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山寨機日進鬥金 國貨品牌皆巨虧

2020-12-17 電子產品世界

  引子:可怕的山寨機中國手機市場最近兩年最火的名詞是什麼?不是國產機,不是國外名牌機,而是山寨機山寨機,從小工作坊到正式編制,從日進萬金到生存艱難,從橫掃國內到轉戰海外,山寨機以星火燎原之勢,演繹出一段另類的傳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2727.htm

  山寨離我們很遠,山寨機卻在我們身邊。

  2008年,坊間流傳著一個有關山寨機的段子:一定得選最好的硬體晶片,僱法國設計師,做就得做最高檔的手機;平臺直接用MTK,屏幕最小也得3.0的,什麼智能呀、電視功能呀、雙卡同時待機呀、能給他裝的全給他裝上……手機裡再建一讀卡器,卡用索尼的,一個G就幾十塊;再裝一特大電池,365天待機,就是一個字兒——爽,接個電話就得說它一個小時才行;周圍的人不是金立就是CECT……

  「我們是漂灰的人,我們是讓人瘋狂的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老劉(化名)忍不住用忍不住用指節在桌上敲了又敲。從國產品牌手機的IC研發,到現在的山寨手機製造,幾乎經歷了手機產業鏈上全部環節的老劉,娓娓道來了自己山寨機的傳奇經歷。

  被逼上「黑道」

  「說起山寨機,就必須提到MTK晶片。」老劉說。MTK是一家中國臺灣的晶片廠商,中文名字叫聯發科,就是這家創立於1997年的公司,他們研製出的廉價MTK手機晶片震動了整個手機產業鏈。僅僅2007年,聯發科所公布的手機晶片出貨量就超過了5000萬顆。

  老劉介紹說,一臺山寨機的出爐過程是如此簡單:由於MTK晶片把手機主板、軟體集成到一起,只要加個外殼和電池,誰都能用MTK提供的手機「半成品」生產出一臺手機。這就像你去市場買一臺電腦兼容機一樣,CPU、內存、硬碟、顯卡都給你配好,你只要用不同的機箱和螺絲把它們擰緊。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另一家山寨機投資人SUN說。2003年,SUN離開了就職的波導公司,隻身來到深圳,找了10來個工人,創辦了森達手機有限公司(化名),邁出了向山寨手機行業進軍的第一步——這和老劉進軍山寨機的時間出入不到3個月。

  老劉和SUN的日子從一開始就顯得十分「滋潤」:不用繳納17%的增值稅;小作坊式的生產,不用註冊登記,甚至不用考慮廠房設備;IC晶片是低於飛利浦、TI等價格15美元左右的MTK;不用辦理入網許可證,每部貼牌僅為20-30元,成本至少比國產手機低20%。「在2004年,一部成本千元左右的手機,利潤往往可以達到上百元甚至更高。」

  為了謀求利潤的最大化,SUN帶領森達走上了「精兵簡政」之路:「幾乎捨棄了產品的研發設計,直接照搬其他公司的手機方案,售後方面也是能省則省」,這讓SUN的「森達」規模不斷擴大,迅速走上了暴利之路,也埋下了被淘汰的伏筆。

  在老劉和SUN看來,自己都是被「逼上黑道」的。一部正規手機在投入生產之前,首先有兩個門檻:一是政策門檻,即必須擁有發改委核准的手機牌照;二是資金和技術門檻,即要花費巨額資金向晶片廠商和Design House(手機解決方案設計公司)拿方案。這兩個門檻,對於山寨手機廠商來說,當時都是不可想像的,於是只好被逼上「黑道」。 

  另類手機發展之路

  給國產品牌「上課」

  2005年2月19日,手機核准制正式出臺。這意味著,老劉有機會讓自己從「黑道」變為「白道」了。

  「我不會去拿手機牌照的。」老劉和SUN都對自己的「投機」身份不甚著急。在他們看來,「牌照一放開,我們這些『黑道』就變『白道』了,而原來的白道都沒活下來。」

  這個邏輯,某種程度上在2007年牌照開放前就已經實現——2004年,國內知名二線品牌易美手機破產停業,國內品牌手機自此江河日下,直到現在,翻身仍是遙遙無期。

  但是老劉又很快發現,自己周圍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無數山寨廠,從農村到城市,不但對國內國外品牌手機形成圍攻,還造成了山寨機自內部的無數混戰,一大批在管理與更新上跟不上腳步的山寨機廠倒閉了。很不幸,SUN的森達就成了其中之一。

