改,他已成為一個旅遊功能,他有一種復古的小火車情緒。
  • 臺灣不僅有美麗的阿里山,還有玉山、雪山、大武山景色堪比阿里山
    傳唱了幾十年的「高山青」中唱到的阿里山的姑娘指的是在阿里山上居住守護神木的原住民們的女兒們,可是當你到了阿里山試圖尋找阿里山的姑娘時候,在阿里山上只看到臺灣的眾多導遊領著各路來的遊客看風景進茶葉店,卻連阿里山姑娘影子也沒有看到,人們不禁納悶,歌曲「高山青」中唱到的那些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去哪裡了呢?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鬼,少年瘦如柴,咋回事呢?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牛」。形容的就是美麗的阿里山。阿里山素來被稱為寶島臺灣的一顆明珠。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
  • 華晨宇天籟之戰2阿里山的姑娘完整版歌詞介紹
    華晨宇天籟之戰2阿里山的姑娘完整版歌詞介紹  阿里山的姑娘 (Live) - 華晨宇  詞:鄧禹平  曲:張徹  編曲:龍隆/華晨宇  音樂總監:安棟  音響總監:安棟  吉他1:倪方來  吉他2:畢赫宸  鍵盤1:汪軾曄  鍵盤2:洪信傑
  • 阿里山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小夥壯如牛……」這首傳誦   已久的臺灣高山族民歌正是描述了阿里山地區的風情。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嶽隔著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阿里山涵蓋範圍雖大,但一般所指為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 臺灣旅行的任務,阿里山追日出!
    秋冬是欣賞日出、雲海的最佳時機,阿里山上,百年古蹟飯店、櫻花古樹、三代巨木與亙古不變的璀璨星空,都藏著時光醞釀出的精採故事。一生一定要去阿里山 追日出 (趙相瑀攝影)「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傳唱許久的歌謠、兒時課本上都訴說著阿里山的美麗風景、鄒族青年動人神採。臺灣旅遊,如果沒有親眼目睹阿里山日出的壯麗景色,就太可惜了!
  •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一首70年前的電影插曲,背後的故事感人!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高山長青,澗水長藍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啊,啊,啊,唉,唉,唉。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圍著青山轉唉。這首歡快抒情、易學易唱的歌曲,我們很多人都很熟悉了。1984年,中央電視臺邀請香港著名歌星奚秀蘭來到春節聯歡晚會。
  • 到了阿里山吃便當也高興 江西遊客與阿里山姑娘熱舞
    昔日的阿里山姑娘今朝在阿里山上採茶  大江網埔裡訊 特派記者吳躍軍報導:「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4月27日下午,江西光大國旅赴臺遊首發團在參觀完阿里山後,在阿里山火車站巧遇阿里山姑娘的熱舞表演。看著姑娘們身著民族服飾高唱《阿里山姑娘》,首發團的遊客們也伴著鼓點邊唱邊舞,好不興奮。
  • 心系阿里山的姑娘,卻不知阿里山「五奇」,不值!
