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男子將《陽江日報》政協會議開幕報導篡改為開放二妻政策,並製成圖片在其微信群上傳播。經警方核查,該微信內容為虛假信息,男子因涉嫌造謠依法被陽江警方行政拘留。
1月19日網上流傳一張《陽江日報》的PS圖片,圖片將1月14日《陽江日報》「市政協六屆十八次常委會決定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1月19日開幕」改為「市政協六屆十八次常委會決定我市將全面開放二妻政策」,該圖片在網上被網民傳播惡搞,社會影響較壞。
陽江市警方發現後立即展開調查。經查,網民林某和於1月18日中午在辦公室休息,無聊中將1月14日《陽江日報》頭版用手機拍下來傳到電腦上, 使用photoshop軟體將題目為「市政協六屆十八次常委會決定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1月19日開幕」PS為「市政協六屆十八次常委會決定我市將全面開放二妻政策」,出於和同事、朋友開玩笑的目的,他將這張惡搞圖片放上微信群裡,圖片很快被轉發、傳播,在社會上造成較壞影響。
1月22日,陽江市警方依法對林某和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
警方提醒廣大網民,在網上傳播謠言、虛假信息,不管是原創還是轉發,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警方將加大對各類謠言和違法信息的打擊力度,希望廣大網民依法上網,自覺維護網絡秩序。
網上散布謠言被拘已有先例
2015年底,有網民通過境內網絡論壇、微博、微信等平臺,發布傳播「發現恐怖分子」、「發生恐怖襲擊」等謠言,製造渲染恐慌情緒,誤導公眾,影響惡劣。公安部迅速部署有關地方公安機關予以調查處理。最終,惡意編造發布謠言信息的5名網民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其中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4人。
內蒙古網民高某近日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謠言稱:「發現恐怖分子蹤跡,人數不詳,有武器!」內蒙古警方對其處以五日行政拘留並罰款二百元的處罰。
深圳網民吳某在微信朋友圈發布謠言消息稱:「龍華已經出現了恐怖分子連砍五人」,並配有虛假視頻。吳某對此供認不諱,深圳警方已將其刑事拘留。
深圳網民陳某在網上發消息稱:「聽學校老師說深圳已發生恐怖襲擊,砍死11個人。」鑑於該信息系陳某編造,已造成網上傳播且造成網民恐慌情緒,深圳警方已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二日的處罰。
為了提高自己的網絡聲望,河北網民賈某在百度貼吧內發文揚言組織一個恐怖分子隊伍。警方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同樣為吸引關注,深圳網民楊某傳播有關沙井上寮市場有人被恐怖分子割頸當場身亡的信息,被深圳警方處以行政拘留四日的處罰。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還網絡一片清朗天空
網絡的迅猛發展在給信息交流帶來快捷方便的同時,也使謠言「插上了翅膀」。網絡謠言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網絡謠言敗壞個人名譽,給受害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大而言之,網絡謠言影響社會穩定,給正常的社會秩序帶來現實或潛在的威脅,甚至損害國家形象。
對政府以及其他權威機構而言,在發生謠言時,需要在第一時間對外發布信息,用儘可能詳實、清晰的事實證據闡釋事件的來龍去脈,澄清迷惑,取信於民。信息的公開、透明、及時,是應對包括網絡謠言在內的一切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則。因此,政府及其他權威機構應儘快熟悉和掌握網絡工具,熟悉其運作規律。
對公民個人而言,則需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在發言之前,應首先考慮自己的發言是否有確鑿根據,是否會給他人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不捏造事實,不傳播缺乏事實根據的流言蜚語,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守法公民的應盡義務。
來源:新華網綜合人民日報、江陽新聞網等報導
編輯:趙輝