  SUN的遭遇讓老劉意識到,必須在管理、更新與整合能力上加快步伐,才能謀得生存之地。2006年過後,老劉開始參股一些手機設計公司,並有自己的手機模具廠,並讓部分核心經銷商在自己的公司中參股,以快速形成整合能力。此時,在老劉的生意經中,他已經和科健、波導等一線品牌做起了生意。在業界,由於推出新品的速度跟不上,一些國產品牌的手機其實從2005年起有不少是出自貼牌廠商。諸如藍牙、雙卡雙待等新技術,最早都是配置在山寨機上。從某種程度來說,山寨機引領了手機市場的消費潮流。

  事實上,山寨機本身已悄然發生了變化,老劉初入道時,山寨機主要是指仿冒機,現在的山寨機不僅打著名牌機的擦邊球,將仿冒做到了極致,更多的還有完全原創產品,只是因為政策原因而不走正規渠道。

  「從管理與整合的角度看,我們的確給正規廠商上了一課。」老劉說。現在,山寨機的生產基本是分工協作,採取上下遊訂單形式協同作業,在深圳、東莞一帶,有一條從手機配件、晶片、電池、刻模到組裝的生產鏈,儘管彼此獨立,但協作極為靈活。 「我們換個機模只需15天,而品牌廠商至少要花兩個月。」

 

  「我們玩不過山寨機。」一家國內品牌廠商人士無奈地說,他們生產一款新機型,從立項到論證再到審批,往往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半年時間,「等你推向市場,已然是人家的淘汰機型,山寨機卻又出新品了。」

  曲線救國?

  到海外市場淘金

  2007年10月,國家實施長達9年的「手機牌照」制度取消,「山寨機」身上的「黑色」漸漸退去,搖身一變成了正規軍。

  去年底,天語,一個名不經傳的以山寨機起家的廠商,以所向披靡之勢席捲市場,其市場份額實際銷售量竟然超過了三星、索愛、摩託羅拉和LG ——山寨機開始修成正果。

  「我去該工廠參觀過,其質檢要求要高於國家標準2-3倍。」老劉羨慕的說,可惜自己工廠沒有這個實力,或許當時那個不想被「招安」的決定太倉促了。

  「大者恆大,強者越強」這個道理在山寨機市場裡也在發揮作用。隨著原材料、人力成本的增加,國內手機市場逐漸飽和,山寨機的利潤也被一再壓縮。目前單機利潤平均被壓縮了60%-80%,不少手機單部利潤只有10元錢,最低甚至只有5元,從那時開始,在國內平均每做五款機型,只有一款能盈利。沒有實力的山寨廠,要麼另尋市場,要麼被淘汰。

  2007年8月,覺得日子沒法過的老劉做出了從業以來首次重要的戰略轉型——轉戰海外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山在即出口量陡增,在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市場遍地開花。」海外市場利潤是國內市場的3-4倍,這激發了大批中國山寨手機的海外淘金夢。

  老劉的首筆海外生意,賺了40萬人民幣,如今老劉每月的出口量大約為15萬部,價格分低端和高端機型,價格從3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這在業內只算得上中等,像他這樣轉戰海外的山寨機還有很多,最大的出口量每月可達30萬部。

  SUN也從中看到了商機。去年8月,SUN又重新悄然開張了山寨機從業之路,除了海外市場,SUN還悄然在阿里巴巴這類網絡B2B交易平臺挖掘上遊資源。

  現在,老劉希望,人們有一天能最終意識到,「山寨機才是促進整個國產手機產業鏈成熟的一大功臣。」實際上,山寨機「粉絲」團體正越來越龐大,「山寨機已成為DIY文化」的說法也正越傳越廣。