    高山青,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同時,阿里山,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也是是臺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它們不但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其聲名更是遠播海內外。日出當清晨曙光乍現,火紅的朝陽輕巧地躍出山頭,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為新的一天揭開了序幕!由於地球公轉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現位置與時間皆不同。
  • 百年歷史記憶 體驗臺灣阿里山賓館歷史風華
    臺灣阿里山產檜木興建,全棟卡榫建造,無任何一根鐵釘,工程艱巨繁浩,成為當時阿里山的行政、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阿里山為全球訪臺旅客必訪景點,「阿里山賓館」用百年歷史與華美壯麗景色成為全球少數經營出色的五星百年酒店。
  • 阿里山不看山
    阿里山不看山來臺灣如果純粹是來看山水,那一定會是失望的,因為臺灣的山水和大陸的比起來,簡直是小兒科。一路奔波,只為阿里山。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高山長青,澗水長藍,姑娘和那少……」小時候爸爸的留聲機經常放《阿里山的姑娘》,也熟悉這個歌詞。
  • 阿里山真的有美如水的姑娘和壯如山的少年嗎?一起去看看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 每當耳邊響起《阿里山的姑娘》這首歌時,相信大家也會和我一樣對阿里山充滿了美麗的嚮往:青山藍水,美麗的姑娘,強壯的少年,怎麼想都會是讓人覺得美好的一幅畫卷~ 正因此,當初去臺灣,就把阿里山放進行程
  • 神奇雄偉阿里山
    阿里山位於臺灣嘉義巿,海拔2216米,是臺灣三大原生林地之一(其他二處為 八仙山、太平山),也是臺灣第一林業區,有「臺灣森林寶庫」之稱。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雲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由海拔30米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米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致迥異。
  • 比姑娘更美的阿里山
    阿里山的傳說有首歌唱的好,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可在小編眼裡阿里山最美的不是姑娘和少年,而是那綿延萬裡的山林奇景。相傳很久以前,阿里山還是個無名山,有個叫阿巴裡的鄒族首領,為打獵來到這裡。不一會兒便滿載而歸,這裡豐富的物產讓阿巴裡著迷常,他想族人們又有了一個賴以生存的好地方,因此經常帶族人來此,族人為感念他,就把這座山命名為阿里山。
  •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南臺灣  火車行到伊都南臺灣嘉義嘉義阿里山  臺南臺南鄭成功  高雄高雄遊愛河  屏東屏東去墾丁  澎湖澎湖曬太陽  ——摘自臺灣民謠《丟丟銅兒》  南臺灣,是個浪漫的地方。我們對於臺灣的了解,即從兒時的歌曲開始,從《外婆的澎湖灣》到《阿里山的姑娘》,一句句銘刻在心。
  • 阿里山(嘉義縣)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這首臺灣高山族民歌正是描述了阿里山地區的風情。以日出、雲海、鐵道、森林與繁花名聞中外的阿里山,既是臺灣歷久不衰的「國家級」風景區,亦是臺灣精神堅毅的表徵。
  • 阿里山的同心樹
    ■張曉惠巴士載著我們在盤山公路上行駛,「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歌聲一直在耳邊迴蕩。雲霧若乳白色的綢紗在群山間漫舞飄逸,逶迤的蒼巒疊翠滿心的溫潤愜意:這就是阿里山了。較之於大陸的眾多名山大川,阿里山不在其高不在其大,卻盡在其綠、在其柔、在其青湛。你看這滿山的勃勃茶樹翠得養眼,你看這路邊的椰子樹、檳榔樹比肩而立綠得怡心,間或,一樹樹、一串串金黃色的芭蕉黃澄澄地閃爍,還有許多小花,紅的黃的白的斑斕在漫山的翠綠間。
  • 【臺灣自駕隨意行】自駕旅行,去尋找阿里山姑娘?
    1947年電影《阿里山風雲》之主題歌《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原名《高山青》,歌曲與臺灣有關係的是他們在當地採風用了當地土著的歌調
  • 唱了多年的「阿里山」,今日終於目睹真面目
    文/熊宗榮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那青青的高山,那藍藍的澗水,還有那美麗的姑娘和健壯的少年,引起了無數大陸同胞深深的思念和急切的嚮往。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妻來到了臺灣,來到了阿里山。我雖未見到歌詞中稱頌的美如水的姑娘和壯如山的少年,但我見到了這裡雄偉的高山,藍藍的澗水,莽莽的森林和蒼茫的雲海。這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際。
  • 去人間仙境阿里山觀雲海賞神木
    □牡丹晚報特派記者 連通達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唱出了太多人的嚮往。   在去寶島的旅途中,多數宗親對牡丹晚報特派記者說,去臺灣,一定要看看阿里山。  阿里山雲海,讓人陶醉   對大多數未到過臺灣的遊客來說,阿里山是神秘的,對它的了解也僅停留在那首傳唱度較高的《阿   裡山的姑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