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寶寶們的安全,哪怕再沉重,我們還是得說說寶寶的睡姿問題。
01
適合新生兒的睡姿有哪些?
新生兒出生後80%的時間都處於睡眠之中,而寶寶睡姿不僅關係著寶寶的睡眠質量,甚至關係著他的生命安全。
嬰兒的睡姿主要有仰臥、側臥和俯臥。
在新生兒階段,最好是仰臥和側臥交替使用,不建議採用俯臥睡姿,因為容易發生窒息的危險。
02
各種睡姿的優缺點
① 仰臥:
仰臥有利於寶寶面部及五官發育的端正、勻稱,可以使肌肉放鬆,不會對心、肺、胃腸和膀胱等全身臟器造成壓迫。
同時還可以讓看護者直接觀察到寶寶睡覺時的臉部情況,一旦寶寶出現異常,便於採取相應的措施。
但是,剛餵完奶的新生兒,不要立即採用仰臥的姿勢,因為這樣容易引起寶寶吐奶,使乳汁沿著臉頰流入中耳內而誘發中耳炎。
正確的做法是:
餵完奶後,先抱起寶寶,讓寶寶趴在我們的肩上,輕輕給寶寶拍嗝,直到寶寶打出嗝,再讓他採用右側臥的姿勢入睡。
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寶寶進行觀察,大約30分鐘,確保寶寶不再吐奶或溢奶。
② 側臥:
側臥有左側臥和右側臥。右側臥能夠促進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機會和感染的危險,避免吐奶和中耳炎的發生。
但是,對於新生兒來說,保持側臥姿勢比較困難 ,需要藉助寶寶枕來實現。
同時,長時間保存同一個方向側臥,可能會導致頭部及臉部左右形狀不對稱,容易讓寶寶出現大小臉。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讓寶寶左右側交叉輪流進行。
③ 俯臥
俯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趴睡,這種姿勢容易導致窒息,所以新生兒階段不建議採用俯臥的姿勢。
但是俯臥有利於頭部及面部輪廓的塑形、鍛鍊寶寶的頸部肌肉力量。所以,可以等當寶寶長大一些後,大人的看護下採用俯臥的方式入睡。
03
寶寶出現這幾種睡姿,要格外警惕
正常情況下,寶寶睡眠時應該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呼吸均勻無聲的。但是,如果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很可能是生病的表現。
所以,日常護理中,要細心觀察新生兒睡姿,及時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預防疾病的發生。
① 寶寶入睡後撩衣蹬被,並伴有兩顴骨部位及口唇發紅、口渴,喜歡冷飲或者大量喝水,有的還有手足心發熱等症狀。
解讀:
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呼吸系統的疾病,如感冒、肺炎、肺結核等。需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診治,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防治。
② 寶寶入睡後翻來覆去,反覆折騰,常伴有口臭氣促、腹部脹滿、口乾、口唇發紅、舌苔黃厚、大便乾燥等症狀。
解讀:
這很可能是胃腸道出現了問題,建議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謹防寶寶患上胃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
③ 寶寶睡眠時哭鬧不停,時常搖頭,用手抓耳,有時還伴有發燒現象。
解讀:
這可能是在提示我們寶寶患上了外耳道炎、溼疹,或是中耳炎,應趕緊帶寶寶去看醫生。
④ 寶寶熟睡時,特別是仰臥睡眠時,鼾聲不止,張口呼吸。
解讀:
有可能是孩子增殖體、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所致。需帶寶寶到醫院詳細檢查。
⑤ 寶寶睡姿發生改變,譬如弓著身子,或者雙手捂住腹部,同時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
解讀:
寶寶可能出現了腸炎等腸道疾病,需要及時就診。
寶寶的睡姿關乎他的健康和安全,了解寶寶的睡姿,是所有看護者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用,請轉發出去,讓更多姐妹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