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科技CEO金星:醫美線上化加速,僥倖心理是黑醫美猖獗原因之一

2020-12-2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醫美市場線上化是一個堅定不移的長期趨勢。疫情影響下,醫美市場整個線上化的速度加速了。」

12月19日,在2020年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

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

2020年是醫美行業蟄伏的一年。據Frost&Sullivan5月發布的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對此,金星認為,醫美行業多年激烈競爭和優勝劣汰下,相當機構已經有非常強的抗壓能力,與此同時,醫美消費者在加速線上化,並向頭部平臺聚攏。

在行業「月之暗面」的「黑醫美」問題上,金星向觀察者網表示,「黑醫美」猖獗還有消費者存僥倖心理的原因。在魚龍混雜的醫美市場,行業教育與引導已經刻不容緩。

平臺醫美機構超萬家,輕醫美風險不輕

新氧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新氧移動端活躍用戶量登頂中國垂直醫療類APP首位。2020年第三季度,新氧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量870萬,同比增長153.7%。

目前新氧平臺展示醫美機構數超11000家,展示醫美醫生數超20200位。今年第三季度,新氧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額超11億元。

當醫美以更可及的方式出現,微創的「輕醫美」成為今年的消費熱點。

據金星介紹,今年整個「輕醫美」市場增速明顯高於手術類醫美,「我覺得這個對於中國醫美市場來講是非常大的好事,說明它進入更主流人群的消費範圍中」。

2020年輕醫美市場用戶規模約1520萬人,圖源:艾媒諮詢

但與此同時,金星也觀察到了一些「輕醫美」的問題。一是消費者的認知誤區,「所謂輕醫美,風險並不輕」,「『輕醫美』每年的受害者,特別是黑醫美造成的受害者非常多,因為量非常大,隱蔽性非常好,常常大家認為這個沒有風險,但往往風險蘊涵在裡面」。

二是今年「輕醫美」雖然總量增長快,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客單價200元以內的入門級醫美項目,而這些消費者能否成為真正主流的醫美項目消費者還有待觀察。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宋建星對觀察者網補充表示,他並不認同「輕醫美」的表述,並提議用微創醫美代替。

宋建星認為,「輕醫美」這個詞「一方面把醫美行業看輕了」,另一方面,「輕醫美」風險不輕,改掉這個說法也是為了糾正消費者的誤區。

「第二個,這個詞出身不太好,它是渠道醫院性質出來的,這個詞後來不知道怎麼就用到我們這了;第三個,國際上沒有對應的詞,我們中國叫『輕醫美』,世界上沒有叫『輕醫美』的」,「如果要正規化,還是微創(醫美)更好」,宋建星稱。

僥倖心理也是「黑醫美」猖獗原因之一

對於明年的醫美市場,金星認為隨著市場的復甦,明年一線城市將會率先成為成熟的醫美消費市場,並且呈現出六大特點:供需兩旺;消費者將更加理性,年齡、職業分布將會更加多樣化;手術類醫美項目,將會更加倚重醫生的技術和審美;非手術類醫美項目更加看重新產品和服務質;消費者需求升級,效果、性價比都重要;好醫生、專業機構會得到市場的溢價。

醫美市場紅火之下,「月之暗面」的「黑醫美」如影隨形,不可忽視。

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的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但每年因黑醫美事故造成10萬人致殘致傷。

2019年國內合法醫美機構數量約13000家,其中還有超2000家超範圍經營,屬於違規機構。整體來看,合法的醫美機構的行業佔比僅為14%,合法且合規的醫美機構行業佔比更少,為12%。

圖片來源: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

對於「黑醫美」的猖獗,金星向觀察者網等媒體表示,原因並不完全是消費者找不到正規醫院和醫生,很多時候往往是消費者為了方便和貪便宜,或是單純聽信周圍人的口碑。

「很多時候消費者也知道工作室並不是一家醫院,一個工作室和醫療機構拿到的藥品和設備也不是正規渠道來的,但消費者有一種僥倖心理」,金星說道。

引導消費者也是醫美規範化的重要一步。「我覺得這種誤傳誤信是黑醫美猖獗的原因,中國還是有大量正規機構和大量好醫生,我想這個需要我們行業教育,慢慢引導消費者更多選擇正規的機構」。

