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

2020-12-19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中國政府網9月11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地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在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轉診信息暢通。

  中國政府網9月11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地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在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轉診信息暢通。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我國經濟社會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實際,遵循醫學科學規律,按照以人為本、群眾自願、統籌城鄉、創新機制的原則,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完善服務網絡、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切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

  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基本形成,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效益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比例明顯提升,就醫秩序更加合理規範。

  到2020年,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機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層級優化、職責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醫療服務體系基本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鼓勵醫師到基層多點執業,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

  大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通過政府舉辦或購買服務等方式,科學布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理劃分服務區域,加強標準化建設,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醫師多點執業等方式,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或者定期出診、巡診,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合理確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藥品品種和數量,加強二級以上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銜接,滿足患者需求。強化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功能,提升急診搶救、二級以下常規手術、正常分娩、高危孕產婦篩查、兒科等醫療服務能力。大力推進社會辦醫,簡化個體行醫準入審批程序,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就地就近為基層群眾服務。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和醫療康復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特色診療區建設,推廣中醫藥綜合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在民族地區要充分發揮少數民族醫藥在服務各族群眾中的特殊作用。

  將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根據服務人口、疾病譜、診療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縣級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加強縣級公立醫院臨床專科建設,重點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以及傳染病、精神病、急診急救、重症醫學、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婦產科、兒科、中醫、康復等臨床專科建設,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在具備能力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開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限制。縣級中醫醫院同時重點加強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推拿、骨傷、腫瘤等中醫特色專科和臨床薄弱專科、醫技科室建設,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通過上述措施,將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在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

