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打造先進位造業中心 吸引高層次人才

2020-12-20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下,東莞依靠強大的製造業基礎,不斷增強人才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通過「人才鏈」提升「產業鏈」。

2011年,根據國家和廣東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相關要求,東莞市出臺《東莞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吹響了把東莞建設成為「人才嚮往與集聚之地」的衝鋒號角。

「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科學家將不是意外。」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的這句話常常被媒體所引用,而現實也在印證這一句話。

除了院士等頂級專家,東莞憑藉科技和產業的優勢,吸引了大批從海外歸來的學科領軍人才。截至2019年底,東莞市人才總量達235.2萬人,高層次人才15.6萬人。

10年過去,這座轉型升級中的灣區都市,正在形成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的良性互動格局。

科技引領

大科學裝置成高層次人才「吸金石」

2017年8月,落戶於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當時正在海外的童欣迅速與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院士聯繫,敲定了回國的事項。

作為國內這一領域內絕無僅有的大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被稱為「國之重器」,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高層次人才聚集東莞。

2018年9月,童欣來到東莞,帶領團隊開啟了他科研的新徵程。

在東莞工作生活的兩年時間裡,童欣感受到了東莞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對人才的渴求。

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國之重器」的「磁吸」效應下,越來越多像童欣一樣的科學家在東莞聚集,不少科研領軍人物帶領團隊到東莞。

中國散裂中子源為東莞引進包括陳和生院士在內的300多人規模的科研人才隊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引進了包括王恩哥、趙忠賢、汪衛華在內的院士10名,創新樣板工廠科研團隊24個,雙聘和全職科技人員近800人。

他們的到來不僅為東莞創新驅動注入了澎湃動力,也為東莞的城市發展增添了新的色彩。

「東莞不管是對於科技創新,還是引進的人才,支持力度都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提供的幫助,我才可以迅速建立起一個國際化的團隊。」童欣說。

除了近年落地東莞的大科學裝置外,十多年前就紮根東莞的新型研發機構,多年來也集聚了很多高層次人才,科學成果的產業轉化,為東莞的製造業發展提供動力。

目前,東莞認定的新型研發機構累計達到33個,其中校(院)地共建新型研發機構20個。涉及高端裝備研究、電子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研究、生物醫藥研究等前沿領域。

由東莞市人民政府、電子科技大學和廣東省科技廳聯合共建的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下稱「電研院」)是全市首批校地共建平臺,也是全市最早的新型研發機構之一。

近年來,電研院成功引進了包括方濱興院士「雲計算安全技術研發與示範應用」創新團隊、肖強教授「物聯網技術國際創新科研團隊」在內的創新科研團隊20餘個。

方濱興院士帶領團隊在電研院開展了一系列網絡空間安全與大數據研究等工作,成立了廣東安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雲盾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廣東積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莞開展信息內容安全、網絡安全、雲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向的產業化工作,多項科研成果已實現產業化應用。

據悉,為推動創新團隊及其科研成果落地,電研院構建了健全的技術、人才和資本保障體系,以「產業鏈孵化+投資價值驅動+孵化資源疊加」的產業培育模式,探索「技術+資本」的產業發展模式,已累計培育高端科技企業150餘家,其中持股孵化企業40餘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餘家,持股企業年總產值超30億元。

目前該院已孵化企業在智慧醫療、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通信等高端電子信息應用領域,具備行業領先優勢。

高層次人才為東莞產業提供的科技成果轉化,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勁的時期,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創建於2007年的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簡稱「工研院」),是由華中科技大學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合作共建的科技創新、技術服務和產業孵化平臺。

全國口罩生產設備60%來自東莞。疫情發生以來,口罩資源緊缺,復工復產熱潮湧動,口罩更是一「罩」難求。工研院快速響應,迅速成立口罩機研發生產小組,不斷發揮自身優勢,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春節假期期間,研發小組連夜設計高速全自動平面式口罩生產線,僅用5天完成設計,3天順利完成樣機製造與測試,研發生產的高速全自動平面式口罩生產線產能高,效率達到110pcs/min(傳統口罩機80pcs/min),可日產口罩12萬—14萬隻。

