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節特別報導|致敬白衣天使 走進醫生們的真實生活

2020-12-25 上遊新聞

今年8月19日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常有人說醫生除了出門診,還能有什麼事,其實醫生每天的工作遠不止於此。除了絡繹不絕的門診患者、動輒數小時的手術之外,醫生每天的工作還包括病房巡查、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及手術方案、寫病歷、搞學術研究等等,工作強度遠超於我們日常所見。

2020年的春天,醫務工作者們更是用一個個逆行的背影,一張張被口罩勒紅的臉,多少個沒有休息日的戰鬥保衛著全國人民的健康與安全。記者採訪了3位一線醫生們,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工作日常。

超長待機工作  

醫生職業面臨多種疾病困擾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發布《關於做好慶祝2020年中國醫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確定節日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自古以來,醫生都是令人尊敬的職業,但治病救人的同時醫生們的健康狀況卻並不理想。據《中國醫生生存現狀調研報告》指出,有超過50%受訪醫生表示自己平均每周工作在60小時以上,其中有接近25%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另外,更有43.5%的受訪醫生表示自己平均每月在醫院留宿8次左右。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超八成受訪醫生有睡眠問題,尤其是熬夜和失眠。不規律的工作和作息時間令生物鐘完全被破壞,睡個好覺是很多醫生的心聲。

報告指出,醫生常患有因過勞導致的疾病,如由長期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腸胃炎;長時間伏案或手術工作導致肩頸炎、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因精神壓力導致的偏頭痛、抑鬱症等疾病。精神高度緊張或過度焦慮往往會引起心腦血管堵塞,也是猝死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儘管如此,醫生們仍守著敬佑生命的初心,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裡無私奉獻、救死扶傷。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醫務工作者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英勇無畏、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與病魔較量,與時間賽跑,築起護佑人民健康的鋼鐵長城,他們不僅僅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更是時刻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主力軍。

成為居民信賴的「親人」  

疫情防護的第一道門

受訪人物:劉露霞 

渝中區大溪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華福巷家庭醫生工作室團隊長

關鍵詞:家庭醫生、公衛醫師、中青年醫生

作為重慶市建立的首個家庭醫生工作室的成員,劉露霞服務著2000餘名籤約居民,她帶領團隊管理居民的健康問題:更新完善健康檔案、慢性病定期隨訪、重點人群分類管理,讓每一位籤約居民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健康福利。

社區門診坐診,建立健康檔案,上門隨訪診療,聯繫急救綠色通道,科普醫療和公共衛生等健康知識……家庭醫生的工作涉及面廣、服務內容多,劉露霞團隊設有一部專用與居民聯繫的手機,24小時開機,無論是深夜裡突發病的救治、聯繫醫院雙向轉診急診急救,還是日常解答居民的諮詢,工作室用實際行動讓籤約居民感受到,家庭醫生就在身邊。她還按照高血壓、糖尿病、兒童、中醫服務等重點人群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微信群,進行分類精準管理。由於工作強度較大,團隊不少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劉露霞也常常出現肩頸疼痛、頭暈等症狀,作為團隊裡的「主心骨」,她不單要負責居民們的健康,也要兼顧團隊成員的身體狀況。即便是休假時,她也會看看微信裡有沒有諮詢的信息,一一回復。

「我和我丈夫都是醫生,疫情暴發後我們便將孩子送去外公外婆家,為了保護彼此,家裡放上了紫外線燈,家裡變成了睡覺的旅館。」 從疫情開始接到通知,劉露霞和所有醫生一樣回到工作崗位,擔負起社區居民的第一道守門人。「上門排查出診,外出務工及返程民工體檢,居家環境的消毒殺菌指導、超市等重點場所人員的防護宣教、慢性病患者長處方服務……每個醫生護士都有不同的分工,我負責的版塊是社區門診篩查,醫院裡的每個人都是連軸轉。從接到命令的那一刻直至重慶降至安全公共衛生事件等級三級響應,大家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但依然不敢有絲毫馬虎。」

抗擊疫情期間,劉露霞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做好發熱患者的雙向轉診工作;面對焦躁和恐慌的居民,熟悉暖心的問候讓老人們心情平靜下來,一句句貼心的健康指導,幫助指導居民日常用藥;一遍遍學習最新防控措施,從第一版到第六版,不斷研磨每一個版本內容,不斷地總結、完善。

