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好政策,讓我住上安全舒適的房子。」近日,家住郎溪縣新發鎮官橋村小墩崗村民組的81歲獨居老人夏登雲告訴記者。
夏登雲家原本破舊的老屋子下雨怕漏、颳風怕倒,今年5月維修後,木製門窗換成了嶄新的鋁合金門窗,「傷痕累累」的牆體「變身」為加固過的雪白外牆,臥室、廚房、衛生間也都粉刷一新,亮堂又結實。
「夏登雲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家的老房子因為年久失修成為危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新發鎮城建辦主任李小剛告訴記者,今年初,夏登雲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提交了維修申請,經過「村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等程序,他的房子5月份開始維修、6月份竣工並完成驗收和資金打卡工作。房屋維修後,他們第一時間幫老人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
除了修繕加固外,郎溪縣對無法通過修繕方式消除安全隱患的房屋進行拆除重建。當日中午,記者走進畢橋鎮十井村李村村民組低保戶藍玉祥的家,映入眼帘的是一間建好不久的平房,全新的琉璃瓦、雪白的牆面、硬化的地坪,廚房裡通了自來水,客廳和臥室收拾得窗明几淨。
「我以前那個老房子,一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要不是危房改造政策,我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住上這樣漂亮的房子。」藍玉祥感激地說。
「十三五」以來,郎溪縣始終把解決困難群眾住房問題作為一項解民憂、惠民生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落實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有效改善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條件,讓困難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在確定危房改造對象過程中,該縣嚴格執行「戶申請、村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的審批制度,努力做到危房改造不落一戶、不錯一戶。
郎溪全面實行縣級逐戶竣工驗收,重點加強對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施工的檢查和指導,確保危房改造質量合格、管理規範,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讚譽。2016至今,該縣已撥付資金3121.6萬元用於危房改造,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3094戶,其中貧困戶1282戶。(張敬波 餘克儉)
【來源:安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