生產線操作簡便,一鍵即可實現全自動生產,同步可進行遠程教學、診斷及維護,極大地緩解了企業口罩供應壓力。

 技能提升

「技能人才之都」助百萬勞動者素質提升

近年來,除了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之外,東莞也在全力抓好「技能人才之都」建設。

2018年,東莞出臺了《關於實施「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見》,這也是東莞有史以來出臺的最完善、最系統的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屬於東莞「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中的「百萬」。

這份政策以「技能人才之都」建設為統領,在創新機制上,探索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評價、國際合作以及產教融合等一批培養機制,激發技能人才創新活力;在優化存量上,實施一攬子技能素質提升政策,激發勞動者技能提升動力;在擴大增量上,加大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培養力度,進一步擴大高層次人才規模。

東莞計劃用3年左右投入10億元推動100萬人提升技能學歷素質,讓廣大勞動者與產業同步升級,與城市共同成長。自提出目標至今,已經推動學歷技能素質提升116.14萬人。

走進廣東以諾通訊有限公司迎面就能看見一棟大樓,門口旁掛著「人力資源中心中諾學院」的牌匾,學院的牆壁上掛滿了講師們繪聲繪色講課的照片,還有各種各樣勵志名人名言的標語。這是東莞的102個技師工作站之一。

「開辦學院可以提高內部人員對企業的歸屬感,進而提升員工的穩定度,還可以節約招聘成本;也可以為職工提供多方向職業晉升通道,鍛造高素質人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唐亮說。

技師工作站的設立,有效帶動各類企業深入推進技能人才培養。今年東莞企業開展適崗培訓26.7萬人,居全省前列。

與此同時,在東莞的校園中,技能人才也在茁壯成長。東引運河兩岸,東部快速路南,擁有「兩校一中心一公共服務區」的東莞職教城在「模具名鎮」橫瀝鎮的東北部拔地而起。

位於東莞職教城的東莞市技師學院,通過「三訓一定」開展競賽訓練工作,不斷錘鍊選手綜合技能,選拔出最優秀的選手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爭金奪銀。

東莞市技師學院技能競賽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劉惠強說,技能競賽既是人才培養的方式,也是人才選拔的途徑。

「通過技能競賽,學生得到了社會認可,用人滿意度、就業質量都在提升。此外,技能競賽的社會影響力在不斷提升,對勞動光榮、崇尚技能的工匠精神的認識也在社會中逐漸提高。」劉惠強說。

如今,東莞正在努力構建多元化培訓方式,並完善技能人才成長激勵機制,讓技能人才地位更高更受尊重。

今年《關於創建「人才評價·東莞探索」改革品牌強化產業支撐的工作方案》發布,提出要創立高技能人才選樹評價。

這一方案圍繞評價機制、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用銜接的全過程、全鏈條,聚焦關鍵環節、重要節點,推出創新舉措,搭建人才評價改革品牌的工作矩陣,突破按照學歷、資格證書為主的評價模式,更加注重能力和貢獻。

此外,近年來東莞率先建立高技能人才選樹評價制度,在企業關鍵崗位累計選樹400名「首席技師」,並由市委市政府高規格認定10名「莞邑工匠」,進一步增強高技能人才的職業榮譽感。

才聚東莞

城市人才吸引力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高層次人才了解東莞,從2015年起,東莞連續5年舉辦高層次人才活動周,累計舉辦活動104場,2382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受邀參會,參與人次超過3萬,達成項目合作意向239項。

今年12月9日至14日,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如期而至。本屆活動周以「科技引領才聚東莞」為主題,旨在聚集各路優秀人才,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會議和論壇,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展示東莞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而在本屆人才活動周上,首批東莞市優才卡將頒發,高層次人才可以憑優才卡在東莞市享受生活、醫療、政務辦理等服務便利。