今年5月,新氧宣布首期捐贈1000萬元聯合中國整形美容醫療救助與修復基金啟動中國首個黑醫美修復救助公益項目。

本次頒獎盛典上,新氧宣布啟動新氧公益發起人計劃,邀請全民參與新氧公益第二階段的醫美公益救助。

新氧公益項目

據介紹,新氧第二階段的公益捐贈將不設上限,以公益發起人的形式累積全民點讚,最終捐贈金額由點讚數決定。在12月19日至26日期間為每次點讚配捐1元善款。

同時,新氧宣布正式啟動公益救助基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等醫美機構將就近為消費者提供修復治療幫助。

此外,盛典現場,新氧還宣布開始籌備專項支持中國醫美學術基金,並將在首期投入1000萬元。

當科技向善成為市場口號時,科技的邊界應該被拓展得更寬。千億級別的醫美市場資本奔湧,遲滯的醫美教育、公益和正確的審美也應該加速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新氧科技CEO金星:醫美行業加速線上化,一線城市將率先成為成熟醫美...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12月19日訊,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在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表示:「醫美市場線上化是一個長期趨勢。疫情影響下,醫美市場線上化速度在提升。」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美市場持續兩位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20年戛然而止。據Frost&Sullivan今年5月發布的調研報告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遠超醫美市場總體增幅,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速。
  • 新氧CEO金星:醫美行業線上化是長期趨勢
    「大家應該有直觀的感覺,醫美市場雖然我們今天不知道它準確的增長數據,可以看到線上化還是一個堅定不移的長期趨勢。疫情影響下,醫美市場整個線上化的速度加速了。」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在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表示。
  • 線上市場增長12% 醫美行業加速線上化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2月19日,在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醫美服務線上化趨勢成為現場討論的焦點。據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介紹,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超過醫美市場總體增幅。2020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何找到確定性增長路徑,是醫美產業鏈各環節關注的焦點。
  • 醫美加速線上化消費都有哪些新特點?
    12月19日,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舉行,現場發布了2020醫美行業數據報告。顏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趨勢明顯,醫美垂直類電商平臺市場份額逐步提高。行業呈現頭部聚集疫情加速線上化對於醫美行業而言,2020年是蟄伏的一年。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中旬,2020年醫美企業年度註銷企業數1709家,同比2019年2351家減少27%。
  • 新氧科技金星:醫美、生美、家美融合是大勢所趨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申珅)近年來,醫美的受眾從小眾人群逐漸轉為主流人群,在最近舉行的時尚芭莎「美好峰會」上,新氧CEO金星表示,新氧上市一年來,進行了全方位的系統升級,由醫美社交電商平臺升級為醫美內容生態的產業平臺。順應醫美、生美、家美的三美融合趨勢,未來將不斷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美麗解決方案。
  • ...金星的BOSS直銷又一次「爆破」,但新氧上的醫美投訴不見減少
    「先生存」的路數,也讓新氧遭到質疑和批判聲不斷:營銷手段、黑醫療機構、患者糾紛等問題。金星將醫美搬到線上,並沒有解決行業痛點,卻暴露了新氧瘋狂擴張的野心。新氧為千萬個機構做代言怎樣讓用戶放心?新氧的收入結構決定了會重營銷輕機構,註定要從培養用戶對整容的認知和消費習慣開始,如此依託「洗腦廣告」的「先生存」之道,勢必不會讓搬到線上的醫美行業解決行業痛點。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 行業線上化提速
    作為典型的線下服務行業,今年醫美的開局格外低迷。「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醫美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看起來增長了,但2015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22.5%。」新氧科技CEO金星在今年8月份的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上就曾這樣表示。近20%的增速降至不足6%,這被不少業內人士描述為「斷崖式下跌」。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行業線上化提速
    「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醫美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看起來增長了,但2015年至2019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22.5%。」新氧科技CEO金星在今年8月份的美沃斯國際醫學美容大會上就曾這樣表示。近20%的增速降至不足6%,這被不少業內人士描述為「斷崖式下跌」。
  • 顏值時代催生的醫美行業,如何走向成熟化?
    加速線上化,向頭部平臺聚攏疫情的出現,激發了醫療行業的線上新機遇,線下用戶大規模轉移到線上,線上醫美平臺正在迎來新的增長機遇。第三方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尤其4月以來,線上流量激增,線上醫美消費需求較同期大量增加。
