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親密關係 | 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2020-09-30 花生果燈光師



最近看了一本期待很久的書,終於趕在假期前看完,書名叫《假性親密關係》,作者是Steve Shi,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本碩畢業。一位在上海的心理諮詢師,專注於 80 後、90 後的情感生活、心理健康和個人成長。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你與另一個人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聯結。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侶之間都真的有這樣的感受和聯結。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


作者深入探討導致假性親密關係的三個原因: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彼此和愛無能。最後一個部分,作者描述一種理想親密關係的藍圖,並且分享關於如何實現的具體方法。


這裡我想講講關於自己對導致假性親密關係的三個原因的理解。


第一個,不了解自己。我想每個人都曾試探性地想要讀懂自己,但大部分人都很難確定哪一面才是真正的自己,小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來、往哪去......



是的,其實不深入了解自己,是部分人的現狀。想要了解自己,向內看的人,很有智慧。因為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座待開發的寶藏,所有的資源都有,只需要你慢慢覺察自己,讚許自己,認可自己。


小時候經常會問父母一個問題: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呢?是啊,好像無意識地就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但是想追根溯源,卻無從知曉。


那麼我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呢?我也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還有一個我很好奇的是,生活在這個世界,我是為了追求什麼而活下去的呢?當然,這是青春期會提出的質疑,也不妨現在也想一想,感受一下這份追求的強烈程度。


答案都在你自己的感受裡,你的潛意識裡。


第二個是不了解彼此。在關係中逃避關係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它其實不僅僅指戀愛關係,也可以發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夥伴之間。但今天,我們來討論親密關係中的「假性」狀態。


親密關係中,互相了解的人多嗎?


我不知道,但可以猜測到的是大部分人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功夫」。只需要一個能「展示」的伴侶,或者說自己沒有意識到並不了解對方。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指伴侶雙方默認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


這麼說好像有點殘忍,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


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是伴侶雙方的共謀。



而真正的親密關係代表著相互關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這些是需要承擔情感投入的風險的,在乎一個人,我們就有可能因此受傷。


假性親密關係就是為應對這樣的風險出現的:我們懷著對失控的恐懼,所以不敢投入,迴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如此說來,它是一種防禦機制,是兩個人一起在防禦那種「需要雙方一起創造的真正親密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真的在乎一個人」,或者「讓別人對我們來說變得重要」,因為真正的愛和關心一個人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讓我們有一種被傷害、被拒絕、被拋棄的脆弱感。


這使我們恐懼和焦慮。


而這樣的一種防禦機制則可以幫助我們抵抗這樣的恐懼和焦慮。待在這樣一段關係裡,對我們來說是「安全」的,因為這段關係從表面上看非常穩定,有著精心構建的規則,不會出現不可預測的危機。



所以我們在這段關係中將會得到的情緒反應都是在自己控制中的、可以完全預測的。假性親密關係使我們從真正的親密關係帶來的複雜性中得以解脫。


有心理學家認為,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我們處於一種「情感禁閉」的狀態,即雙方不自覺地達成了協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而這種禁閉的狀態,看起來雙方是在一起,但卻拒絕進行深刻的情感聯結,在實質上卻是一種分離。


第三個,愛無能。這個詞很犀利,但也確實很準確。愛是一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能力。


愛的能力,首先體現在是否會愛自己。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慰藉自己?為自己做一餐美味的晚餐,為自己的新進程慶祝,為努力的自己買一份精緻的禮物......


先學會愛自己,才有愛別人的能力。自己口袋裡沒有的東西,談何給別人呢?