優才卡的發布,是東莞重視人才工作的一個縮影。

早在2004年,東莞市委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成立,2012年更名為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目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增加至37個。

近年來,東莞推出了「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包括了「十大戰略科學家團隊計劃」「百名博士黨政國企人才計劃」「千名領軍人才計劃」等人才規劃。

截至目前,市級層面累計出臺各類人才政策150餘項,基本構成覆蓋高端人才、高層次人才、基礎人才、技能人才的政策體系,出臺超過30項專項政策加強重點領域緊缺人才培養。

其中,東莞從2013年起實施特色人才政策,將在東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重點發展的行業、產業、領域緊缺急需或作出相應貢獻的高層次人才分為特級人才等五類人才,依照《特色人才目錄》進行認定。

符合評定條件的人才成功申報後,在東莞可享受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創業資助和獎勵、創業扶持、稅收等13項優待政策。

如今,東莞已圍繞人才發展過程,不斷完善人才政策,形成覆蓋人才引進、培養、流動、評價、服務、激勵的引才育才政策體系。

上述的種種,讓近年來東莞的人才吸引力越來越大,這座「新一線」城市也已經成為各類機構的研究榜單中的常客。

今年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其中在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中,東莞以人才吸引力指數29.6排名第15名,在廣東省排第3名,僅次於廣州、深圳。

日前,基於百度地圖位置大數據、POI數據、交通出行數據,百度地圖聯合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編寫並發布了《2020年Q2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在今年第二季度城市吸引力指數方面,東莞進入全國前三,僅位列深圳、廣州之後;在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中,東莞排名全國第三。

引發更多人關注的是,在這份報告的青年人指數的數值中,東莞新流入人口中18—34歲人口數量佔全市新流入人口中的比重最高,為77.31%,力壓南寧、深圳等城市,位列全國第一。

顯然,持續轉型升級的產業、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日益完善的人才服務、尊才愛才的氛圍,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東莞創業興業。

■對話

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

東莞匯聚大量高素質科研人員與技術人才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啟動建設的省實驗室之一,2018年揭牌以來,形成了涵蓋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究、產業轉化的創新體系。實驗室的落成,為東莞集聚了大批高層次人才。

近日,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受邀分享了實驗室的建設與科研進展情況,以及對東莞與大灣區的思考。

問: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兩年來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績,您可以簡單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王恩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立以來,非常榮幸受到社會各界朋友的廣泛關心和支持,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參與到實驗室建設中。目前,實驗室探索建設的「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究→產業轉化」全鏈條創新模式已經更加完善,涵蓋了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10個前沿研究方向,建設了大灣區電鏡中心、材料計算與資料庫平臺、材料製備與表徵平臺、微加工與器件平臺、中子科學平臺等公共技術平臺,已有70餘臺套儀器設備開展對外共享服務;引進了創新樣板工廠團隊24個,並已成立產業化公司24家,湧現了諸多創新成果,例如多孔陶瓷材料製作的燃燒器極大提升燃燒效率,降低汙染排放水平;透明陶瓷團隊研發的新型材料可以製作高性能照明燈具;疫情期間,新型纖維團隊以納米纖維製作的新型口罩,符合KN95要求標準並實現了量產;光子製造團隊加工的用於口罩生產的噴絲板,效果精細均勻,等等。

問:要讓科學技術真正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力度。您認為要提升轉化效率、加快轉化進程,有哪些路徑可以選擇?

王恩哥:科技成果轉化是人才、科研、資金、信息、市場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需要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投資人四者密切配合,也需要科研單位、政府部門、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等多方共同參與,缺一不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是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場地,目前,實驗室已經與中國航發集團、錢學森實驗室以及本地龍頭企業等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與國投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等,強化資本與技術、企業與科研機構的交流。近期我們還成立了「松湖之材」產業育成中心,向推動新材料科技成果產業化邁出了堅實一步。

問:您如何看待東莞科技創新環境?