她說:從街坊鄰居們對家庭醫生的概念一頭霧水,到如今已成為他們身邊認可和依賴的「親人」,看著居民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曾經的不理解和那些辛苦的汗水都成為美好的回憶。

「愛好」工作的爸爸  

從醫是堅守奉獻的初心

受訪人物:唐軍 

主任中醫師,重慶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重慶市中醫院名中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重慶市首批中醫高級人才

關鍵詞:新冠肺炎重慶市中醫專家組成員、中年醫生

自四五歲記事兒開始,唐軍的母親便時常咳嗽,長大後才明白是患上了肺結核,因為對醫學知識的匱乏,家鄉許多人都患上了這種疾病,讓他對醫學充滿了敬畏之心,對醫生充滿了崇敬之情。高考填報志願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從醫。

「爸爸喜歡醫院,爸爸愛好工作。」當老師提問時,唐軍的小兒子這樣回答道,讓看到視頻的他不禁心酸。年門診量9千至1萬的他,幾乎無法照顧家庭,同為醫生的妻子退居二線成為他的後盾。每天7:30開始工作,夜晚八九點下班,而回家後查閱資料、學習提升、科研論文每一項都是從醫的必修課。這不僅僅是唐軍的常態,也是科室醫生、護士們每個人的工作強度。他說,「醫生是一項高投入慢成長的職業,醫學不斷進步,停止學習就會瞬間掉隊,每一個醫生在工作之餘都必須努力提升自我。」

作為科室主任,他常常在辦公室準備了酸奶、小零食,允許醫生們開會時邊吃邊討論,「門診、手術、患者求助,天天叫你們規律作息的醫生,也常常不能按時吃飯、好好睡覺,零食不好吃,卻也可以填肚子,工作年限一長或多或少都有胃部的毛病,儘量給年輕醫生提個醒。」

今年3月,唐軍前往重慶萬州進行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指導工作,一個多月的無休工作、隨叫隨到,他卻一直強調自己的工作還算相對輕鬆,致敬身著防護服在重症監護室一呆就是4~8小時,無法喝水、吃飯,上廁所的醫務工作者們。

當然,從醫路上也總是充滿了小感動,每當看到重症患者轉危為安;病人家屬們感激的眼神;患者們康復出院,心裡的慰藉戰勝了身體上的勞累。曾經有一名重症肌無力的患者,嘗試很多種治療方式仍無好轉,輾轉求醫找到唐軍。「我至今都記得他是坐著輪椅來的,身體無力,說話是低著頭。說到激動處,便用雙手將下巴託起,看著我,沒兩句便又支撐不住垂下頭來。」經過了3個星期的中藥調理,患者再一次來時,已然可以自己行走,50多歲的大漢開心得像個小孩。現在,每一年出遊他都會發幾張照片給唐軍,分享他的快樂,偶爾也來醫院開藥調理一番。

唐軍說,成為一名醫生,就要做好奉獻終身的準備,要有救死扶傷的堅定信念和不屈不撓的吃苦精神,儘管與苦、累相伴,但精神上的富足是這個職業帶來的最大幸福感。

行醫如做人  

急患者之病痛

受訪人物:郭亮

主任中醫師,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筋傷病區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名中醫郭劍華學術經驗優秀繼承人

關鍵詞:家傳醫學、中年醫生

16歲隨父行醫,家傳醫學到郭亮這兒已是第七代。自清鹹豐年間郭氏開辦「福善堂」距今已200多年,代代相傳的醫術從未間斷,面對職業的選擇時他未有過猶豫,從醫是他自小的決定,時常目睹患者在父親的妙手回春下漸漸康復,「醫生」二字早已刻在心間。

雖然從小耳濡目染,但從醫之路仍需要高等學府的加持。跟隨父親行醫多年,也早已將父輩恪盡職守、為患為民的行事作風銘記在心。每天早上7點前到醫院,下班時最後一個離開,身為科室主任依舊參與輪流值班。中醫骨科醫生常行推拿、針灸之術,繁重的工作讓他患上腰肌勞損,午休上與同事們相互推拿緩解疼痛。就連腎結石復發,他堅持做門診手術不肯住院,第二天便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怕耽誤了患者們的病情。