既然是一種能力,那麼當然是可以練習而來的。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多讚許自己、多及時獎勵自己。


願大家都能擁有真實的親密關係,好好地體驗關係帶來的所有美好事物。


相關焦點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 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假性親密關係在關係中逃避關係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你與另一個人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聯結。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侶之間都真的有這樣的感受和聯結。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毀掉真實感情:你以為很近,其實你們很遠
    只不過大家刻意迴避,處於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百科: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聯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又處於不作為的狀態。在感情中,若想執意解決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往往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這便是我們要講的另一種病態關係Codependency(依賴共生;拖累症)。在心理學上,很多人會把假性親密關係和拖累症放到一起來說,但又區別兩者。雖然沒錯,但我認為,兩者固然有區別,但其關係卻十分緊密。
  • 其實「假性親密關係」比單身還可怕
    比方說有種情侶,每天聊天,一起過周末,假期一同去旅行,彼此陪伴,關係穩定。表面上看起來十分親密,但其實所做的一切都充滿了一種例行公事的感覺。關係只停留在了一起吃喝玩樂這種表面的事兒,而沒有對對方敞開心扉,表達自己或者關注對方的需求,探索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
  • 假性親密關係丨你們或許從來沒有真正在一起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種階段,一切歲月靜好,你的關係平靜又穩定,但是你始終感覺不對勁,但是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如果有,你也許正在經歷著假性親密關係。最熟悉的陌生人怎麼理解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於很淺層,同時又不作為的狀態。
  • 中年婚姻的痛點:假性親密關係,符合條件的夫妻不在少數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在情感中的連結處於很淺層的狀態,然後彼此雙方對此又沒什麼作為,這是一個心理學的術語,但又是感情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用一句話來概況:你以為你們彼此內心的距離很近,其實很遠。如果我們去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諸多這種親密關係,比如像父母和你的關係,你和孩子的關係,這種感情一定是彼此互相呼應,就像你投到水裡一顆石子,最終它會蕩起漣漪,隨著波紋一圈一圈散開在這個池子裡。而假性親密關係,就像你投在萬丈深淵中的石子,等待你的,只有無盡的黑暗,即使你一直等待,也終究不會有迴響。
  •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
    你有沒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假性親密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親密關係對於夫妻感情的維持可以說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不過很多的夫妻往往都認為親密關係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許多的理論裡面描述的那些安全形的關係。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說起假性親密關係,也許我們很陌生,但生活中,其實很多人的人際關係都在經歷假性親密關係。
  • 這三種假性親密關係,你經歷過嗎?
    有親密的舉動,心卻離得很遠。每周一次的約會,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彼此友好的相處,卻看不到一絲的激情,想吵架都吵不起來。這是有名無實的假性戀愛,形式上是親近的,但彼此的心靈卻是疏遠的。清木解讀:有著「談戀愛跟沒談一樣」這樣感觸的人,多半正處於假性戀愛之中。戀人比朋友多的就是那層親密感,兩個人之間沒有這種親密感,那和朋友有什麼區別呢?想要培養親密感,兩個人就要去發展共同的興趣愛好,遇到問題共同的去解決。
  • 成年人交往潛規則:「看似親密,實則假性關係」
    我們在一起,不是因為相愛五月天在《你不是真正的快樂》裡唱到:「我站在你左側,卻像隔著銀河。」這句歌詞,完美詮釋出了愛情裡的「假性親密關係」。我們站得很近。像琪琪這樣,沉迷於「假性關係」的人,其實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所謂的「假性」,只不過是他們的「保護色」。就像歌裡唱的那樣:「刺蝟般防範,偽裝的勇敢,只是不想輕易讓你看穿,刺蝟的堅強,其實全都是假象。」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根本不是真正的情侶,只不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知道你們有沒有過一種感覺:明明談著戀愛,卻過得好像單身;明明結了婚、有了家庭,卻沒有感受到身處婚姻的幸福感。對於這種狀況,有一個專屬名詞——假性親密關係。對於這個詞的解釋是:伴侶雙方利用形式在一起,雖然形式上是親密的,但實際上卻是在迴避真正的親密。所以假性親密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密關係,而是雙方默認的一種相處狀態和關係。明明身處一段親密關係裡,但是卻只是名義上的親密,並沒有任何實際。