王恩哥:東莞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發展上,賦予了我們很多方面的自主權。東莞地處大灣區幾何中心,本身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有64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有中國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匯聚了大量的高素質科研人員與技術人才,是一個科技創新發展高地。我非常希望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能結合東莞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優勢、科技創新優勢,打通從學術研究到產業化的「最後一公裡」。我也很有信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將為東莞打造成為世界著名材料科學研究中心和全球新材料產出重要策源地作出重要貢獻。

作者 龔名揚

編輯統籌 甘韻磯

相關焦點

  • 【關注】製造名城東莞加速吸引高層次人才
    55家來自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事業單位,提供了與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型、科研型等相關聯的高端崗位269個、需求1085人,吸引了海內外270多名博士人才和高校代表參加。作為享譽世界的「製造名城」,近年來,東莞市大力實施「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著力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之都」,提升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全域創新和全鏈條創新。目前,松山湖科學城已吸引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33家高校聯建研發機構和華為入駐,300多家高科技企業和近3萬名優秀科研人員在此創新創業。
  • 東莞: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
    11月27日上午,2018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在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展會定位為高端先進機器人專業展,將持續到30日結束,預計有超過13萬觀眾入場參觀。各方對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廣東省充分發揮製造業先天優勢、打造世界領先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和基地充滿期待。  任小鐵說,廣東將以此次展會為契機,加快發展以裝備製造業為載體的先進位造業,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全面提升智能製造創新能力,推進位造過程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希望大家利用好這一平臺,為智能製造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
    如今的廣東東莞,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前沿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千億、百億優質招商項目紛紛落地,在產業巨頭的輻射效應下,一條創新經濟帶正在東莞逐漸形成。   當前,東莞正牢牢把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堅持以製造業為本,推動製造業從產業、產品、製造手段、產業工人四方面邁向高端化,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為東莞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東莞百萬年薪招攬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中新社東莞12月9日電 (李映民 李純)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9日在廣東東莞開幕。本次活動周首次舉辦研發人才交流洽談會,提供269個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型、科研型等相關聯的高端崗位,招引人才需求達1085人,年薪最高達100萬元(人民幣,下同),還可享受150萬元生活補貼,吸引了包括180名海外博士在內的眾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加洽談。東莞作為製造業城市,近年來高度重視對海內外人才的招引。
  • 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將開始 百萬年薪崗位虛位以待
    國際樣品環境會議首次落戶我國今年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旨在聚集各路優秀人才,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展示東莞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尊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助力東莞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國家創新型城市。
  • 東莞百萬年薪招攬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招引人才需求達1085人
    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9日在廣東東莞開幕。本次活動周首次舉辦研發人才交流洽談會,提供269個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型、科研型等相關聯的高端崗位,招引人才需求達1085人,年薪最高達100萬元(人民幣,下同),還可享受150萬元生活補貼,吸引了包括180名海外博士在內的眾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加洽談。
  • 東莞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吸引230多名人才參加
    12月9日上午,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正式開幕。作為系列活動之一,廣東省製造業「千企智造智匯行動」(東莞市專場)暨東莞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也順利舉辦。據了解,本屆東莞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依然是以現場洽談的形式進行,邀請到國內高校代表、國內碩士博士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與東莞市企事業單位進行人才需求和項目合作的洽談對接,國際會展大酒店現場吸引了230多名高層次人才參加。人才是企業、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一直以來,東莞十分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 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將於12月9日至14日舉行
    12月3日上午,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以下簡稱「活動周」)新聞發布會在市會議大廈舉行。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毅介紹,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將於12月9日-14日舉辦,以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為主會場,松山湖、濱海灣新區、厚街、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為分會場。