  • 新氧受邀參加亞布力論壇,金星:醫美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消費需求逐漸得到釋放,消費領域重新開啟高速增長。作為11.11醫美消費的絕對主場,新氧再創新高。10月14日0時至11月11日24時,新氧「11.11醫美狂歡節」期間,線上成交總額同比增長213%。與此同時,美體塑形類、皮膚美容類、植髮養發類、私密整形類等醫美項目的關注度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 2016新氧醫美盛典隆重舉行 分享數據醫美新模式
    當天,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會員滕利、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脂肪移植學組委員韓雪峰、大韓整形外科醫師會企劃理事樸英進、優壹投資董事長邵琿、華熙生物集團CEO金雪坤、聯合麗格醫療美容集團董事長李濱、臺灣星和醫美集團創始人&新氧醫美總裁林信一等重要嘉賓悉數出席,並在50多家大眾媒體與500多位來賓的共同見證下,頒發了來自567萬網友票選出的「年度最受信賴公立名醫
  • 醫美偏見?新氧盛典上有人真敢說
    讓醫生回歸專業、讓臨床回歸技術、讓產品回歸品質,是醫美行業一直以來的共同期望,也是讓醫美回歸醫療本質的必經之路。12月19日,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辦。
  • 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 CEO探討深耕與拓展
    CEO金星在發布會上分享了上市後公司的計劃,表示新氧接下來的戰略是「一橫一縱」,即在醫美行業繼續深耕,做產業網際網路,同時在品類上擴展至齒科等消費醫療領域。在金星看來,產業網際網路就是把產業當中所有的生產要素挑出來,然後讓每一個生產要素網際網路化,整個產業效率將得到一個極大的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產業結構可能也會得到一個調整。
  • 新氧上線美次卡產品,旨在進軍醫美C端市場
    今年以來,新氧不僅僅把自己定位於線下醫美機構的獲客渠道這一角色上,而是不斷向上、向下延伸產業鏈,其布局醫美全鏈條的野心已經初現。10月16日,新氧正式發布美次卡產品,這意味著新氧在醫美全產業鏈布局上又落一子。在完成B端的培育後,新氧將觸角首次伸向更加廣闊的C端。
  • 新氧:灰色的醫美,灰色的廣告
    培訓會針對醫美平臺的廣告規範包括,涉及宣傳醫師的,禁止使用名牌、優秀、國家級、首席等絕對性和誇大用語。涉及宣傳診療服務項目的,禁止使用韓式雙眼皮、歐式芭比眼、精雕、線雕等非規範用語,禁止出現術前術後對比照。此外,不得出現鼻綜合、眼綜合等詞彙。   按照培訓會要求,新氧平臺內容恐怕要大改特改。目前,在新氧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各類涉嫌違規的宣傳。
  • 新氧醫美的「七宗罪」
    但縱觀這一年裡新氧的管理層變動,會發現其僅僅上市不到一年時間裡,COO、CMO就相繼離職。 先是在2019年10月25日,新氧CMO(首席營銷官)胡冠中發布朋友圈宣布,表示因個人原因已正式辭去新氧CMO一職,而後在2020年3月6日,新氧COO(執行長)也表示因個人追求原因將於退出本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務,COO職務由公司董事長兼CEO金星兼任。
  • 多位醫美泰鬥蒞臨新氧亞太醫美盛典 只為選出中國好醫生
    基建元年,新氧「深蹲」蓄勢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趨勢明顯,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垂直類電商平臺市場份額逐步提高。2020年8月,新氧移動端月活一度達到974萬,成為中國月活最高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全年新氧品牌曝光量再次突破千億級,進一步推動醫美行業進入「尋常百姓家」。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能夠達到7.8%。伴隨著新冠疫苗陸續上市以及疫情的逐步緩解,我們對中國醫美行業復甦充滿了信心!
  •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行市場復甦號角!
    基建元年,新氧「深蹲」蓄勢  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趨勢明顯,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垂直類電商平臺市場份額逐步提高。2020年8月,新氧移動端月活一度達到974萬,成為中國月活最高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全年新氧品牌曝光量再次突破千億級,進一步推動醫美行業進入「尋常百姓家」。  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能夠達到7.8%。伴隨著新冠疫苗陸續上市以及疫情的逐步緩解,我們對中國醫美行業復甦充滿了信心!
  • 醫美行業會好嗎?新氧盛典上殿堂級人物告訴你
    讓醫生回歸專業、讓臨床回歸技術、讓產品回歸品質,是醫美行業一直以來的共同期望,也是讓醫美回歸醫療本質的必經之路。 12月19日,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辦。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劉春軍獲得現場專家評委會的高度認可,榮獲第二屆「中國醫美飛翔獎·年度技術突破獎」一等獎。
  • 先天唇顎裂、後天黑醫美 新氧公益救助項目「打包」解決
    追逐暴利的黑醫美不僅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也使得一部分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侵害,嚴重時甚至造成心理創傷。相關數據也顯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機構,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0000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報案無門,維權難上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嚴重毀壞了行業聲譽,讓不少求美者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