  • 被「假性親密關係」毀掉的中國式婚姻
    平時兩人之間沒有什麼交流,除了周末偶爾一起出去玩,更多時候,他們的關係像是合租的室友。莉莉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心理諮詢師史秀雄的《假性親密關係》。如果以上這些,你中了好幾條,那麼也許你正處於一段「假性親密關係」中。親密關係,是由一些過程和行為來建立的。它不是你送花買鑽戒,發朋友圈秀恩愛,而是關乎兩個人溝通的深度,以及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表面上的貌合神離、其實最傷人於無形。
  • 怎樣的才是假性親密關係呢?
    其實,兩人都是一樣被束縛著,不存在任何既定程序外的激情與欲望。但是,這種看似一切都在掌控中的關係並非看上去那麼「安全」。假性親密關係事實上是不健康的,在這種關係中的人,可能會習慣於壓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自我認知被規則所限制、害怕展示真正的自己,因而無法和他人建立真正接納和理解的深度關係。
  • 跟ta這麼遠那麼近?可能你正墮入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這個專有名詞在「GoneGirl」這部戲裡也被反覆提及,指的是關係雙方雖然形式上很親密,但實際卻在迴避真正親密地在一起。這種關係並不罕見,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自己,也許是你的父母: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對在外界看來關係無比和諧的模範雙親。
  •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假性親密關係」正悄悄毀掉你們的感情
    看似親密,卻不交心,是現在很多夫妻的現狀現在很多夫妻關係中,明明沒有原則性矛盾,卻總有一人身心俱疲,感覺壓根走不到對方心裡去,這種「看似親密,卻不交心」的關係,心理學中有個專業的名詞解釋它:假性親密關係。
  • 假性親密關係:你們分手,可能是因為沒有真正在一起過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其實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對於假性親密關係,心理學家們做出了進一步解釋:作為一種形式上的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是由兩人或多人,為了逃避在彼此變親密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不確定性,而共同建立起來的一種防禦機制。
  • 《假性親密關係》:如何撥開「假性」面紗,走進真實關係
    這其實就是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外表看上去是般配登對的兩口子,其實兩個人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想親近卻感覺陌生,想遠離卻沒有勇氣。不知道有多少夫妻正處於這種「雞肋」般的婚姻中,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熬白了頭髮,蹉跎了歲月,卻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此刻的困境。
  • 「假性親密關係」——愛情的致命弱點
    我們都以為:情侶之間牽個手,約個會,看個電影,彼此擁抱,就是幸福了。實際上,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可能並不親密,只是表面的恩愛。這正是陷入了一種「假性親密關係」當中。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指的是,情侶在感情的連接中,處於十分淺層的狀態,而又沒有作為。01「假性親密關係」是如何產生的?
  • 教你保護關係的《假性親密關係》「中」史秀雄
    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籍是《假性親密關係》。全書一共16萬字,我會用大概25分鐘的時間,為你解讀整本書的精華:本應親密無間的伴侶關係,為什麼會出現假象,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現狀,實現真正的親密關係。在解讀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的身邊有「模範情侶」嗎?
  • 你是否也陷入了假性親密關係中?
    但這其實是一種極端的想法。親密關係應當是能夠讓兩個共同成長的關係,如果一段關係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無法帶來,看似親近,卻又貌合神離,那麼並非是正常的。在《假性親密關係》這本書中,就將這種情況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假性親密關係不是嚴肅的心理學術語,它描述了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情況。
  • 質愛情感言成:多少婚姻,死於假性親密關係
    這就是典型的假性親密關係。這種關係之所以讓人心累,就在於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只覺得不對勁,就像和一個「假人」生活在一起。現在不妨看一看你的關係,是不是也有些假性親密。01你的親密關係,是真是假?處於假性親密關係的夫妻,往往只在相處形式上親密,但情感上疏離。
  • 遠離假性親密關係,就需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情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很多人在情感裡的連結處在很淺層、又不作為的狀態。提到假性親密關係,可能許多人都覺得這個詞彙相當陌生。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假性親密關係顯得越來越普遍。遠離假性親密關係,就需要學會做到,這三件事情。你有過假性親密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