  • 2019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今日開幕!
    2019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今日開幕!本屆活動周以「才聚灣區 築夢東莞」為主題,旨在集聚各路優秀人才,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展示東莞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以及「尊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助力東莞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國家創新型城市。會上舉行了人才房鑰匙交付儀式,並為「啟航計劃」入選青年人才代表頒發證書,為市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市特色人才頒發牌匾。
  • 廣東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 年薪百萬招無人機工程師
    記者石忠情攝  昨日,2016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在松山湖東莞理工學院開幕。全市43家單位提供了19個合作需求項目和200多個高端人才崗位,吸引了國內高校代表、博士以上人才和海外高層次人才近260人到場洽談。記者留意到,機械製造、機電自動化控制、材料科學等專業對人才的需求最大,與此相關的機器人開發、無人機工程師等面向海外人才的崗位年薪最高開到100萬元。
  • 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12月9日開幕
    國際樣品環境會議首次落戶我國今年,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引領才聚東莞」,旨在聚集各路優秀人才,為人才交流、項目對接提供平臺,展示東莞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尊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助力東莞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國家創新型城市。
  • 2019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開幕 最高開出100萬年薪攬才
    11月20日,2019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以下簡稱「活動周」)開幕。這是東莞連續第5年舉辦的高規格、大規模的人才主題周活動。本屆活動周以「才聚灣區 築夢東莞」為主題,精心打造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第七屆東莞人才發展論壇暨高技能人才培養論壇、海外專家南粵行、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項目路演、國家高層次人才東城行、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系列活動、東莞市「啟航計劃」青年人才交流會、東莞人才之夜、東莞人才工作成果展、2019中國散裂中子源極化中子研討會系列活動等12項共22場活動。
  • 2019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下周開幕,將舉辦一系列高質量學術、行業...
    首次在中國舉辦極化中子領域的國際會議據了解,2019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以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為主會場,松山湖、濱海灣新區、東城為分會場。活動周由東莞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濱海灣新區管委會、團市委、東城街道辦事處、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承辦。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⑤|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希望東莞高層次人才積極把握東莞的產業優勢,進一步堅定在東莞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做好人才的服務工作,及時幫助人才解決實際困難,為人才更好在莞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 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本月舉行 國際樣品環境會議首次落戶我國
    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本月舉行 國際樣品環境會議首次落戶我國金羊網  作者:餘曉玲、莞萱  2020-12-04 以東莞會展國際大酒店為主會場
  • 聚焦全球先進位造招商大會③|東莞格力王文:希望格力與東莞製造業...
    在此次招商大會上,東莞格力與中睿智能聯合投資的格力·中睿(東莞)未來智造谷項目將進行籤約。為此,南方日報採訪了東莞格力總經理王文。他表示,新項目將主要面向未來的製造,格力會輸出在智能製造方面的經驗,希望通過新項目,讓格力與東莞的製造業共成長。南方日報:能否簡要地給我們介紹一下即將要籤約的項目?
  • 東莞加大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力度
    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組織公立醫院院長培訓班、提升衛生計生管理人才能力……為了吸引人才、培養人才,近年來,東莞市衛生計生局採取了多種措施,並密集出臺了《東莞市公立醫院引進和培養醫學領軍人才傑出青年醫學人才醫學學科帶頭人醫學學科骨幹實施方案(試行)》等一系列人才培養、引進、評選、考核政策。
  • 深圳光明區吸引國際一流人才打造強勁動能
    「智薈深圳·海外專才深圳行」專場活動走進光明,透露出光明區吸引全球人才的雄心。位於深圳西北部的光明區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賦予了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定位和光榮使命,將科學城項目布局光明,並於今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迎來了前所未有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光明區,各類利好因素不斷聚集,開發建設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 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開幕
    東莞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以及東莞研發人才交流洽談會是首日的重頭戲。55家企事業單位提供高端崗位需求269個,擬招聘1085人,最高給出100萬元年薪、150萬元生活補貼的優厚待遇。開幕式上,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向各領域人才代表頒發了東莞首批優才卡。
  • 2020先進位造業城市排行榜:上海獨佔鰲頭!
    TOP4:廣州作為華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在多領域融合維度排名第一,創新能力維度位列第三。憑藉兩大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及四大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的持續推進,在經濟帶動性、創新能力,及品牌質量方面逐漸發力,建設多個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