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工具連我(Line)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近日有消息稱,連我在中國的獨家運營權,已經從360轉為豌豆莢。據了解,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連我長時間未能獲得ICP許可證,而申請ICP公司的基本條件是註冊資金大於100萬的內資公司,連我至今不具備這一資格。知情人透露,360方面曾希望通過入股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但連我並沒有同意,這也使雙方的合作徹底中斷。
據業內人士判斷,連我軟體雖然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多,但一直未獲得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即ICP許可證),而這很可能這就是連我與此前代理商360中斷合作的原因。但即便更換代理商,依然沒有獲得申請ICP許可的基本條件。
在與360合作末期,也曾先後傳出連我與騰訊、百度等公司交流代理事宜,但最終也未能成功,主要原因也是ICP許可證這個問題,最後,不得不由豌豆莢來接手運營。
ICP許可證是失敗主因
據了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中有明確規定,申請ICP許可證的公司,必須是註冊資金大於100萬元的內資公司。連我公司自2012年進入中國後,由360公司代理運營,並未發生股權轉移。而這一遲遲沒有解決的問題,可能最終導致了今天的局面。
連我CEO森川亮近日對媒體的態度,也表示出了類似的憂慮。森川亮稱,「連我目前最大的用戶群體來自日本,達到5000萬,自今年年初起註冊用戶超過1000萬的國家數上升到了10個,但進入中國市場很難,當你嘗試做一些新的東西,幾乎瞬間同類的東西就會出現。同時一些規則使得直接進入市場非常、非常困難。」他這裡所說的「一些規則」,很可能就是指ICP之類的政策門檻。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360代理連我期間,曾就股權問題與連我交涉,試圖協助獲得ICP許可證,但一直未果。
選錯路線 靠賣萌難盈利
拋開規則方面的原因,連我本土化商業策略也頗有些搞笑,在中國大陸,顯然依靠賣萌表情收費的道路很難走通。而連我初期的即時通訊與網絡電話功能並沒有獲得突破,伺服器不穩定、通話質量不佳讓其徹底成為一個只能賣萌的應用。
連我產品主要依靠海量表情和明星路線,再加上免費通話功能佔領用戶,但在社交方面比較薄弱。據一些使用過連我的用戶表示,雖然它也有類似微信朋友圈一樣的動態內容,但用戶活躍度非常低。「更新好友動態,幾天都看不到幾條更新,只是一個電話工具,有點無聊,玩一陣子就放棄了。」一位用戶這樣評價連我。
海外公司「水土不服」病再次出現
網際網路分析人士指出,國外的網際網路產品在中國「水土不服」比比皆是。比如壟斷歐美30%以上市場的亞馬遜,在中國徵戰多年份額不足6%;B2C老大eBay在淘寶京東面前不堪一擊;更為典型的MSN, 此前MSN退出中國的遭遇也與ICP牌照有關,雖然通過與Skype的合併、與TOM的合作等方式繞開一些壁壘,但積累問題太多,最終也只能黯然離場。
另一方面,來自微信陌陌等的強大競爭對手的阻力,使得在國際上順風順水的連我在中國阻力重重。連我這幾年竟然一直處於「非法經營」的狀態。因資金構成原因,連我遲遲沒有獲得ICP經營許可證,這也讓它在中國市場的走的舉步維艱。政策方面,4月開始的「淨網行動」表明了政府的立場,監管方面只會增強不會減少,而競爭對手微信則在大跨步前進,內憂外患之間,連我何去何從,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