  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設,建立區域性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以及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轉診信息暢通。提升遠程醫療服務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鼓勵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圖診斷、遠程培訓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有效模式。促進跨地域、跨機構就診信息共享。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衛生服務,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在分級診療中的作用。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衛生部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 將在五地試點
    衛生部昨天發出《關於開展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試點工作的通知》,表示將在我國部分城市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通知說,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衛生部將於今年7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在天津市、遼寧省瀋陽市、吉林省長春市、福建省廈門市、雲南省昆明市開展試點,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的申請。
  • 天津鼓勵有資質人員開辦個體診所 需要七個條件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上午從市衛生局獲悉,作為衛生部確定的5個試點城市之一,天津市將鼓勵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以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方便百姓就醫。同時符合7個條件的可申請開辦個體診所。  按照市衛生局下發的《關於鼓勵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的通知》,各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要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在《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總體框架下,按照適度靈活的原則,及時批准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的申請:申請者已離職或退休,身體健康;執業醫師,且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後,在醫療、保健機構中累計執業滿5年;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在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工作時間累計滿3年的人員到基層和醫師戶籍所在地的社區舉辦個體診所
  • 天津7月起試點個體診所 為期1年 符合條件醫師可申辦
    據新華社電 衛生部28日發出《關於開展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試點工作的通知》,表示將在我國部分城市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   通知說,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衛生部將於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在天津市、遼寧省瀋陽市、吉林省長春市、福建省廈門市、雲南省昆明市開展試點,批准符合條件的醫師設置個體診所的申請。
  • 符合條件的醫師們,可全職或兼職開辦診所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近日,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等創新性改革措施,推動診所健康發展,先期將在北京、上海、瀋陽等10個城市開展試點
  • 放寬診所準入條件、鼓勵醫師開辦診所……南京診所未來這樣發展
    2019年五月,國家衛健委等五部委印發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現試點的指導意見》,在北京、瀋陽、上海、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診所建設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推動診所健康發展。
  • 五部門:鼓勵醫師開辦診所 10城市將開展試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4日電(記者 張尼)日前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制定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意見》提出了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等創新性改革措施。2019到2020年將在北京、上海、瀋陽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
  • 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診所不再受限
    這次,他得到了意外的收穫——以前我市各區對醫療機構的設置(包括診所)有規劃限制,現在則對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設診所不再設限。是什麼原因讓蔡海軍突然想起了自主創業開診所呢?也就是說,重慶放開醫療服務要求,對社會辦醫和符合資質的醫師開辦診所不設限制。
  • 開辦中醫診所有了新標準 執業醫師從業條件放寬
    備案制下的中醫診所不得提供中醫微創類服務以往,在惠州開辦一家中醫診所可能需要數月甚至半年,甚至兩三年的時間,自本月改行備案制後,只要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均予以備案,並當場發放《中醫診所備案證》,當日便可施診。
  • 五部門發文鼓勵醫師開辦診所,10城市將作為試點
    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日前聯合發文提出,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家衛健委等五部門日前發布了《關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簡稱《意見》)。
  • 北京:鼓勵醫生兼職或全職開辦診所
    北京:鼓勵醫生兼職或全職開辦診所 原標題:   本市將鼓勵醫生兼職或者全職開辦診所。由市衛健委、市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制定的《北京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實施方案》,將於9月底前啟動實施。
  • 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 開辦全科診所
    意見指出,高等醫學院校要面向全體醫學類專業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臨床見習實習,並建立全科醫學學院(系)、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和全科基層實踐基地;同時,要改革完善高職臨床醫學、中醫學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推進農村基層本地全科人才培養。
  • 外國醫師來華行醫要先過「語言關」,且不得申請在華開辦個體診所
    國家衛健委日前公布《外國醫師來華行醫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未來,外國醫生要來中國行醫,除了業務精以外,還得先過「語言關」,能寫中文病歷醫學文書。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徵求意見稿》中,將外國醫師來華行醫分為臨床學術交流、短期行醫和長期行醫3種情形,對每種情形的執業期限、需具備的條件等規定了明確的要求。其中,臨床學術交流需要醫療機構與外國醫師籤署協議書,實行備案制;外國醫師申請來華短期行醫應當具備國外合法行醫資格、無犯罪紀錄,並通過我國業務水平和語言水平評估等條件。
  • 山西鼓勵名老中醫辦中醫診所
    近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    按照《意見》,山西省將放寬社會辦醫準入,下放設置審批權限,縮短審批時限,鼓勵藥品經營企業舉辦中醫坐堂醫診所,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支持退休醫師到基層開辦個體診所或執業;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及村開辦只提供經考核合格的傳統中醫診療服務的中醫一技之長診所,或在鄉(鎮)及村設置的中醫門診部或中醫診所執業,只提供經考核合格的傳統中醫診療方法
  • 北京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全科診所 現狀:全科醫生缺口約1500人
    本市將推動醫學院校成立「全科醫學」系,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全科診所。培養:院校設系 專家帶教本市提出,開辦醫學專業的高等學校,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或全科醫學學院。高等學校可將符合條件的基層實踐基地建設成為教學基地或附屬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等學校新增臨床醫學、中醫專業研究生招生計劃,重點向全科醫學等緊缺專業傾斜,探索中心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定向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路徑。
  • 2020年開辦診所有哪些福利?這些新規你可能不知道!
    國務院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這意味著國家依法推進簡政放權讓中醫藥服務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現階段,各省中醫藥條例在這前後紛紛出臺,已有湖北、四川、江西、陝西、安徽等多省份制定了省內中醫藥條例,可以說中醫藥前景非常可觀。政策放開後,開辦中醫診所越來越簡單。但是在2020年開辦中醫診所,還有一些新規必須了解。
  • 剛剛,國務院發文:鼓勵個體經營,符合條件不用辦執照(2020)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二、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一)鼓勵個體經營發展。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捷高效的諮詢、註冊服務。引導勞動者以市場為導向,依法自主選擇經營範圍。鼓勵勞動者創辦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商業資源供給。
  • 助理醫師開診所 被罰十萬!這三種情況不能個體行醫
    根據《執業醫師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註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五年,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准,不得行醫」。《執業醫師法》在申請個體行醫方面只提及了「執業醫師」,並沒有提及「執業助理醫師」。
  • 執業醫師重大變革,速看!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全面實行醫師執業區域註冊,醫師個人可以合同(協議)為依據,在多個機構執業,促進醫師有序流動和多點執業,鼓勵醫師按規定申請設置醫療機構,到基層開辦診所、工作室等。國家層面的政策出臺後,地方上在執行時也開始走向落地。
  • 9月起昆明個體診所申辦門檻大幅提高 或面臨洗牌
    而從今年7月份開始,昆明被列為全國5個「鼓勵有資質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的試點城市之一,並按照新標準設的「門檻」對個體診所進行審批。這一政策對昆明的診所到底意味著什麼?昆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診所?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要怎樣才能發展起來?帶著這些疑問,記者經過近一周的調查採訪發現,昆明的小診所正在經歷著歷史上最慘烈的沒落之路,城中村的拆遷讓生存了多年的個體小診所「四處逃亡」。
  • 國家五部門聯合發文:診所實行備案制 醫師可兼職開診所
    3鼓勵醫師兼職開診所允許醫師兼職開診所的政策終於上升到國家層面,專科診所和全科診所都可以實現。《意見》指出,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範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要按照多點執業有關要求,與主要執業醫療機構通過籤訂協議等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其在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時間、任務量、服務質量和薪酬績效分配等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能夠完成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