相關焦點

  • 國貨「北海牧場」酸奶品牌偏要當「山寨日系」
    摘要:近日,元氣森林100%持股的「北海牧場」酸奶品牌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元氣森林是純國貨卻打著日系的旗號,飽受爭議。   近日,元氣森林100%持股的一家名為「北海牧場」的酸奶品牌頻頻出現在社交平臺。業內人士認為,元氣森林氣泡水憑藉「日系」包裝走紅,酸奶仍延續此風格,戳中了年輕消費者的審美。然而,元氣森林是純國貨,其「山寨日系」的營銷套路備受質疑,還能走多遠需要時間來檢驗。
  • 成都春熙路現「山寨」國貨 一條街5家「新百倫」 還有「中國虎牌...
    「這就是『山寨』。」網友很生氣,「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購物遭遇李逵遇李鬼,鬱悶的是顧客。1月17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春熙路商圈走訪,熙熙攘攘的商業街上,「李鬼」不少,從保溫杯到衣服鞋子,品牌涵蓋廣泛。
  • 這些品牌無恥抄襲狂撈50億!也配叫國貨之光?!
    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是有一些被大家吹捧為國貨之光的 某些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國貨品牌 抄襲國內外各個大小品牌的包裝 抄得面不改色心不跳
  • 「萬物皆可聯名」,成為國貨品牌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一些國貨品牌開始嘗試跨界合作,並藉此獲得業內積極反饋和消費者追捧。這種成功讓許多品牌方意識到,通過聯名,找到適宜的合作對象,就有可能產生1+1>2的效果,為自身帶來新的商機。現在,聯名如雨後春筍般生長,成為營銷的常態操作。「萬物皆可聯名」,成為國貨品牌的真實寫照。「希望好玩的聯名多一點」動畫人物姜子牙用瀘州老窖宴請朋友的畫面可以想像嗎?
  • 從生活用品到潤喉糖 山寨之路何時了?
    2019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無印良品侵權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它就像是一部錯綜複雜的懸疑連續劇,正版和山寨雙方各自多次舉證幾個回合之後,最終以山寨勝訴的魔幻結局收尾!面對這份勝之不武,有人戲稱:廢掉一個品牌,就抄它!
  • 專家:被罰9000萬的山寨樂高 曾有機會成為「國貨之光」嗎?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傅洛拉:被罰9000萬的山寨樂高,曾有機會成為「國貨之光」嗎?【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傅洛拉】樂拼仿冒「樂高」案終於有了結果。被告人李某某以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9000萬元;其餘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至3年不等刑罰,並處相應罰金。
  • 山寨「保時捷」巨虧百億,員工放假一年,鼓勵主動離職
    據悉,眾泰汽車拖欠比克動力貨款加上違約金,合計6.16億元。 2020年至今,天眼查顯示,眾泰汽車已收到15宗起訴開庭信息,多是廣告合同、買賣合同糾紛。隨便點開一個判決書,如上海星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起訴,就是要求其還錢,法院判決眾泰汽車敗訴,要還款金額最高可達約35萬。
  • 山寨之王還是國貨之光?從小米手機到紅米電視,雷軍拋棄屌絲了嗎
    聯想教父柳傳志與小米創始人雷軍02小米手機紅米電視,山寨之王還是國貨之光已經近10年時間了,從小米手機到紅米電視的現狀來看,確實讓傳統企業品牌營銷有了改變。不過,如果談及小米手機或紅米電視優勢,或許大概貌似應該只是便宜吧?小米手機1代以1999元售價發布時,其實行業中不乏大量的性價比品牌。當然,也充斥著魚目混雜的山寨品牌手機。
  • 2003年上海暢銷品牌調查:國貨比洋貨更暢銷
    新華網上海1月26日電(俞麗虹、俞瑋)國貨、洋貨,誰更能讓消費者掏錢「埋單」?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申城市場500多個暢銷品牌中,國產品牌超過半數,暢銷程度高於外資品牌。
  • 喬丹&喬丹體育、紐巴倫&新百倫,那些以假亂真的山寨品牌
    今後不需要分辨了,因為山寨品牌NEW BARLUN」被法院判決敗訴並要求其撤回商標,也就是不會在市面上見到NEW BARLUN了。