「雖然骨科患者長受病痛折磨,但許多人仍不願意手術治療。」作為醫生,郭亮也不願意讓患者「挨」一刀,或是承受手術風險,但同時要考慮治療的效果,如何優化診療康複方案是他常常思考的問題。從醫多年,郭亮坦言最大的壓力來自於心理負擔。「醫生工作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不是可拆可卸可報廢的機器,醫學的進步遠遠趕不上疾病的腳步,面對尚無特效治療或者疑難雜症時,醫生們心裡的著急並不亞於患者,治療好每一位病人是所有醫生的心願。」他表示,每當為患者解除了病痛或是遇到有患者從外地慕名而來時,工作的辛苦變得不值一提。白天高強度的工作,夜晚也無法停止思緒,有時是為病例犯了難,有時是用腦過度難以入睡,總希望為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案。

出生在中醫世家,郭亮理所當然地把中醫傳承作為自己的使命,在他的帶領下,在父親郭劍華治療筋傷疾病臨床經驗基礎上,將「郭氏」醫術進行數據化分析、研究,並在全國乃至國外的推廣。雖然郭亮從未要求過兒子將家學傳承下去,但兒子郭嘯——「郭氏」第八代傳人在父輩、祖輩的潛移默化下,也選擇了醫學專業,開始了中醫的系統學習。郭亮說,從醫者的仁心仁術既是一種品德,也是做事嚴於律己的行為習慣,這種浸潤是行醫之道,亦是做人之道。

記者手記 》》

聽完醫生們的日常,你會發現,他們的工作雜亂繁重,他們的願望簡單明了,他們尋著患者眼裡的光負重前行,在這日復一日的堅守中磨練著意志。停電了,才明白燈光的重要;疫情暴發,才發現「白衣戰士」的可貴。在患者面前,他們是對抗病魔的勇者,轉過身來,他們同樣也會生病、喊累、需要信任與認可。防疫非一日之功,治病斷根非一日之功,累了不要扛,科學規劃,守護患者也善待自己,致敬普通又特殊,平凡卻偉大的醫者們。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師節|致敬白衣天使!謝謝你為我們拼過命!
    自2018年起,國務院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中國醫師節」的設立,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醫務工作者包括400多萬醫生的關懷和肯定,是對全國醫生的極大鼓勵,是倡導全社會尊醫重衛的重大舉措。
  • 中國醫師節致敬醫生的話 8.19醫師節朋友圈感恩醫生的說說
    8月19日,第2個中國醫師節。善待醫師就是善待生命,多一份理解,道一聲感謝!醫師節到了,向所有的醫生致敬。  妙手丹心是他們的承諾,救死扶傷是他們的使命,甘於奉獻是他們的信仰,大愛無疆是他們的責任。感謝醫路有你,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 守望生命2020中國醫師節特別節目直播時間及入口
    今年的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醫師節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8月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了《守望生命——2020中國醫師節特別節目》,回顧半年多的抗疫歷程,向全國的衛生與健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今晚19:30,讓我們以崇敬之心,向抗疫白衣英雄致敬。
  • 海城市中心醫院開展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慰問活動
    鮮花映白衣天使有一群人他們是不面對硝煙的戰士他們是長著凡人面孔的天使但因為穿上了「白大褂」便成為不顧風雨兼程「拯救世界」的英雄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謝謝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致敬!節日快樂!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胡大強,黨委副書記、院長宮曉東等院領導來到發熱門診、預檢分診、急診科和核酸採集點,慰問堅守在工作一線醫師們,為他們送上了鮮花,並向全院醫師表達節日祝福,祝他們醫師節快樂。早晨8點,胡大強、宮曉東等分別來到各科室走訪,向堅守崗位的醫生獻上鮮花,表達節日問候和祝福。
  • 【中國醫師節】感人MV,致敬全國醫務工作者
    【中國醫師節】感人MV,致敬全國醫務工作者 2020-08-19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醫師節,致敬每一位醫者仁心!
    俗話說的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誰是你心中的好醫生?在就醫經歷中什麼讓你心生感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2020年對於醫務工作者而言是特別的一年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廣大醫師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生宣言」的崇高精神2020年「中國醫師節」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8.19中國醫師節
  • 中國醫師節,一群醫生向一名病人鞠躬致敬!他將讓三個人的生命獲得...
    中國醫師節,一群醫生向一名病人鞠躬致敬!今天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瑞金醫院眾多醫生列隊向一名病人鞠躬致敬。8月19日醫師節的清晨,這位器官捐贈者把大愛留在了人間,他的器官將使三個生命獲得重生!
  • 國際護士節 致敬白衣天使
    國際護士節 致敬白衣天使 2020-05-13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靖江市表彰一批好醫生好護士醫德之星
    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靖江市表彰一批好醫生好護士醫德之星 2018-08-17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夢想醫學院 | 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小小的我,大大...
    以下文章來源於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 ,作者復旦兒科 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是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來自每個科室的專家同事們組成的科普公益性組織。
  • 《守望生命:2020中國醫師節特別節目》圓滿落幕 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8月18日 ,由威高集團傾情偕同播出的《守望生命:2020中國醫師節特別節目》已圓滿落幕。此次節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共同製作,並於CCTV-4溫情播出。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守望生命:2020中國醫師節特別節目》由出徵序曲、抗疫奇蹟、醫者奉獻、中流砥柱、健康中國五個篇章構成,採用專題節目、文藝表演、融媒體傳播等形式,與全國人民一同回顧那些戰疫中的故事,聆聽每一位抗疫者的無畏與奉獻,通過線上連線與採訪的方式,將鏡頭聚焦衛生與健康工作者,讓我們更真切的感受到醫者仁心。
  • 中國醫師節:張定宇領讀宣言,李蘭娟寄語後輩
    昨日,在我省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主題活動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帶領新入職醫師代表共同宣讀了《中國醫師宣言》,宣誓將秉承「患者至上」,努力擔當增進人類健康的崇高職責。張定宇現場傳承率新醫生宣讀《中國醫師宣言》「我莊嚴宣誓,自覺維護醫學職業的真誠、高尚與榮耀,平等仁愛,患者至上,真誠守信,精進審慎,廉潔公正……」昨日,在我省慶祝第三個醫師節大會現場,「人民英雄」、湖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定宇,帶領武漢31名新入職醫生代表宣誓。
  • 致敬醫師節|吉林省人民醫院重溫《中國醫師宣言》
    近日,在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吉林省人民醫院開展了系列活動,重溫《中國醫師宣言》,致敬最美逆行者。此次醫師節活動,由馳援武漢77天的安東善、王樹岐、張海濤、朱龍友4名抗疫前線醫護人員帶領醫院年輕醫生莊嚴宣誓。
  • 委員寄語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全國政協委員劉玉村:在這個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們迎來了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回首庚子新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我們勇往直前、英勇奮戰,用行動詮釋救死扶傷,被譽為「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最美的天使和真正的英雄」。如今,我們依然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 致敬中國醫師節|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這兩位醫生獲省、市級表彰
    8月19日將迎來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用「大愛」護佑著億萬百姓的健康8月18日下午,徐州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市文明辦、市衛健委聯合舉辦了「2020年度徐州市「十大醫德標兵」、「醫德之星」頒獎典禮暨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頒獎活動。
  • 「中國醫師節」東湖區近百名醫生在這裡宣誓!
    「中國醫師節」東湖區近百名醫生在這裡宣誓!」,東湖區近百名醫生舉行了宣誓活動,通過宣讀《中國醫師宣言》,重溫入職誓詞,激發醫師職業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銘記初心使命,樹牢職業精神。
  • 中國醫師節!走進醫院一線,送上祝福與感謝!
    中國醫師節!走進醫院一線,送上祝福與感謝! 世間術業有幾何 至精首善為醫者 8月19日是第3個中國醫師節
  • 致敬白衣天使512特別節目:海城市中心醫院走進交廣直播間
    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的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海城市中心醫院作為海城市唯一的發熱門診,全體護士反應迅速,勇於擔當,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守護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也為海城市中心醫院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今天《我是大醫生》特別節目,邀請六位海城市中心醫院最美護士做客交廣直播間。
  • 株洲援非醫生走進哈拉雷機場工地義診 慶祝中國醫師節
    紅網時刻株洲8月19日訊(通訊員 宋璽)今日是中國醫師節,辛巴威當地時間8月18日,來自株洲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今年3月被選派成為中國(湖南)第17批援辛巴威醫療隊隊員的副主任醫師李豔軍與隊員們一起來到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辛巴威分公司
  • 第三個「中國醫師節」,致敬白衣健康衛士
    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本報聚焦長沙縣8名優秀醫師,關注先進事跡,弘揚醫德醫風,助力厚徳星沙建設。從此之後,他逢人就誇:「陳醫生醫術高超,以後有什麼病痛我都找他。」羅清華長沙市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優秀醫師長沙縣開慧鎮葛家山村衛生室鄉村醫生葛家山村的「暖心天使」在開慧鎮葛家山村提起羅清華醫生,人人都是豎起大拇指,稱讚其為「暖心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