  • 家居網店刮山寨風 品牌與消費者皆遭襲
    為此,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很多口碑不錯的家居賣場和品牌紛紛成為「被山寨」對象,除居然之家外,紅星美凱龍、城外誠、萬家燈火等賣場均被假冒,而這些賣場都未開通網上銷售業務。另外,還有蒙娜麗莎衛浴、馬可波羅瓷磚等眾多家居品牌也遭到了同樣的境遇。
  • 拼多多手機品類現狀調查:山寨收斂了
    去年我們在315前針對拼多多的山寨手機問題進行了調查【】,發現當時的拼多多售賣的手機存在品牌擦邊球、用別人熱門的型號、過時舊貨這些問題,而且這些山寨手機並不是少量存在,在當時拼多多上是一個普遍現象。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拼多多也針對山寨手機問題進行了整改,甚至通過邀請品牌在拼多多設立旗艦店挽回消費者的信息,那麼現在的拼多多還有山寨手機嗎?我們也再來調查一次。
  • 國貨品牌何去何從?可麗金開啟「國潮」新局面
    在二次反撲的疫情和國際環境的雙重影響之下,在剛剛度過全民狂歡的「雙11」後,它展現的不僅是中國經濟、尤其是電商行業的「臨門一腳」的「發力」極限,更代表了國貨品牌的「破圈」與鋒芒。其中,以可麗金品牌為代表的國貨護膚品,在「雙11」和「雙12」期間的亮眼表現,再次受到行業與消費者的矚目。
  • 又一「山寨」國貨涼了?曾把正品「擠出」市場,現倒賠1080萬
    今年,就有一個山寨的國貨和一個國外知名品牌花了6年時間打了一場維權官司,但最終還是「敗訴」。此前,上海浦東法院結束了這場歷時6年的較量:一審認定紐巴倫((New·BARLUN)侵權,要求紐巴倫迅速停止不正當競爭,賠償New Balance 1080萬元,並發表公開聲明消除影響。
  • 商場金飾專櫃買到山寨戒指
    原標題:商場金飾專櫃買到山寨戒指   在商丘工作的劉女士花重金買個品牌首飾回家過年,看中的就是它的品牌,沒想到在一家正規商場的黃金專櫃,她卻還能買到「雜牌金」。 3月6日,劉女士向東方今報報料,她在商丘市某品牌首飾專櫃購買的金戒指為假冒偽劣產品。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傅洛拉:被罰9000萬的山寨樂高,曾有機會成為「國貨之光」嗎?
    判決書暫時還沒有上裁判文書網,不知道是不是有自首或配合調查的情節。不過,就以樂拼這高仿的程度,警察來查,高層應該也自知難逃,早點兒「從了」是正常反應。「大家來找茬」級別的山寨,圖片來源:南都罰金確實非常「亮眼」,僅僅主犯的罰金就高達9000萬元,幾乎一個「小目標」。
  • 因「山寨門」被約談 拼多多稱配合調查
    因「山寨門」被約談 拼多多稱配合調查  上海工商部門約談拼多多,要求其自查自糾;平臺仍有與海信小米等品牌相似產品在售  8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稱,該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臺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 國貨彩妝為何受到年輕人追捧?
    完美日記、花西子、毛戈平這幾個彩妝品牌是我消費最多的,比如我進了完美日記的社群,運營會精準推薦我買高顏值聯名款外包裝的新品。最重要的是,這類產品適合我們這種『貧民窟女孩』。」雲女士說。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牌品質不斷提升,獲得大眾認可。新國牌時代以新國貨、國潮、國民IP為三大表現。
  • 「國貨崛起」任重道遠 可麗金探索「國潮」品牌更多可能
    在二次反撲的疫情和國際環境的雙重影響之下,在剛剛度過全民狂歡的「雙11」後,它展現的不僅是中國經濟、尤其是電商行業的「臨門一腳」的「發力」極限,更代表了國貨品牌的「破圈」與鋒芒。其中,以可麗金品牌為代表的國貨護膚品,在「雙11」和「雙12」期間的亮眼表現,再次受到行業與消費者的矚目。
  • 國貨當自強 國貨護膚品品牌排行榜 不輸韓國品牌
    現在這個階段大家都知道,咱們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晶片還有光刻機,谷歌軟體等等高科技各種卡脖子,而且都是致命的卡脖子,這也看出來國貨的重要性,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國貨護膚品,其實國貨護膚品這幾年進步很大,但是和歐美日本還是有一點差距,和韓國幾乎是沒有差距了,所以基礎護膚現在我們都首選國貨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